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梯号,又称崇德堂,俗称红房子,是南浔“四象”之首富刘镛的三子刘安泩的居处。这是当时热衷于采纳西洋文化的南浔,又一处中西合璧的建筑:整座建筑分为南、中、北三个部分,南北部分的建筑中不仅融入了罗马风格建筑,质朴无华的徽派封火山墙和石库门内也不惧繁琐地加了个华丽丽的洛可可风格券顶。刘氏梯号高大恢弘,气势迫人,就像南浔的其他大宅一样,这座红房子内也陈列着无数呼之欲出的砖雕、木雕和石雕。 大厅为中式厅堂,大气中透着张扬,各个细微之处均精雕细琢,彰显着刘氏家族的地位;二厅堂中悬挂着“抱悫盒”匾额,以示宅主坚守诚笃忠厚的决心;大宅后部曾是网球场,网球场的一角辟为小小的、欧洲田园风情十足的奶牛场,现在这里是一处有假山有水池有回廊有花草树木的后花园,如果你在红房子里逛得有点累了,不妨移步后花园,凭栏美人靠,静静感受这古宅深邃悠远的历史气息。
刘氏梯号据说原址曾经历过一段悲剧,满清第一大文字狱就发生在这里。南浔富商庄允城的大儿子庄廷隆自幼爱好读书,一日,购得前明大学士朱国桢的明史遗稿,一为解闷,二来也想再做点事,留下点东西,于是请人编成《明史辑略》一书,刊版通行,结果被告“私编明史、诽谤朝廷、大逆不道”。在鳌拜等人查办下,经清廷胡乱审定,南浔朱、庄两家被满门抄斩,浙江巡抚朱昌祚等以下所有官员革职查办,被杀、流放者两千余人,所有参与编订、校阅、刊刻、贩运、出售的人均受牵连,庄氏家园也被夷为平地(金庸小说《鹿鼎记》就以此为故事背景)。直到清末,刘梯青请了风水先生破解了风水,才有了今天的刘氏梯号。 想不到,这样一座中西合璧的宅院,竟然与惨案划了等号,这风水真的没问题吧? 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