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每年都有几篇帖子说年例。据说77年前是没有的,之后开始轮流鉴照舞狮子到舞龙,这个是年例当天。所谓年例三天,那个是招待客人,过去汤鸡都要烧纸,所以三天都汤鸡烧纸。
因为每个屋厅都要去,因此形成舞狮子的游神,所以少不了这个环节,只要是同一个社。游字就是扛旗帜,郊祭也是游神,都是所谓黄帝时代的礼节了。郊祭事实上就是游地界,分发旗帜让小学生扛旗。
话不能说太多,顺便再说1984年的元宵,可能之前规模已经很大,我在农村不知道,可能忘记了,好像当天晚上,或者前后,我去了公园看纸人纸马,走马灯。。大型的。。当然茂名当时也有,几个公园都有,我去过。当时天天都是人山人海,真正的高州圩。
为什么之前已经很大因为叫共度元宵佳节。所有单位都拉横幅,大概这一年是35周年,所以35台车,50个队伍,有的说60-70/80个队伍,也就是所有单位都参与了。。这个规模奠定了登峰造极,比奥运会还精彩,因为所有节目都参与了游行。也为高州之后的年例打下基础。
我也不知道然后有那么多杂技人员,在车上演戏的,鬼戏的,骑单车的,抛东西的,高高低低的高跷,车上十多台玩具车比赛的,超级大猪,队伍都有几百人。
85年改为早上,和农村一样。单位好像是35个,没有了什么50个那么多,毕竟开支大,好多单位都要脱产。86年就没有大游。行了,都是各社自发。
到九十年代,又开始夜游。也就是和鉴照分开游神。全天都有活动,因为铺面太多,屋主太多,因此一个社有几堂狮子,除了鉴照就是拜门口。
我有好多长视频,但是上传太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