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化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后公告
《化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已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现根据有关法律要求,予以公告,详细内容如下: 一、规划范围 本规划的规划范围为化州市全域,涵盖下辖的6个街道与17个乡镇,国土总面积约2370.64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包括河西街道、东山街道、下郭街道、南盛街道、石湾街道、鉴江街道、杨梅镇、官桥镇辖区内部分行政村,面积228.83平方公里。 二、目标愿景 中国化橘红产业基地、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粤西RCEP产业合作示范基地、粤西空港经济先行示范区、绿水青山和宜居宜业的现代化高品质美丽江湾城市。 三、城市性质 湛茂一体化地区节点城市,粤西高效农业区,粤西休闲文旅康养基地。 四、市域总体格局 构建“一主一副一平台,一廊三轴三片区”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一主”指县域主中心,以中心城区为主体,是县域的行政中心,打造辐射带动全市的政治、文化、商贸中心,成为市域发展核心平台;“一副”指县域副中心,以合江镇为主体,是县域的副中心,主要辐射带动化北城镇,平衡南北地区发展差异;“一平台”指茂名临空经济区;“一廊”指罗江—鉴江生态廊道;“三轴”指沿化北高速作为城镇主发展轴,沿国道325线的区域经济发展主轴,沿深南高速区域经济发展次轴;“三片区”指化北生态经济区、化南临空经济区、中心城区综合服务区。 五、三线划定 落实上级下达任务要求,划定耕地保有量439.31平方公里(65.90万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419.56平方公里(62.93万亩),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为92.50平方公里(13.88万亩),划定城镇开发边界73.84平方公里(11.08万亩)。 六、用途管制 全市国土空间划定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农田保护区、城镇发展区、乡村发展区、矿产能源发展区共6个一级规划分区。优化中心城区用地结构与布局,适当提升产业用地比例,优化居住用地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结构。 七、综合交通 中心城区整体路网规划形成“两环四横四纵”的城市道路网结构。“两环”分别为内环和外环,外环由G207改线、规划G207与G235连接线、G325改线组成,内环由广海路—梅石路—城东路组成;“四横”为规划罗州大道(横向)、北京路、橘城西路、梅石路四条横向主干路;四纵分别为罗州大道(纵向)、机场大道、橘城北路—朝南路、城东路—迎宾大道四条纵向主干道。 八、城乡风貌 构建“碧水穿城、文化引领、三区相映”的城市风貌形态;塑造多层次城市风貌特色;打造“两轴三带多片区”的乡村风貌格局。 九、支撑区域协调发展 融入“一湾一港一区”,联动三大战略要地;融入“一核一带一区”,推进湛茂一体化建设;积极参与构建茂名国土空间新格局。 十、规划实施传导 建立“两级”纵向传导体系,为市、镇两个层级;形成“三类”横向规划体系,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三种类型。 加强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向镇国土空间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的传导,实现各级各类规划的上下联动,确保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发展蓝图、战略部署及开发保护等具体空间安排落地实施。 十一、实施检测与动态评估 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规划定期评估制度,以化州市的特点和问题为基础,结合城市发展目标和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安排,建立化州市城市体检指标体系。 年度体检聚焦年度规划实施中的关键变量和核心任务,总结当年城市运行和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并从年度实施计划、规划应对措施、配套政策机制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五年评估应全面对照上级政府对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批复要求,对规划实施情况开展阶段性的全面评估和总结,对国土空间规划各项目标和指标落实情况、强制性内容执行情况、各项政策机制的建立和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结合规划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对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判断,对规划进行动态维护,并提出下一个五年规划实施措施、政策机制等方面的建议。 附件:化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规划文本.pdf
化州市自然资源局 2024年2月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