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湾区科学论坛(Greater Bay Area Science Forum, GSF)是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球的高端科学交流平台,旨在促进国际科技合作与创新发展。以下为相关综合信息:
---
### 一、**定位与目标**
1. **战略定位**
论坛由“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发起,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定位为“科技达沃斯”,致力于打造全球科学家共商共享科学发展与合作的高端平台,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2. **核心功能**
通过举办高水平科学会议、建设智库、促进国际交流、引进顶尖人才及项目等方式,形成科技思想策源地与合作聚集区。其永久会址还将提供会议场地、科研办公空间、科普体验及成果转化平台。
---
### 二、**永久会址建设进展**
1. **地理位置与设计理念**
永久会址位于广州南沙明珠湾灵山岛尖“科学岛”,占地约10万平方米,设计以“千帆竞渡,科技远航”为主题,建筑造型融合风帆与海浪元素,体现科技与自然的动态结合。
2. **工程进度**
- **一期工程**:包括学术中心、科技馆及配套设施,2024年6月主体结构封顶,钢结构施工完成70%,预计2025年建成。
- **整体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涵盖科创中心、科学家公寓等功能区,计划2025年底全面完工。
---
### 三、**战略咨询委员会**
- **组成与职能**
委员会由23名跨学科院士及学科带头人组成,包括能源科学、信息科学、海洋科学等领域专家,负责指导论坛战略决策,推动国际科创资源汇聚大湾区。
- **智库作用**
通过研究全球科技发展趋势,助力论坛成为国际科创治理的“湾区经验”输出平台。
---
### 四、**重要活动与成果**
1. **年度论坛**
- **2023年主题**:“智汇湾区,湾和世界”,聚焦“一带一路”科技合作、碳中和、人工智能等议题,发布《“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报告》,提出到2035年形成科技合作新格局。
- **往届成果**:2021年首届论坛吸引超3000人参会,2022年推动“四链融合”政策落地南沙,R&D经费投入增速居广州首位。
2. **国际合作**
论坛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气候变化、医疗技术、能源转型等领域的联合攻关,并计划设立人才培养中心及青年科学家计划。
---
### 五、**未来展望**
1. **科技枢纽作用**
永久会址建成后,将与国际金融论坛(IFF)会址联动,形成“科技+金融”双轮驱动效应,进一步扩大南沙作为湾区科创核心的影响力。
2. **长期目标**
到2025年,论坛计划发展为全球科学对话、科创实践及人才聚集的核心平台,助力大湾区成为世界级创新高地。
---
### 总结
大湾区科学论坛通过永久会址建设、战略智库支持及国际活动联动,正逐步成为全球科技合作的标杆。其融合科学、产业与政策的模式,为大湾区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推力。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项目进展或会议详情,可参考相关政府及新闻平台。
南沙世界之心600米高楼规划在横沥金融岛,南沙站14台29线规划在万顷沙地铁站附近。预计2030年广州地铁四期南沙段完工,南沙常住人囗和户籍人口进入快速增长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