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计时 考生应如何饮食和调整心理状态? 家长又该如何“护航”? 下面这份健康“锦囊”请收好!
平衡膳食:食物多样是平衡膳食模式的基本原则。多样的食物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 1.忌突然进补。每逢大考,许多家长总要买些补品给孩子补充营养,想要提高孩子大脑记忆力。事实上,学习和记忆很难通过短期补充营养得到迅速提高。 2.忌贪多求快。考前大量进食或吃得太快,孩子不但吸收不好,还容易导致腹泻等,增加胃肠道血流供应,使脑内供血供氧相对减少,最终导致大脑迟钝,思维不敏捷。 3.注意低血糖反应。考场上常常有晕厥的考生,多是因为血糖供应不足,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这类考生不吃早餐,或者正餐主食不够所引起。因而,考生平时应注意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均衡饮食。 4.忌食谱“大变脸”。考前大换食谱是考生饮食的大忌,可能会造成考生肠胃不适,特别是考试前三天不要突然吃一些不熟悉的食物或不经常吃的食品。 5.忌饮食不卫生。尽量选择在家、学校食堂就餐,或者选择食品安全等级在B级以上的餐饮场所就餐。不食用隔夜饭菜,不生食海产品,慎用熟卤菜、凉菜冷食等高风险食品,防止夏季常见消化道、肠胃疾病发生。 高考临近,考生们普遍会情绪紧张、变得更加敏感,这是正常的现象。可以尝试用以下方法进行调整: 1.坚持规律的学习、饮食与作息习惯。考前复习时尽量不做其他事情,专注、沉浸式的学习更能帮助活跃思维、牢记知识点,同时还能提升迎考信心;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睡前少看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从而减少眼部刺激、缓和情绪;要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以免出现考前肠胃不适等情况,影响正常发挥。 2.多倾诉、多放松。把焦虑与担忧与父母、朋友们分享或者倾诉,这样能够帮助宣泄负面情绪、减缓压力,保持愉悦的心情。当出现烦躁、不安情绪时可以适当停止学习,深呼吸、听听音乐或者闭眼冥想,这样能够让紧绷的神经得到放松,达到舒缓的效果。 3.适当运动。可以适当地进行慢跑或散步等运动,使久坐的身体恢复活力、从而达到带动精神放松的效果。 4.及时就医。如果长时间陷入过度紧张,甚至出现了抑郁、失眠、食不下咽等症状时,务必高度重视,及时就医,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及早调整心态。 面对高考,考生家长们的考前焦虑、压力以及情绪敏感程度往往不亚于正在备考的孩子。紧张的情绪是容易传染的,家长们要先稳住自己的心态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应对高考。 1.以“平常心”看待高考。考前切勿以“如临大敌”的态度与孩子交流,要多提供有效的陪伴,掌握沟通技巧,避免向孩子传递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 2.不要给予太多的考前辅导、心态指导或者学习建议。寒窗苦读多年,大部分考生已经积累了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及备考技巧,考前家长们要少与孩子交流学业本身、谈论备考进度,以免增加孩子不必要的压力。 3.对孩子的倾诉要多接纳、多感受,少评判。家长们不要以“过来人”的身份自居给予孩子负面评价,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多给予孩子鼓励,让他们能够满怀信心、轻松“迎战”高考。 执笔如愿,青春无憾 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   
来 源 | 茂名市卫生健康局党员志愿服务队、中共茂名市委社会工作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