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查看: 4896|回复: 46

[民生百态] 茂名佬游江苏太仓弇山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29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弇山园,即憩园,旧址是南宋“海宁寺”,前身是梁“妙莲庵”,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原为明代大文学家、大文豪王世贞的私家园林。
现弇山园是根据明代筑园张山人的《弇山园》真迹白描图重建。2003年进行了改造扩建,恢复了“弇山堂”、“嘉树亭”、“点头石”、“分胜亭”、“小飞虹”、“九曲桥”等20多处景点。公园面积现有的110亩,是探询太仓古韵的重要旅游景点。
园内人文古迹众多,墨妙亭为弇山园内值得一看的景点。另有宋代花纲石遗物望海峰、明洪武年开凿的通海泉、元代大型铁釜等众多景点。
地址
太仓市城厢镇县府西街40号

弇山园,即憩园,旧址是南宋“海宁寺”,前身是梁“妙莲庵”,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原为明代大文学家、大文豪王世贞的私家园林。
弇山园为明代尚书文学家王世贞家园。初称“小祇园”后因《庄子》、《山海经》、《穆天子传》有“弇州”、“弇山”,皆仙境。他自号“弇州山人”亦改园名为“弇山园”、“弇州园”。后门又榜为“琅琊别墅”。王世贞以为“第居足以适吾体,而不能适吾耳目,计必先园”因而与当时造园高手张南阳合作在太仓城里最先建成了号称“东南第一名园”的“弇山园”。


 园中原有三山(西弇、东弇、中弇),一岭、三佛阁、五楼、三堂、四书室、一轩、十亭、一修廊、二石桥、六木桥、五石梁、四洞、四滩、二流杯。园广七十余亩,土石占十分之四,水占十分之三,室庐占十分之二,竹树占十分之一。可惜这样一座历史名园在清初已毁。

 为了继承和发扬悠久的园林艺术。2003年据明代张南阳原图纸在南宋“海宁寺”旧址重建“弇山园”。几年来在园内叠山理水,广植大树,修复古建筑,恢复了“弇山堂”、“嘉树亭”、“点头石”、“分胜亭”、“小飞虹”、“九曲桥”等20多处景点。面积也由原66亩增加到现有的110亩,旧貌换新颜,重现了“弇山园”碧波环绕,亭台楼阁,绿树成荫的旖旎风光,成了探询太仓古韵的重要旅游景点。

太仓的地理风貌是长江及其支流的冲积平原,水网纵横,平坦无碍,却是没有山,那弇山园何以称山?正因为没有山,在生活范围内缺少那种如诗如画的山岳地理形貌,所以才更有必要造山成园,成为自己日日观赏的所在。
所谓弇是“覆盖、遮蔽”的意思。弇山园的意思是说造出来的这个园子覆盖住了山,把山圈在了园子之中;极言园子之大,极言园子之隐蔽,也让这个名字天然富有很强的文字诱惑出来的想象力。
1.1-1.2

1.1.jpg


1.2.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4-29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走進新弇山园,迎面见太湖石叠成的假山,名为“点头石”。
2-3

2.jpg


3.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4-29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进园门即可看到大院东、西各有一石亭,西谓“铁釜亭”东称“ 通海泉”。
4.1

4.1.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4-29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点头石西侧的石亭下有一口铁釜。“铁釜”这名字听起来很奇怪,样子却像一口大铁锅。它是用来浸煮竹篾缆绳的。
大铁釜——此釜为元代苏州造船厂遗物。据《金石志》载:内径164厘米,深87厘米,厚5.5厘米,口边阔7厘米,有数吨之重。相传为元代海船煮篾缆用,篾缆盘置釜中,以桐油漫之,防蚀耐用。它印证着太仓当时海运的发达和造船业的鼎盛。
4.2

4.2.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4-29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铁釜东边的是明洪武年张宗源开凿的“通海泉”的古井,原属“圣佑道院”,算来己有600多年的历史了。后改建弇山园时划入。因井口有4个井眼,俗称“四眼井”。此井有个特别之处,再大旱不雨,它照样不干不涸,传说太仓城中遇到干旱无雨,此井居然依旧水源不断,百姓们就认为此井地下必定通往大海,称为“通海”。好事者谓之“通海泉”,也就沿称至今。然而,通海泉和元代铁锅都不是弇园中应该有的景物。
4.3

4.3.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4-29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走进弇山园,感觉很有苏州园林的韵味。经过扩建的弇山园,重现了湖山错落,亭台掩映,中心湖面碧波荡漾,桥下小溪穿柳过杨,绿树成荫的旖旎风光。
5

5.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4-29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我们来到分胜亭。王世贞在他的《弇山园记: 》中写道:“由此东弇之胜始显”。意思是说,从这个亭子开始,弇山园中的胜景将展现在我们面前。
6-7

6.jpg

7.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4-29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弇山堂——弇山园的主建筑。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老城区改造时,清康熙年间的大学士王掞的保素堂保护性搬迁,2003年移建恢复于此,更名为弇山堂。弇山堂高近10米,面积约300平方米。堂内的雕刻考究、精美、梁架上的抱云山为典型的香山帮匠人工艺,额枋的木雕有梅兰竹菊图案与双桃石榴等。整个建筑为歇山式,屋顶的正脊两端为鱼龙对峙,斜脊为双狮捧绣球,高敞堂皇,显得十分气派。
8  57-58

8.jpg

57.jpg
58.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4-29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望海峰——弇山堂门前立有一块造型优美的太湖石,相传此石乃北宋花石纲之遗物,明代时为文坛后七子领袖王世贞之弟王世懋澹园遗物,后归陆氏所有。整块的太湖石傲然独立,远望如奇兽翘首遥望大海,故称望海峰。
这是整块的太湖石,6米多高,远远望去,亭亭玉立,玲珑剔透,美丽多姿,全身百孔千窍。其形状如百岁仙翁东望大海,引人产生无穷的联想,故称望海峰。
品评太湖石有著名的4字标准:瘦、透、漏、皱。这说的是要从石的姿态、孔眼、肌理、情貌四个方面来品评太湖石。望海峰从这几个方面来品评,都不愧为石之精品。
59-60

59.jpg

60.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4-29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在公园大门右侧有“海宁寺遗址”。空旷的草地上散放着不少青石柱础、门墩、石梁断裂散碎的石头建筑构件。黑色碑文上介绍说,海宁寺建于宋建炎四年(1130年),元代时“西寺晚钟”为沧江八景之一。该地原为梁代天监年间的“妙莲庵”,古遗址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了。遗址清理仔细,保存很好,现已成为公园内一处景点。
9-12

9.jpg

10.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4-29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11.jpg
12.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4-29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北宋的水利大家郏亶的墓就在海宁寺遗址的一侧,这位出身太仓本地官至司农寺丞的水利专家,在将近一千年前在苏州和太仓本地修缮水利工程的业绩,因为一种专业追求和专业水准而为专业官员并且做出了专业成绩的辉煌,及今也依旧值得纪念。他的墓葬如今已经与时俱进成了一个水泥基座与水泥坟丘的坚固格式。
13

13.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4-29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亭内的重建郏司农祠记碑,倒是真古董,乃清同治七年( 1868 年)知州蒯德模厘正墓道,修筑墓门时所立。
14-15

13.jpg

14.jpg
15.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4-29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现墓侧的土墩即为原墓所在地,其上的封树有榉树、黄杨、冬青、老槐、剑麻、枣树等,长得郁郁葱葱。土墩边上的郏亶墓为 1993年8月建造的,四周杂树蔽荫,松柏环抱,幽静而肃穆。
16-22

16.jpg


17.jpg
18.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4-29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19.jpg
2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