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查看: 1947|回复: 1

[民生百态] 荆山有玉犹在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29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来黄岭工作后,多次听闻南清山清水秀之名,但囿于个人琐事,一直未能成行。癸卯年腊月二十四,周六,恰逢无事,天朗气清,是个出游的绝佳日子,便决意去南清一探究竟,看看传闻已久略带朦胧神秘气息的村庄到底有何魔力。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南清在黄岭境内最西边,距黄岭墟镇有近十公里。朋友荣江驾车载着我行驶在小巧狭小的乡村公路,一路盘旋,逶迤而上。十几分钟后,转过几道弯,公路边点状的南蕉树三三两两,迎风招展,我就预感要到了。再拐弯、上坡,前行,接着下一个陡坡,我们就到了南清村正中央。


0.png


下车后,我环顾四周,真是“环滁皆山也”呀!又抬头搜寻太阳所处的位置,估摸着那应该是东北方向。东北偏右,有一座低矮的山,阻挡着我们的视线延伸。从进村的东北方向逆时针转,到正北、西北、正西,一直到西南方向,山势连绵不绝,逐次升高,一直到差不多正北的最高峰,再往西南方向山势就逐渐变缓了。东北至正北的山脊线上,等距离矗立着十几架赫赫风车,白得灼目的立柱与巨大的风叶相连,仿佛拱卫天庭的一件件神兵利器。放眼望去,树树皆秋色,山山惟“朝晖”。左右两侧以及身后的林木,借着山体的映衬和冬日暖阳的照射,绿色由于集聚亦显得尤为深渐至于黛青了。完全打破了我对冬天固有的印象,萧疏,荒凉,更让我觉得饶有兴致了。


惊异于南清树木之多之密,令人目不暇接。有常见而富有地方特色的龙眼、荔枝和南蕉,榕树、橄榄树不算罕见,还有澳洲赤楠、柠檬桉、马占相思、台湾相思、油茶、非洲楝、肉豆蔻、土沉香、檵木等名目繁多的树种,也随处可见,恍惚中像是闯入了御林苑。漫步在硬底化的村中巷道,移步一景。或高或低,时远时近,总有一幅山水田园或者岭南国画在某个时刻悄然映入眼帘,让人猝不及防又避无可避。年轻的荣晓支书长着一张娃娃脸,笑容真诚而爽朗。他带着引而不发的自豪感告诉说,南清森林覆盖率高达91.31%,是个天然氧吧。正是由于高森林覆盖率,环境清幽,南清在2019年就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评为国家森林乡村。


0 (1).png


在村中绕行一周后,在刚入村的马路边驻足张望了一会,越发觉得南清的整体布局实在是妙。以党群服务中心和南清小学为中心,民居是以梯级和方形向四周攀升,梯度之间纵横勾连的就是巷道。无论是在古榕树前的开阔地,还是身处党群服务中心所处的院落向远处观望,眼前的景象都让我记起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两句诗,”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妙哉,南清!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在村中闲逛的时候,处处有惊喜,时时欲舞之蹈之。巷道始终相连,不宽但很干净,枯枝落叶大都遗落在巷道外,想必是时时有人清扫。巷道有时平缓,有时急转,有时又稍显陡峭。初时不以为意,甚至有些怪异,为何不裁弯取直呢?继续踱着步,悠闲地享受南清的安宁和静谧。渐渐地,随着对南清村落、景致和风俗的了解和熟悉,会后知后觉地品出南清独特的韵味来。


0 (2).png


错落有致的民居风格是南清最大的特点之一了。这是自然地势使然,但未尝没有巧夺天工般的独运匠心。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有各种树木荫蔽,其中以荔枝树为主,间或还有龙眼、土沉香、檵木、灰莉、南蕉、竹子、甘蔗、玉米等掩映其间,给主人家增添了一种幽静、高洁而淳朴的气质。陶渊明所描绘的故乡—“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也不过如此吧。给这种不饰雕工的精巧布局锦上添花的,当属庭院了。说是庭院,其实称之为园圃更为贴切,因为它既栽花,也种菜。位置因势而异,主屋前后左右均可。我对花无感,但自小在山区农村长大,随母亲劳作时间也不算短,对蔬菜还是知晓一些。我们湘南山区的菜地,一般离村民聚居区有一段距离,像南清这般房前屋后随处栽植的园圃,在我们那里是极其罕见的,所以才觉新奇有趣。


0 (3).png


就我看到园圃来说,地块大都不大,条状、方形、三角形状居多。外侧一般是种一两排时兴或者主人家钟爱的花卉树木,如光叶子花、叶子花最为普遍,也看到有大花蕙兰、龙船花和胭脂掌,栽植桂花、柑橘和灰莉的也有。内侧就都用来种常见蔬菜了,葱蒜、莴笋、芥菜、生菜、青菜、结球甘蓝、萝卜,以及需要竹架爬升的豆角和豌豆。在竹架下或者园圃外,还能看到野生的蓝花草或者是露兜树。从鸡圈跑出来散心的鸡在园圃觅食,看守的家犬尽忠职守,不断追逐驱赶。“鸡犬互鸣吠”,来来往往,闲适有趣。


美哉,南清!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来南清之前,我就笃定要去看看“三人石”了。冥冥中,我就盲目地相信“三人石”是南清人民的信仰,流传至今的传说一定隐藏着南清人品性的神奇密码。


从村后顺着巷道往上走,一开始就是一个陡坡。陡坡上去之后就再没有硬化了,变成了儿时我走过不知多少遍的山路了。山路较村中巷道宽阔不少,砖红壤泥土为主,从上面的车辙印来看像是被带履带的压机碾过。顺着山势蜿蜒而上,不大平坦的山路上我走走停停,歇息的时候就看看四周的风景。两边的五节芒、卡开芦、佛子茅像站立低首的士兵,迎接我这远来的客人。连片的飞机草肆虐生长,却又匍匐于地。柠檬桉、荔枝、龙眼、南蕉、茶树、台湾相思、海岸松或挺拔,或颔首,或笔直,或含情脉脉,或翘首以盼,在不同海拔向我致意,我心中涌起一股莫可名状的无限感慨。“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0 (4).png


不想沉溺于遐想,继续往上走去。天色逐渐暗淡下来,我克服心里的焦躁、恐惧和孤寂,本已沉重的脚步也加快了许多。终于登上了最高峰,“三人石”所在的亚髻岭,顿时感觉要虚脱了一般,气喘吁吁,瘫坐在地。


0 (5).png


到了山顶,恰好是落日时分,风在耳边呼呼地响,加上四周极目远眺的苍莽景致,内心抑制不住大声呼喊的渴望。我眼神急切地搜寻“三人石”的位置,它就在正西的山沿边,被一排海岸松高高低低遮住了一大半,只露出了巨石之上的“三人石”。“三人石”应该有三块石头,但从我站立的位置来看,像是只有一块。左高右低,左边像是一个狮头,右边是上短下长的一个豁口。落日被“三人石”下的巨石边沿和海岸松的树冠遮没了一角,虽极力冲破浓云的束缚,放出万丈霞光,但依然免不了被吞噬的命运。静默与悲壮弥漫。穹顶的天幕即将闭合,只有天涯尽头与地面相接的四海八荒之地,还有光亮透出。灰黑的阴云急遽变幻,四面八方快速朝西涌去。东边,与“三人石”相对而立的,是间隔不远的两根乳白色立柱,高耸入云的风叶已近遮没看不出颜色和形状,只能听见呼呼的巨大声响。我想,哪吒的风火轮大抵也就如此吧。南北两边视野比较开阔,远处都是连绵的墨绿色山体,在亚髻岭和环形的山体之间,就是散落各地的民居,那里就生活着像我和四周登山者这样平凡普通的芸芸众生。在众多关于“三人石”的传说当中,我最喜欢三仙童垫莲花的故事。一是和粤地崇尚道教信仰的传统吻合,也能解释求财、求寿、求名、登高必抚摸“三人石”的集体意识,二是反映了人民渴望安宁太平的纯朴愿望。在这样偏远的世外桃源,所求不过如此。


逸哉,南清!
丰年人乐业,陇上踏歌行


南清的南蕉是我最欣赏最怜爱的。它衣衫褴褛,但不低眉顺眼,它风姿绰约,从不阿谀谄媚,像极了狂放、桀骜不羁、热情和自由奔放的吉卜赛女郎。从村口的三三两两,到村内的俯拾皆是,再到种植基地和山沟的成群结队,你总能感受到南蕉外放出的自由奔放气质,正如许巍在《曾经的你》中唱道的那样“年少的心总有些轻狂,如今你四海为家”。南清人民没有鄙夷或是怠慢南蕉,以宽容、期许和耐心让其成势,种植面积总计千余亩,亩产值五千元左右,打造出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香蕉(俗称南蕉)专业村的金字招牌,成为村中第一产业。


0 (6).png


民康物阜不仅是政通人和的自然结果,也需要百业俱兴的支撑。南蕉产业的兴旺当然还称不上百业俱兴,于是就有了油茶的登场。这种经济作物在我们老家也有不少,我现在还能想起和母亲、兄长在油茶树下采摘花生的美好画面。在南清,油茶主要集中栽种于两处,一是新落成的灵王庙后的梯田,树龄二三年,有一百二十多亩。另一处在去往“三人石”必经的半道山路左边,也是梯田。上山途中我见着它时,一直在观察和辨认。团状,有大朵的白色茶花,聚集的黄色花药星星点点,点缀在整体翠绿的枝桠间。可惜还未到清明前后,没能见着我们儿时跑遍满山苦苦寻觅的清涩茶耳。这一片油茶树龄也不大,也是三四年的样子,还不到结籽的时候。面积要较灵王庙后的那一片大一些,估摸着有二三百亩吧。期待着长大、结籽、采摘、晾晒、去壳、榨油,我依稀都能闻着茶油的清香了!


0 (7).png


除了南蕉和油茶外,还有荔枝、龙眼、水稻、姑稔和番薯等,但这些产业规模不大,除了自给自足外,也能在赶圩的时候售卖一些,贴补家用。南清人民是知足和感恩的。我去南清观光那天,恰逢灵王庙重修落成。男女老少的村民们不绝如缕来到灵王庙,将红色塑料箩筐装着的供礼小心翼翼地摆于供桌,然后烧纸焚香,下跪、祝祷、叩拜,脸色虔诚,安宁、神秘又显力量。


从亚髻岭下山原路返回,走至荣晓家庭院,夜色聚拢早已深沉。稍等不久,荣晓也从黄岭办事才回南清,他询问我是立马回去还是看看晚会再回。晚会?什么晚会?就是村民为庆祝灵王庙落成自发筹资举办的晚会。我欣喜之至,还有这等热闹,为何不凑?


0 (8).png


乐哉,南清!


南清,一个婉约、秀美的世外桃源。千百年来,它不言不语,绝世而独立,如天降璞玉徜徉在群山环抱间。林荫遮蔽下,烟雾迷蒙中,落霞满天时,一如从前,默默守护着这片故土和人民!

图文 / 通讯员 雷冠彦
--------------------------------
编辑:晨希
版式:林文婷
终审:赖广昭
总监:陈妍

发表于 2024-2-29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来一个浮山岭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