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村落集镇的兴起,往往离不开寺院庙宇的推波造市,泗泾也不例外。元中叶起,泗泾地区先后兴建了“观音庙(后改为普渡禅院)”、“佑圣道院(俗称祥泽道院)”、“杨侯庙”,到了明代又建了“福田寺”。这些寺院庙宇的香火缭绕,使得泗泾镇人气旺盛,同时也带动了市场的繁荣,泗泾开始有了大镇的模样。
福田净寺共有三进院落,山门建在石径牌坊的尽头,左侧门题“不二门”,右侧门额“三摩地”,山门为双层重檐建筑。山门后左右各立钟鼓楼各一阁,山门正对为天王殿,殿后题额“庄严慈护”。殿后为福田净寺的主殿圆通宝殿,殿内供奉观世音菩萨,殿后额匾“寻声救苦”。圆通宝殿后东侧有镇寺之宝,一株五百多年的古银杏树;西侧掘有放生池,池旁建有观赏回廊,廊内设有方亭,内供观音一尊,是为“大悲亭”。圆通宝殿后为厢房式建筑“千佛堂”,其左右各设有圆型拱门,设“般若”“解脱”两门,各通寺后园林幽处。圆通宝殿两侧各建有步行观廊建筑,廊内有十八罗汉和释迦佛祖成长说法等传达故事的彩绘石雕画,其姿态各具神通,甚为传神。 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