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年我爸从农校毕业,分配到电白财政局。但是他第一个工作不是在电白,而是在担高州水库,第二个工作是年底担高州深窿公路。次年才到电白上班。这个时候财政局还是刚刚恢复,接着成立农业局又去农业局,接着恢复人民银行,又去人民银行。到文哥,又成立文化局又去文化局。这个时候因为被人告状到湛江,并且又成立公路局又去修桥,成立矿务局又去挖煤。因为农村告状这个事情加上政策发酵,挖煤这个工都没有了。
后来我问我叔后来怎么恢复。他说谁揭发我公有枪,后来检查没有,就恢复了。事实上这个好多说法,包括我爸买收音机收听敌特电台等等。
到1970年恢复,终于能够稳稳妥妥的上班。但是仍然是个流动岗,搬迁水东就回到水东,成立沙院分理处就去沙院,成立那霍去那霍。后来成立高州农行就回到高州农行。到1983年成立茂名市农行,又要求我爸下去,我爸我好不容易申请回来不想走来走去了。
这二十年的流浪,走过每个乡镇,当时县政府就是几个局就走过每个局,来来去去就是几个岗位就走过几个岗位。
而且还是背上了所有帽子,我妈说的地富反坏右齐了。因为大队干部告状说我家是fgm,敌特。。当然我想也不止,因为所谓的资本家买办不是一样像我公我外公这种人吗?当然还有财主。还有我问什么是财主,我妈说的财主是没有的,没有这个成分。
因为大队干部告状,直接导致我姑背井离乡被卖到台山山里。幸好我爸七十年代两年就能够去广州一次,能够见到她。见过她的艰难,单纯路途就要两天,从台山到乡下都要八小时。
可以说当时国家干部是非常奔波的,因为队伍非常少,去到文化局的时候,宣传干部只有我爸和陈光宗老师两人。
当然如果当初不是因为读书时期的学生右派这个成分,他不需要下基层,是直接到湛江的。当然在基层的好处如他说的可以爬山涉水。
我二叔也是所谓第一批国家干部,因为他是58年国家干部直招。和56年国家干部培养是同时参加工作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