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残疾人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在教育、生活、康复等方面面临诸多困难。彩票公益金的注入,犹如一场“及时雨”,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近年来,在彩票公益金的大力支持下,临沧市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幸福感和获得感大幅提升。 在临沧市,有这样一所学校,招收的主要是聋哑、智力障碍、视力残疾的儿童。近年来,在彩票公益金的支持下,学校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临沧市培养特殊艺术人才的摇篮,赋能残疾人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5月,学校被云南省残疾人联合会确定为“云南省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 截至2024年春季,学校共有在校生389人,在职教职工63人。自2024年学校成为“云南省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开始,相关部门便将10万元彩票公益金作为艺术人才培养基地专项经费拨付给学校。学校则结合音乐、美术等艺术人才培养所需的设备、设施配备实际,合理地将专项经费用于购置声乐队电动吊式话筒、控制吊式话筒升降机、立式话筒、合唱团演出服、器乐队电钢琴、口琴、舞蹈队指挥服、练功服、拉佤布傣等民族演出服,以及表演道具、美术特长班所需美术用品材料等。在彩票公益金的支持下,学校针对艺术人才培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让孩子们可以在艺术的海洋尽情遨游。 李宇彬是在校任教的音乐老师,比较特殊的是,李老师就是一位盲人。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李老师负责学校合唱团的排练。当李老师站上舞台、坐在钢琴前面的时候,所有人都会被他身上的自信所感染。 他说:“作为一个残疾人教师,面对的也是特殊的孩子,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希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为孩子们插上艺术的翅膀。我非常感谢彩票公益金对于我们学校的支持,这些教学用具让孩子们离艺术的殿堂更近了。” 02 临翔区:无障碍改造 为重度残疾人家庭铺平道路 据统计,临翔区共有持证残疾人8716人,其中一、二级重度残疾人4759人。对于这些重度残疾人来说,日常的生活有许多不便利的地方。据临翔区残疾人联合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以来,我们始终把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作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和重点项目来实施,累计使用彩票公益金2328万元,为3880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改造。通过项目的实施,有效消除和减少了残疾人居家障碍,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对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是一项民心工程、惠民工程,虽然项目小、资金少,但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的生产生活。为了让这项工程真正为重度残疾人提供帮助,临翔区残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做到严把“三关”。 临沧市残疾人联合会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人员杨伟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三项措施保障项目顺利开展。” 一是规划先行,将家改纳入“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明确改造目标、任务; 二是精准施策,做实一户一方案,推行一线工作法,深入残疾户准确了解家庭实际需求,共同商定“改什么”“怎么改”; 三是规范管理,严格对照《工作指南》采用政府采购,公开遴选信誉度高、技术好、有爱心的施工单位,实施过程中加强项目的监督管理。 在临翔区残联的努力下,项目真正做到了为残疾居民办实事,受到广大残疾人家庭和基层群众的一致好评。 彩票公益金的持续投入,为临沧市残疾人打开了一扇通往美好生活的大门。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关心下,在彩票公益金的支持下,临沧市残疾人的生活将越来越好,他们的未来也将充满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