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城市风貌区
本区主河道桩号MHJ1+000.00~MHJ3+100.00及北汊河道桩号MHJB0+300.00~ MHJB2+500.00,位于东环大道与茂名大道之间。此段河道桩号MHJ1+900.00上游,是山寮内河改造后新形成的核心岛,且在桩号MHJ1+400.00处,主河道左岸,为规划的高铁南站片区至袂花江的中央公园,宽90m,从高铁南站至袂花江岸边的长度为600m。桩号 MHJ2+000.00往下游至茂名大道,袂花江分为两汊。故本段分区主要围绕两个岛及规划高铁南站片区的中央公园来打造。
为从高铁新城中央公园方便的到达核心岛,远期在桩号MHJ1+400.00处布置了一特色人行桥,打通两岸交通联系,并在核心岛左岸的河滩上,结合现状布置河滩湿地,在主河道左岸规划中央公园位置,预先布置60m长的绿地,方便今后跟中央公园的衔接。
核心岛与半岛之间,经清障清淤后,江面宽度最宽处达到200m左右,本次在两岛四岸分别布置了四处节点,凸显袂花江水生态优势。核心岛一岸,位于岛的最下游,结合其宽阔的河滩,布置袂花湿地;主河道左岸一侧,为河道凸岸,本次将河道堤线退线约50m,将现状凸岸改造为三级河滩台地,形成纵深,命名为袂花台;北汊右岸一侧,同样为河道凸岸,本次在堤外空地布置袂花林节点,以结果树林为主,吸引鸟类栖息,在林内布置竹屋观江观鸟听鸟鸣。
核心岛成形后,还要满足岛上居民的对外通行需求,原对外的交通联系分别在上游东环大道处、下游原山寮内河至袂花江的汇合口处,本次在北汊河道桩号MHJB0+947.44 处对现有上岛交通桥进行改造,合理利用现状已成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更新,同时于 MHJB0+263.26处重建因东环大道建设损毁的上岛交通桥,从而与环岛堤顶6.5m宽巡河
路有效衔接,满足核心岛的对外交通联系。
本段河道的主河道左岸,同样为在建的好心碧道,与上游段处理方式相同,主要为堤身加固,并贯通巡河路。北汊河道的右岸,为新建防洪堤,与上段相同,填筑堤防后按1:3放坡至现状河滩,坡面植草护坡。堤顶宽6.5~8.6m,桩号MHJB0+000.00至 MHJB0+286.81段北汊河右岸,从河岸至堤防背坡分别布置为2.1m宽的慢行道和6.5m宽的巡河路,完善并联通袂花江综合整治工程一期与二期的慢行交通体系,并为后期水上运动运营方驻入预留人车分流的交通系统,桩号MHJB0+286.81至MHJB2+500.00段北汊河右岸,从河岸至堤防背坡仅布置6.5m宽的巡河路,堤防背坡尽量布置1.5m宽绿化隔离带(以不占用基本农田为原则),从而满足日常巡河及汛期抢险的通行需求;堤防背坡按1:2放坡至现状地面高程,并设坡脚排水沟。核心岛四周,均为新建的防洪堤,考虑到近期的实际需求,以及远期有规划的平行的环岛市政路,本次堤顶仅布置6.5m宽巡河路。半岛四周,大多为新建堤防,与核心岛相同,堤顶仅布置6.5m宽巡河路。
本段主河道两岛之间至茂名大道,河床突然凸起,是本次治理工程清障的重点区域,同时两岛之间北汊河道的入口处,现状丁坝状阻洪河滩本次也进行清障挖除,充分利用北汊河道的行洪能力,降低上游洪水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