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查看: 4341|回复: 53

[民生百态] 茂名佬在上海泗泾老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1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松江泗泾镇为上海十四个重点镇之一,具有800多年历史,在北宋形成村落,最早叫会波村,南宋改名七间村。一直到元代中叶,因有通波泾、外婆泾、洞泾、张泾四水汇集于此,取名为“泗泾”。镇上保留有经重新修缮的著名教育家、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著名报人、《申报》总经理史量才故居,福连桥、安方塔、马家厅等明、清古建筑和为数不多的传统民居。
我在市区乘公交沪松钱在沪松公路江川路站下车,登上江川路挢便望见绿萍飘浮的泗泾塘两岸就是泗泾古镇了。
1*1

1.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4-1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泗泾是上海松江一座具有1000多年历史的古镇,被誉为“上海之根”,也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最早批准的县属建制镇。泗泾在北宋形成村落,最早叫会波村,南宋改名七间村。一直到元代中叶,因通波塘、外波泾、洞泾、张泾四条泾水汇集于此,故名泗泾。四泾汇集而成的河流,名为泗泾塘。元末陶宗仪在泗水之南构筑“南村草堂”,挈家隐居。元代后期,泗泾始成集镇,称“泗泾里”。明正德年间改称“泗泾市”。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泗泾塘上“普渡”、“福连”和“武安”3座三孔石拱桥相继落成,塘南塘北连成一片,市面日旺。清代泗泾“百业辐辏,户口繁盛,街巷纵横,桥梁相望”。沧海桑田,今日的泗泾虽基本保存了传统水乡市镇的河街格局和部分传统建筑,但已有些时断时续、支离破碎,修复连片的难度不小,可看古迹也已不多。
1*2-3

2.jpg

3.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4-1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站在桥顶瞰腑古镇全貌,蔚蓝的天空下,树荫掩映的白墙黑瓦、弯径小巷,被淡淡的云烟笼罩。似一幅素雅的山水画,让人恍若隔世的桃源。远处拱形的西市桥,柳丝依风倒影在河面徐徐摇摆。安方塔簇拥在松柏绿树丛中巍巍矗立。层层叠加的塔身墨黑凝重,好似復盖着千年风霜尘埃,质朴纯粹。安方塔目睹过泗泾古镇曾经的门庭若市歌舞升平的昨天,这样祥和盛世的岁月,怎能舍得让它慢慢老去呢?
1*4

4.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4-1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该镇在北宋形成村落,最早叫会波村,南宋改名七间村。一直到元代中叶,因外波泾、通波泾、洞泾、张泾四条泾水汇集于此,才正式取名为“泗泾”。 四泾汇集而成的河流,名为泗泾塘。
1*5

5.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4-1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过泗泾塘上的江川路桥来到就是泗泾古镇牌坊。两重黛瓦飞檐的明清建筑风格,实木结构的方正造型充满了江南古韵的情调。
1*6

6.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4-1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走进古镇是泗泾老街,这里保留着黛瓦粉墙的老民居,马头墙的设计显露着徽式风情。
1*7-8

7.jpg

8.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4-1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来到安方塔大门口。安方塔是泗泾古镇的标志性建筑。
1*9

9.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4-1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此塔并非古塔,是近年新建之物,安方塔高35.18米,直径12.45米,每边长5.42米,呈七层八角楼阁式宝塔。整座塔为钢筋混凝土和木质相结合,雄伟壮观,气势磅礴。
在塔的顶端第七层供奉着释迦牟尼佛,意在于保一方平安,故该名曰:安方塔。
1*10-11

10.jpg

11.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4-1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由于战乱和人为的原因,“三弓一箭”中的“普度桥”、“武安桥”和“东田寺宝塔”均已销毁,只剩下了一张中间的弓“福连桥”。泗泾百姓念想着事事平安,仍然期盼“三弓一箭安四方”的再现,于是在古镇入口牌坊的临河一侧新建一座宝塔,
1*12

12.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4-1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近百米长的沿河长廊,
1*13-15

13.jpg

14.jpg
15.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4-1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塔西有一口古井,井上加盖,未能一窥古井内貌。井有亭围护,这座新修的井亭,亭顶中央留有圆孔与正下方古井对应,造型构思新颖。
1*16-17

16.jpg

17.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4-1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泗泾老街开江中路358号是马相伯的故居,又称马家厅。马相伯 1840年生于江苏丹徒,近代中国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杰出爱国人士,1903年创办震旦学院,1905年创办复旦公学(后更名为复旦大学)。上海复旦大学创建人、首任校长。蔡元培、于右任、邵力子等都是他的门生弟子。其故居(旧居)有江苏丹阳、江苏丹徒、上海松江泗泾、上海徐汇土山湾(蒲汇塘路55号的“土山湾博物馆”的楼上)、上海重庆南路万宜坊(重庆南路205号41号)等多处。

马相伯故居坐落在老街上,双扇黑漆大门,故居为江南风格私人住宅,给人以平实无华简朴淡雅的感觉。
1*18-19

18.jpg

19.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4-1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马相伯故居于2003年开放。故居自成一体,为江南风格私家住宅,给人以平实无华,简朴淡雅的感觉。厅堂内两侧挂满了浓缩马相伯生平经历和卓越贡献的文字及相关图片,生动形象地展示了马相伯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1*20

20.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4-1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东行转入文化街,那里有福田净寺。
1*21

21.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4-1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古时村落集镇的兴起,往往离不开寺院庙宇的推波造市,泗泾也不例外。元中叶起,泗泾地区先后兴建了“观音庙(后改为普渡禅院)”、“佑圣道院(俗称祥泽道院)”、“杨侯庙”,到了明代又建了“福田寺”。这些寺院庙宇的香火缭绕,使得泗泾镇人气旺盛,同时也带动了市场的繁荣,泗泾开始有了大镇的模样。

福田净寺共有三进院落,山门建在石径牌坊的尽头,左侧门题“不二门”,右侧门额“三摩地”,山门为双层重檐建筑。山门后左右各立钟鼓楼各一阁,山门正对为天王殿,殿后题额“庄严慈护”。殿后为福田净寺的主殿圆通宝殿,殿内供奉观世音菩萨,殿后额匾“寻声救苦”。圆通宝殿后东侧有镇寺之宝,一株五百多年的古银杏树;西侧掘有放生池,池旁建有观赏回廊,廊内设有方亭,内供观音一尊,是为“大悲亭”。圆通宝殿后为厢房式建筑“千佛堂”,其左右各设有圆型拱门,设“般若”“解脱”两门,各通寺后园林幽处。圆通宝殿两侧各建有步行观廊建筑,廊内有十八罗汉和释迦佛祖成长说法等传达故事的彩绘石雕画,其姿态各具神通,甚为传神。
1*22

2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