弇山园,即憩园,旧址是南宋“海宁寺”,前身是梁“妙莲庵”,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原为明代大文学家、大文豪王世贞的私家园林。 现弇山园是根据明代筑园张山人的《弇山园》真迹白描图重建。2003年进行了改造扩建,恢复了“弇山堂”、“嘉树亭”、“点头石”、“分胜亭”、“小飞虹”、“九曲桥”等20多处景点。公园面积现有的110亩,是探询太仓古韵的重要旅游景点。 园内人文古迹众多,墨妙亭为弇山园内值得一看的景点。另有宋代花纲石遗物“望海峰”、明洪武年开凿的“通海泉”、元代大型“铁釜”等众多景点。 地址 太仓市城厢镇县府西街40号
弇山园,即憩园,旧址是南宋“海宁寺”,前身是梁“妙莲庵”,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原为明代大文学家、大文豪王世贞的私家园林。 弇山园为明代尚书文学家王世贞家园。初称“小祇园”后因《庄子》、《山海经》、《穆天子传》有“弇州”、“弇山”,皆仙境。他自号“弇州山人”亦改园名为“弇山园”、“弇州园”。后门又榜为“琅琊别墅”。王世贞以为“第居足以适吾体,而不能适吾耳目,计必先园”因而与当时造园高手张南阳合作在太仓城里最先建成了号称“东南第一名园”的“弇山园”。
园中原有三山(西弇、东弇、中弇),一岭、三佛阁、五楼、三堂、四书室、一轩、十亭、一修廊、二石桥、六木桥、五石梁、四洞、四滩、二流杯。园广七十余亩,土石占十分之四,水占十分之三,室庐占十分之二,竹树占十分之一。可惜这样一座历史名园在清初已毁。
为了继承和发扬悠久的园林艺术。2003年据明代张南阳原图纸在南宋“海宁寺”旧址重建“弇山园”。几年来在园内叠山理水,广植大树,修复古建筑,恢复了“弇山堂”、“嘉树亭”、“点头石”、“分胜亭”、“小飞虹”、“九曲桥”等20多处景点。面积也由原66亩增加到现有的110亩,旧貌换新颜,重现了“弇山园”碧波环绕,亭台楼阁,绿树成荫的旖旎风光,成了探询太仓古韵的重要旅游景点。
太仓的地理风貌是长江及其支流的冲积平原,水网纵横,平坦无碍,却是没有山,那弇山园何以称山?正因为没有山,在生活范围内缺少那种如诗如画的山岳地理形貌,所以才更有必要造山成园,成为自己日日观赏的所在。 所谓弇是“覆盖、遮蔽”的意思。弇山园的意思是说造出来的这个园子覆盖住了山,把山圈在了园子之中;极言园子之大,极言园子之隐蔽,也让这个名字天然富有很强的文字诱惑出来的想象力。 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