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50年茂名新城发展规划纲要
一、人口规模与空间布局
(一)根据《粤西城市群协同发展规划(2045-2060)》,至2050年茂名新城常住人口将突破120万,形成"一核两翼三心"的立体化城市格局。其中主城区茂南片区承载65万人口,电白滨海新城集聚30万居民,高州生态创新谷容纳25万新市民,共同构建起粤港澳大湾区西翼重要增长极。
(二)核心区茂南片区沿小东江两岸展开,依托广湛高铁茂名南站TOD综合体,建成总建筑面积380万平方米的中央商务区。地标建筑群包括428米的"南海之门"双子塔、大湾区西岸金融交易中心以及中国首个碳中和会展综合体。
(三)电白片区重点发展蓝色经济,规划建设40公里长的海洋科技创新走廊。这里聚集着国家深海装备研发基地、南海生物医药产业园,以及亚洲最大的波浪能发电实验场,形成"科技+生态"的产城融合示范区。
(四)高州片区依托世界荔枝博览园和鉴江生态廊道,打造"田园城市"样板区。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内建有128座垂直农场,采用气雾栽培技术实现果蔬年产量12万吨,同时配套建设岭南文化创意村落群。
二、产业发展与就业结构
(一)新能源产业集群:依托茂名石化转型升级项目,建成全球首个百万吨级绿色甲醇生产基地,配套建设碳捕捉技术研究院和氢能装备制造园,提供6.8万个高技能岗位。
(二)数字经济创新带:沿沈海高速建设数字产业走廊,引入腾讯粤西云计算中心、华为智慧城市研究院,培育出3家独角兽企业和1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三)现代服务业体系:在共青河新城规划建设国际医疗城,引进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和睦家国际医院等8家三甲医疗机构,同步发展康养旅游、跨境金融等新兴服务业态。
三、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一)交通网络:构建"三纵四横"轨道交通体系,包括深茂高铁、粤西城际、云茂快线等7条轨道线路,实现15分钟通达各功能组团。全球首个真空管道货运系统连接湛江港与茂名港,货物吞吐量突破3亿吨。
(二)智慧城市:部署12万个物联网感知终端,城市大脑3.0系统实现全域数字孪生管理。全国首个5.5G全覆盖城市试验区在此落地,下载速率达到50Gbps。
(三)教育配套:新建48所智慧学校,包括大湾区西岸国际学校、华南理工未来技术学院等教育机构,每万名常住人口拥有在校大学生数达850人,位居全国新一线城市前列。
四、生态环境与居住品质
(一)生态空间:规划建设18个城市公园和3条生态绿廊,人均绿地面积达18.6平方米。露天矿生态公园升级为国家级矿山遗址公园,水域面积扩大至8平方公里。
(二)居住社区:创新推行"15分钟生活圈"规划标准,每个社区单元配备社区食堂、共享办公仓、无人配送站等新型设施。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年新增绿色建筑认证面积超300万㎡。
(三)文化设施:在市民大道两侧建设文化场馆集群,包含粤剧艺术中心、雷州文化博物馆、4D全息科技馆等文化地标,全年举办南海国际艺术节等32项品牌文化活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