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市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决心,准确把握省委、市委赋予化州的双重使命,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努力进位、蓄力起势,加快把发展潜力转化为发展实力、把发展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奋力推动化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用实干业绩增厚全市发展的信心底气。
要坚持三产融合,奋力建设特色产业强市。加快补上工业短板,抓好化州临空经济区和鉴江经济开发区等园区平台建设;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坚持“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时效化”工作法,推动重点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达产;注重招商引资实效,建立招商“一张图”,实行“一把手”招商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要巩固提升农业优势,打好化橘红这张“王牌”,打好食品加工这张“主牌”,打好“信”字号这张“名牌”,打好农文旅融合发展这张“底牌”,不断将化橘红、罗非鱼、蚕桑等特色农业资源激活、培育、转化为发展新动能。
要落实规划先行,厘清城市发展肌理和脉络。遵循城乡发展规律,强化新区建设、强化交通攻坚、强化功能完善、强化品质提升,顺应群众期盼,加快推进县城提质升级。
要推动出新出彩,加快打造镇村建设新亮点。抓好典型镇村建设,锚定发展定位,下实功夫推动杨梅镇墟建设取得实质进展;抓好城乡融合发展试点镇建设,不断完善优化官桥镇规划布局,全力做好“城乡融合、镇场融合”文章;抓好沿线风貌提升,从“四旁”“五边”抓起,从主干道抓起,建设高水平城乡一体化绿美环境。
要树立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有序推进财政运行风险化解,全力抓好基层社会治理八项重点工作,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要突出党建引领,提升高质量发展聚合力。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持续推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上下齐心把各项工作抓得更扎实、更到位;坚持一级带着一级干,充分调动镇村干部积极性;敢于动真碰硬,聚焦重要问题和重要事项集中发力,推动一批顽瘴痼疾得到有效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