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圃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为文征明的孙子文震孟购得,名药圃。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园归山东莱阳人姜采,改名为艺圃。 艺圃为一颇具明代艺术特色的小型园林,也是苏州园林中最小的一个,全园布局简练开朗,风格自然质朴,无繁琐堆砌娇捏做作之感,其艺术价值远胜于晚清之园林作品。从山水布局,亭台开间到一石一木的细部处理无不透析出古朴典雅的风格特征。 全园以水池为中心,分住宅、花园两部分,池北以建筑为主,有博雅堂、延光阁等,池南以山景为主,临池处则以湖石叠成绝壁、石径,既有变化又较自然。池水之东有乳鱼亭,系明代遗构。从水榭南望,山水交融,林木葱茏,颇具山林野趣,为园中主要对景。此种池水、石径、绝壁相结合的手法,取法自然而又力求超越自然,是明末清初苏州一带造园家常用的叠山理水方式。
艺圃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2006年05月25日, 艺圃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艺圃历史: 艺圃前身是明代袁祖庚所建的醉颖堂。袁祖庚在苏州择地建造宅园,并悬匾额“城市山林”,过隐士生活。袁祖庚以后,这个园子归了文氏家族所有,主人是文震孟,文征明的曾孙,取名药圃。
从万历走到崇祯。文震孟罢官,复职,再罢官,最后病逝家中。八年后,他的弟弟文震亨为大明殉国,绝食而死。后人将艺圃外面的弄堂命名为文衙弄,也是为了纪念文氏家族。明亡后,在清初为明崇祯进士姜埰(号敬亭)所有,改称“敬亭山房”,又称颐圃,后其子姜实节更名“艺圃”。至道光年间为绸缎业七襄公所所在地。 地址 苏州市姑苏区文衙弄5号
艺圃位于苏州阊门内文衙弄,僻处小街深巷之中,为明代第宅园林。园内山池布局简练开郎,自然朴质。艺圃历三代园主,均德高才显,以正直不阿著称于明末政坛。艺圃初创于明嘉靖辛丑年间(1541年),进士、学宪袁祖庚所建,园名醉颖堂,醉颖堂寓隐逸韬晦之意,袁祖庚题有“城市山林”门楣。后归文徵明曾孙文震孟,易明“药圃”,“药”这里指香草,寓脱俗避世之意。天启二年(1622年),文震孟得中状元,在京任职,未几得罪权阉,削职回苏,起复后任大学士才三个月,又被罢归。清初,药圃为名士姜埰所得,重予修葺后改名颐圃,又名敬亭山房。姜埰逝世后其弟姜实节改名为艺圃。 艺圃经过几代人的营建,特别是几位园主,生在明末,又是讲骨气、有学问的名人,而所学却得不到朝廷重用,只能把思想寄托于山水之间,所以艺圃当时成了苏州园林中名气最大者。
在一众苏州园林里,拙政园算是比较出名的,但好多人都不知道除了名气比较大的园林,还有好多宝藏园林等待发掘,今天咱就侃侃苏州的艺圃。
走进艺圃所在的小巷,仿佛又回到那个为园林艺术痴迷的后生时代。 艺圃就深藏在这些有着千百年历史的古老小巷内。这也正是江南民居的特色,造园主人的立意与生活追求:不求扬名于朝,只愿中隐于市,在自己的独立空间中闲静地享受着生活的乐趣。 因此今天如果没有明确的指示牌,你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艺圃的(另一处留园也是如此,其正门之小不可思议)。 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