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是中国大陆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它是中国大陆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之一,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和中国唯一一个湖泊类文化遗产。 西湖三面环山,面积约6.39平方千米,东西宽约2.8千米,南北长约3.2千米,绕湖一周近15千米。湖中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苏堤、白堤越过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一山 孤山位于北侧外西湖中,海拔35米,面积约0.22平方公里,为栖霞岭的支脉,也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孤山东西分别以白堤和西泠桥与湖岸相连,且岛上名胜古迹甚多,因此杭州人将“孤山不孤”,与“断桥不断”、“长桥不长”并称西湖三怪。 孤山上主要的景观包括中山公园、淅江省博物馆、文澜阁、西冷印社、放鹤亭、秋瑾墓、俞楼、慕才亭(苏小小墓)等。 二塔 西湖十景 南宋.西湖十景
最初的十景景目为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峰夕照、南屏晚钟、曲苑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两峰插云。至清朝,康熙皇帝南巡至杭,为西湖十景题字,并将“两峰插云”改为“双峰插去”;“雷峰落照”(或称“雷峰夕照”)改为“雷峰西照”;“南屏晚钟”改为“南屏晓钟”。但是“西照”与“晓钟”两个名称却未被人们接受,后人仍沿用南宋旧名至今。此后当地官吏将康熙帝御笔所书,刻石立碑,建亭恭护,至此,西湖十景石碑成为景点标志。乾隆皇帝南巡杭州,就十景各赋诗一首,镌刻于碑石阴面,使西湖十景景名更广为人知。 十景名称不仅用词贴切,亦对偶整齐(严格上并非对仗,对仗还须论格律、平仄)。例如“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曲苑风荷”、“南屏晚钟”、“雷峰夕照”,其中两景任意搭配也可成对。“花港观鱼”、“柳浪闻莺”,或是“三潭印月”、“双峰插云”,这些本身也是对偶句或词组,非常工整。 小环湖是苏堤、北山路、西泠桥、孤山路浙江博物馆、白堤断挢、湖滨路六至一公园、南山路雷峰塔行走,一共是10.48公里。 大环湖是杨公堤、北山路、西泠桥、孤山路浙江博物馆、白堤断挢、湖滨路六至一公园、南山路雷峰塔行走,一共约11.5公里。 乘电瓶车走一圈是13.5公里
这次我是第二次环湖走西湖,
还有下次的话,我是上苏堤,穿过“花港观魚”走杨公堤,再穿过“曲院风荷”, 回苏堤,其他照旧。还可以逆时针反向走。一是解决了走近3公里苏堤有点闷,二是苏堤、杨公堤都走了,三是“花港观魚”和“曲院风荷” 可以充分玩透。
这次离我住宿地最近的将军路路口大华饭店开始,顺时针行走,绕湖一周。也逛了“南屏晚钟”净慈禅寺、雷峰塔、岳王庙。从06:11分起走,到15:16返回起点大华饭店,中途下大雨,还避了近1小时的雨。足足9个小时。我不仅行走,还要找景,看景,估计行走超过16公里。
因照片太多,西湖分两辑上,第一辑是将军路路口大华饭店至至雷峰塔,第二辑是苏堤至大华饭店。
现在时间06:11分开始环西湖游荡。大华饭店起拍 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