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湛高铁是“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的标志性工程,但目前工期有所延误。各方已经立下军令状,将确保广湛高铁2025年年底完工。
广湛高铁正线自广州站引出,向西经佛山、肇庆、云浮、阳江、茂名、湛江,终至湛江北站,含广州枢纽、湛江枢纽相关工程。新建双线约400公里,新设佛山、珠三角枢纽机场、新兴南、阳春东、阳江北、马踏、茂名南、吴川、湛江北9个车站,预留湛江东、阳西站。
广湛高铁建成通车后,将实现广州中心城区与湛江中心城区90分钟互达。
广湛高铁为什么重要?
首先,粤西地区没有350时速高铁。
现有的广湛铁路是利用广珠城际江门支线和江湛铁路组合而成,价格贵且运行速度慢,被吐槽为“水鱼号”。而广湛高铁是一线成型,一次建设完成的高标准350真高铁,建设标准和运营标准都很高。
其次,广湛高铁将极大地解放广珠城际的运能。
深湛线在西边湛江西站断头,在江门站联络广珠城际江门线,江门站-深圳在建。深湛线目前所有动车都从广州南站始发,使用广珠城际线行至小榄后转入江门支线,到江门站后转入深湛线。因此深湛线动车会与广珠城际珠海方向动车一起挤占广珠城际广州南-小榄段段运能,此段目前已经开行动车达到120对以上,高峰期甚至140+,严重饱和,加开空间极小。
同时广珠城际两支线分别只占到一半的车流量,江门方向50+,珠海方向70+,利用率均未达到70%远未饱和,这就造成了无可奈何的运能浪费。而在深江铁路深圳方向未通车的前提下,深湛线加无可加,丧失客流增长能力。
广湛高铁广州-珠三角机场段还承担南珠高铁引入广州枢纽的重任,客流压力不会小。
未来深湛线深圳-江门段开通后,会成为粤西接入深圳香港的快捷通道,预计两种通行经由:深圳北-江门转入南珠高铁-珠三角机场站转入广湛高铁;深圳北-江门保持深湛线主线。
广湛高铁将分流广珠城际,江湛铁路实现站站乐
在广湛高铁建成之后,广珠城际可以开行更多的城际列车,现有经广珠城际运行的车次也可以加停更多的站点。这对于推进广珠城际的进一步公交化是有很大帮助的。
对江湛铁路来说,广湛高铁开通的变化如下——
1、时空目标:标杆会从江湛铁路上消失,转而经由广湛高铁运行。
广湛高铁是350km/h的设计时速,显然比200km/h的江湛铁路要快的多。那么,原先2.5小时的准直达会消失,改为停站更多的3小时左右的车次,并且班次也会减少。京湛动卧也可能改经广湛高铁运行,区别就是这样经过佛山而不经过江门了。
2、线路容量:短交路将会变多,江门/新会折返有机会复活。
广珠城际的容量有限,所以现阶段不仅仅是江湛的开行能力受到限制,跨线车对江门支线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在广湛高铁分走了去阳江,茂名,湛江的客流之后,广州~江门的客流需求就显得更为重要了。所以江门支线的短交路车可能会重新复活。
3、适用车型:江门东站以及江门段其他站的停靠车次将会明显变多。
广珠城际并不是所有站都能停靠16编组,目前有编组需求的车通常都无法停靠江门段8编组的站。而在16编组改经广湛运行之后,可以显著改善。
广湛高铁开通后,未来可以期待广珠城际班次更多、停站更规律。由于有平行高速线的存在,江湛铁路必将更加城际化,转而以运载短途客流为主,起到实际上的“江湛城际”的作用。
广湛高铁很大机会在明年底竣工,但开通运营则有可能会在2026年。
为何这样说呢?
首先,广湛高铁项目中很多工程是在今年才开工建设。
其次,目前广湛高铁虽有部分标段已进入无砟轨道施工阶段;但大部分标段尚未开始该项工作;如广湛高铁珠三角枢纽机场站站前十四标项目:按照工期计划,预计2025年7月底完成结构施工、2025年9月进行铺轨。
第三,铁路开通前一般需要经历静态验收、动态验收、联调联试、动态检测、运行试验、初步验收、安全评估等步骤,这个过程耗时数个月。
以去年开通运营的广汕高铁为例,广汕高铁全线于2023年5月底进入静态验收阶段,7月中旬启动联调联试,8月底通过静态验收并进入列车运行试验阶段,9月26日开通运营。这就是说,广汕高铁从静态验收阶段到开通运营,耗时约4个月。
而广东省在2023年底开通的另一条高铁——汕汕高铁(汕尾至汕头南段),从静态验收阶段到开通运营,也基本上在4个月左右。
这就是说,新建广湛高铁项目即使全线在明年底竣工,那么最快也需要在2026年初才能开通运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