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场等级划分通常依据多种因素,常见的划分方式如下:
-按飞行区等级划分:取决于飞机的翼展和主起落架外轮间距,以此将机场保障运行的飞机分为从 A 到 F 六个大类,同时结合跑道长度来确定机场等级。例如 4F 级机场可起降空客 A380 等四发远程宽体超大客机,4E 级可起降波音 747、空客 A340 等四发远程宽体客机。具体规则如下:
-数字部分:表示跑道长度。“4”表示 1800 米以上;“3”表示跑道长度在 1200 米到 1800 米左右;“2”表示跑道长度在 800 米到 1200 米左右;“1”表示跑道长度小于 800 米。一般数字越小,跑道越短,等级越低。
-字母部分:代表客机翼展长度。A 级对应翼展小于 15 米;B 级对应翼展在 15 米至 24 米之间;C 级对应翼展在 24 米至 36 米之间;D 级对应翼展在 36 米至 52 米之间;E 级对应翼展在 52 米至 65 米之间;F 级对应翼展大于 65 米。
-按机场定位划分:
-门户机场:通常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重要国际机场,具有大量的国际航线,是对外交流的重要门户,旅客吞吐量较大,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较高。
-枢纽机场:在航空运输网络中占据核心地位,具备强大的中转功能,有众多航班在此交汇、中转,连接国内外众多城市。例如,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等。
-干线机场:主要承担国内主要城市之间的航线运输任务,航线较为密集,客流量也较大,具备较好的设施和服务保障能力。
-支线机场:一般规模较小,主要服务于特定地区或城市,连接一些较小的城市或偏远地区,航线相对较少,以满足当地居民的基本出行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按适用航线划分:
-国际机场:拥有国际航线,可供国际航班起降,具备相应的海关、边检等国际旅客出入境检查设施和服务,方便旅客进行国际旅行。
-国内机场:主要服务于国内航线,航班主要在国内城市之间运行,设施和服务主要针对国内旅客的需求。
-按旅客吞吐量划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划分标准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我国通常将机场分为一类机场、二类机场和三类机场,一般而言,旅客年度吞吐量至少在 1000 万以上的才能归类为二类机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