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楼主: 老残牛

[民生百态] 茂名佬在绍兴会稽山(大禹陵)景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3-3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53.jpg
54.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3-3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泉前的“菲饮泉亭”是1933年重建的,为八角单檐攒尖顶亭,亭联“卑宫菲食胼胝勤;洁行俭风泉涧涵”。
55

55.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3-3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在菲饮凉亭旁,有一眼泉水四季不涸,清凉甘洌,人们饮水思源,禹功大德盛,便用大圣人孔子的评价“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的话名此泉为“菲饮”以纪念、缅怀大禹。此亭始建年代不详,现存之亭为1933年重建。
2*56-57

56.jpg

57.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3-3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泉中有一石鼋,泉旁有一木牌,上面写着:“币落鼋之背,长命一百命;币碰鼋之头,万事不用愁;币入鼋之口,好运跟你走” ,引得游客纷纷掏出硬币投向泉水中的石鼋,至于灵不灵,只有自己知道了。
58-60

58.jpg

59.jpg
60.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3-3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五镇是分布在五个方位的大山自唐、宋以来五镇奇观,一直与“五岳风光齐名。形成了五岳以外的五大镇山、五镇指仅次于五岳即东镇沂山(今山东临朐)、西镇吴山(今陕西宝鸡市陈仓区)、中镇霍山(今山西霍州市)、南镇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市)、北镇医巫闾山(今辽宁北镇市)。
均为历代帝王加封祭祀的名山,名随五岳各有千秋。
3*1-4

1.jpg

2.jpg
3.jpg
4.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3-3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禹庙位于禹陵北侧,为历代帝王、官府和百姓祭祀大禹的地方,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南朝梁初。禹王庙是一组宫殿式建筑群,几经兴废,清乾隆年间曾大修,现存大殿建筑系1933年重建。禹庙总体布局沿南北轴线展开,前低后高,左右对称,主要建筑物自南而北,依次为照壁、岣嵝碑亭、棂星门、午门、拜厅、正殿,依山势逐渐上升,禹王庙之照壁与南墙相连。

禹庙位于禹陵北侧,为历代帝王、官府和百姓祭祀大禹的地方。是一组宫殿式建筑群,总体布局沿南北轴线展开,前低后高,左右对称,主要建筑物自南而北,依次为照壁、岣嵝碑亭、棂星门、午门、拜厅、正殿,依山势逐渐上升,禹王庙之照壁与南墙相连。顺山势逐步升高,殿前铺设石阶。配以窆石亭、宰牲房、菲饮泉等景点。
3*5-9

5.jpg

6.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3-3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7.jpg


8.jpg
9.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3-3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大禹的葬处被称为“禹穴”。在大禹陵有两处“禹穴”:一为大禹陵碑后侧;一为窆石所在地。“禹穴”从窆石所在地改为大禹陵碑后侧是嘉靖三年。
廊下壁间嵌有清代毛奇龄《禹穴辩》和昝尉林所书“禹穴”碑。在绍兴有“禹穴”2处,一在宛委山,传为禹得黄帝书处,一即于此,乃禹葬处,即今大禹陵碑后侧。
3*10-14

10.jpg

11.jpg
12.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3-3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13.jpg
14.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3-3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八角形窆石亭在禹庙东配殿背后山坡上,窆石亭”,它因窆石而名。是大禹葬于会籍山最重要的物证,独一无二的文物。
15

15.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3-3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窆石,“窆”字是葬的意思,“窆石”相传为大禹下葬的工具。据说远古时期的下葬,先在地上挖一个深穴,用四块这样的石头分别放在墓穴的两边,再用绳索通过窆石上的圆孔,一头拴在棺木上,另一头由人拉着缓缓地把棺木放入深穴,然后推倒其中的三块,只留一块窆石在上面,以起到墓碑的作用。这块窆石有后人题刻多处,最早为东汉永建元年(126年)所刻,距今已有1800多年。鲁迅先生也曾对窆石上的字作过一番考证,写了一篇《会稽禹庙窆石考》。窆石是大禹陵景区最古老的一件文物。窆石亭为明天顺五年(1461年)重建。
16-19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3-3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窆石亭旁,还有“石纽”、“禹穴”两块碑。石纽是大禹出生的地方,在今四川省北川县。禹穴在这里是指大禹的葬地。此外,大禹的生地及大禹治水发现金简玉书的地方,也称禹穴,这两块碑是清光绪年间依大禹出生之地的拓片复制立在此处的。
20-21

20.jpg

21.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3-3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禹庙是祭祀大禹的庙堂。始建于一千四百多年前的梁代。自南而北依次为照壁、岣嵝碑、午门、拜厅、大殿,依山而建,气势宏伟。
禹庙,为历代帝王、官府和百姓祭祀大禹的地方,位于禹陵的北侧。禹庙坐北朝南,是一组宫殿式建筑群,沿南北轴线展开,左右对称,顺山势逐步升高。禹庙始建于南朝初期,历经一千五百多年,几经重建修缮。现存大殿建筑重建于民国时期,其他部分大都是明清时期的宫殿式古建筑群。
禹庙正殿为五开间,面宽23.96米,进深21.55米,殿高24米,重檐歇山顶,气势雄伟。大殿前左为钟亭,右面并非鼓亭,而是御碑亭。殿内有大禹朝服冕旒,手执笏板,高大威武,神情威严的彩色立像,塑像背后绘有九把斧凿,象征着大禹疏凿九州、治水救民的丰功伟绩。像前楹柱上有三副对联,其一:“江淮河汉思明德,精一危微见道心”、其二:“绩莫九州垂万世;统承二帝首三王”、其三:“二仪清浊还高下;万国衣冠拜冕旒”。前二副对联分别为康熙帝和乾隆帝撰文有著名书法家书写。第三副对联是一副集联,上联取自宋代戴栩的《上丞相寿》,下联取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由大书法家启功书写。
22-28

22.jpg

23.jpg
24.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3-3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25.jpg
26.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3-3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27.jpg
28.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