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是茂名新城开局起步、加快建设的一年,茂名新城顺利完成更名、开发建设范围调整,管理机构正式揭牌运行,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在库实施项目17个共37个子项目,总投资330.54亿元,完成投资33.60亿元。新城塔吊林立、日新月异,“五化联动”的新实践成效逐步显现,“现代活力核”加快成型成势。
纵横交错路网逐步成型统筹推进23项重点交通项目,交通基础设施加快成网成型。搭建道路主骨架。抓紧谋划茂吴高速,茂名大道快速化改造(一期、三期)、东环大道(一期)、包茂大道扩建项目扎实推进,海洋大道立交建成通车,茂名南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一期)完成总工程量的75%。完善内部大循环。共青河片区“三横三纵”和高铁片区“一横四纵”路网稳步建设,奥体大道、太和大道、大同路完成部分路面施工,扬海路、霞海南路等“断头路”抓紧打通。
城市风貌环境提质升级抓生态“缝城”,谋划建设“由江到湾、一脉四园”的大型公园体系,抓紧茂名北热带植物园设计,生态湿地保护工程动工建设。抓绿美建设,制定绿美行动计划,发起“结婚来种树”活动,创新“树木归集体、果实归群众”的方式引导老百姓植绿护绿,累计种植苗木4.4万棵,覆盖面积约16.54公顷,成功打造最美滨海马拉松赛道。抓环境整治,完成117公里城镇支(次)管网建设,城镇污水实现应收尽收,近岸海域国控水质检测点(GDN11001)春季水质类别保持第一类,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案例入选2024年全国十二个典型案例公示。
城市功能配套不断完善坚持人民至上、新城为民,优先推动学校、医院、商业、文化设施等项目落地,提升新城支撑力、辐射力和带动力。茂名南站站房工程主体结构和奥体中心“一场两馆”钢结构均已封顶,广东省实验中学茂名学校高中部、牛六架小学建成投用,荔乡学校加快建设,茂名一中新城校区(茂名中学)、茂名市第二人民医院、保利奥体大都汇项目稳步推进,城市功能服务持续升级。经济发展动能加快集聚主动服务融入“五链共建”和“3336”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临港商务、金融服务等主导产业,东华能源总部及协同创新中心(一期)四栋大楼已全部封顶,国企总部、茂商大厦、联通茂名5G边缘计算中心、众和公司总部等项目加快推进,总投资超28亿元。举办万人音乐会、非遗展示、第二届“大美南海岛”全国摄影展、疍家文化摄影展等活动,“跟着赛事去旅游、跟着演出去旅游、跟着摄影去旅游”文体旅融合品牌擦得更亮。突出挂图招商、敲门招商,主要领导带队拜访企业28家,成功引进虎头山旅游度假村、歌美海华美达酒店、碧海蓝天民宿群、金源海湾城体育公园等项目,建成后有望提升南海岛文旅产业发展格局,破解“旺丁不旺财”难题。
一线案例
高标准建设中央水体公园打造更完善的水生态景观体系
中央水体公园塑造“一城公园半城湖”的蓝绿交织图景。俯瞰茂名新城,山水林田星罗棋布,“一江一河一湾”(袂花江、共青河、水东湾)多条蓝绿廊道枝状分布,水系环境优越、地质支撑条件良好,形成山水环绕、绿廊穿城的特色格局。依托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茂名新城坚持系统思维,从袂花江到水东湾,一体谋划推进核心区域水廊、南北沿线碧道以及河道综合治理、两岸生态保护等工程项目,实现水系畅联、水清景美,打造高品质的城市滨水客厅,茂名新城通江达海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中央水体公园是茂名新城的脉动和灵魂,规划面积4256亩,先行建设用地约2300亩,其中水体面积约5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67万平方米。项目重点打造水系的生态修复与利用,引水形成人工湿地,沿湿地区域形成气候适宜的城市滨水休闲圈。建设内容包含河道清污、岸线修复、湿地生态修复、水动力激活、环境整治等五大工程,从北向南打造一河(共青河)、一湖(中心湖)、三区(北部的生态科普区、中部的滨湖文化区、南部的文创研学区)、五道(生态碧道、健康跑道、活力商道、文化漫道、文创展道)、八景(月湖演映广场、新城文化园、都市客厅、无界之环、响云跌瀑、文创集市、云影逐浪、共青河文化园)的景观架构。
目前,中央水体公园已动工建设,正加快推进清表和驳岸桩施工,公园主体计划于2025年12月完成建设,2026年6月前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公园建成后,片区内的共青河转变为城市内河,串联城市空间,形成集生态涵养、休闲娱乐、艺术文创、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城市绿芯”,塑造“一城公园半城湖”的蓝绿交织图景,夯实“现代活力核”的生态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