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实我一直不想写家庭,因为太难了一言难尽,但是又各种各样都写了一些,就是没有写过我爸,也就随便说说凑合一下。。后来又写了我公,当然也想写我外公外婆,但是也是很难,因为还是一言难尽,水平有限。
我爸在高州中学的时候,也没想过如何,比较才十岁出头,因为没钱交学费就不读了,是完全拿不出一分钱的状况,因为他不是寄宿,而是每天来回农村吃饭,路途遥远不多说,还要每天从南关挑大粪回家。因为这个公司粪池是我家的,但是不知道这个公司怎么回事了,他没有说过这个公司怎么不是我公的了,也没有人关心过这个问题。
读书只需要书簿费大概一块钱,因为我妈六十年代读初中还是一块钱,似乎没有人认为需要他继续读书一样,哪怕需要他每天挑粪回来。。因此就停学了一年,直到第二年他找到了学费才继续。。我不知道他然后赚钱的,但是我妈一直是自己卖柴卖禾草赚学费。。
读完初三,也是同样没钱读书了,在当时读书还是少数,只有我爸两兄弟在读初中和我大伯在读高中,当时的傅屋。到公社化才开始扫盲和推行小学教育。
毕业第二年也就是1956年开始招考国家干部。第一年是叫国家干部委托培养,这个是国家干部正式名称来历(百度知道)。所以小时候在农村没有人知道我是谁的儿子,但是人家会背后说是国家干部的儿子,或者他爸是国家干部。当然我叔也是,但是他因为家庭成分给别人告状回家二十年,这个尊号就没有好多人说。。当然我爸也因此回乡两年。。
之前的国家干部为什么不叫国家干部,因为他们有更高级身份,革命干部也就是老革命。也就是国家干部这个名称来自招聘考试,就如同1996年前没有国家公务员这个称号。
而我伯为什么不是国家干部,因为同年他高中毕业直接考大学了。考上了大学本科,但是却给大队扣了录取通知书二十多年一直到81年解散生产队的时候给人发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