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二百多万外出的茂名人最后都得回家,茂高交界的金凤山园陵在茂名北站附近。
中国传统殡葬文化中,"叶落归根"的观念深深植根于民族记忆。这种文化基因在岭南地区的茂名尤为显著,据市民政局2023年数据显示,这座"中国南方油城"有近230万户籍人口常年在外务工经商,但超过97%的逝者最终选择魂归故里。这种文化现象可追溯至汉代《礼记》"狐死首丘"的记载,在当代则演化成独特的"候鸟式"生命轨迹——建筑工人在珠三角工地挥汗如雨,餐饮店主在长三角经营粤味食肆,跨境电商从业者在东南亚开拓市场,最终都要循着包茂高速、深湛铁路的轨迹,回到鉴江流域的故乡。
坐落在茂高交界的金凤山园陵,恰似一座跨越时空的生命驿站。这座占地3800亩的现代陵园毗邻粤西交通枢纽茂名北站,三面环抱笔架山余脉,东临鉴江支流小东江,其选址暗合《葬书》"得水为上,藏风次之"的古训。园区规划别具匠心:入口处的汉白玉牌坊镌刻着冼夫人"唯用一好心"的祖训,通往主墓区的步道两侧栽种着3000株凤凰木,每逢清明便绽放成绵延两公里的"火凤凰"长廊。特别设有"南海油田纪念区",安葬着为我国能源事业奉献终生的"石油功勋",他们的墓碑上镌刻着钻探轨迹图,成为工业文明与乡土情怀交融的独特印记。
与潮汕地区讲究"分金定穴"、客家地区盛行"二次葬"不同,茂名的殡葬文化彰显着海洋文明的开放特质。金凤山园陵创新推出"归航灯塔"骨灰堂,72米高的观景塔兼具导航功能,夜间LED光幕滚动播放"欢迎回家"的俚语;"荔乡追思园"将荔枝林与墓区结合,让长眠者永伴"大唐荔乡"的千年果树;而"妈祖护佑区"则面向渔民家庭,每座墓前都摆放着微缩渔船模型。这种现代殡葬理念的背后,是当地政府"让每个游子体面归来"的民生承诺——2022年开通的"归根专列"提供免费骨灰运输服务,民政部门联合三大运营商推出"5G云祭扫"平台,即便远在异国他乡的游子,也能通过VR技术实时参与清明仪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