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中央网信办在河南郑州召开全国网络举报工作会议。会议回顾总结2024年网络举报工作经验成效,研究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会议要求,全国网信举报系统要认真落实2025年网信工作基本要求,坚决捍卫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网络空间合法权益,全面提升各项工作的实效性和影响力,持续推动网络举报工作高质量发展。了解更多>>>
4月15日,第七届互联网辟谣优秀作品发布会举行。第七届互联网辟谣优秀作品分为“音视频类”“文字类”“图片类”“重大辟谣专题”和“优秀辟谣平台(账号)”五个类别。经过作品初审、网络投票、专家复审和综合评定,最终推选出70部优秀辟谣作品。其中,由广东省广州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推荐、广东省广州市供电局新闻中心创作的《电力辟谣在行动:粉碎网络谣言》荣获图片类优秀作品;由广东省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推荐、腾讯较真创作的《较真》荣获优秀辟谣平台。了解更多>>>
4月1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一批直播电商领域典型案例,其中对涉及直播电商领域虚假宣传、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以假充真等十大案例作出通报。了解更多>>>
近日,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开展“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的通知。通知指出,为进一步深化短视频恶意营销问题治理,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中央网信办自4月15日起,开展为期3个月的“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针对提供短视频服务的网站平台,从深从细全面整治,依法依规处置处罚,持续净化内容生态,重点聚焦恶意虚假摆拍问题、散布虚假信息问题、违背公序良俗问题、违规引流营销问题等4类问题。了解更多>>>
近日,中央网信办通报网信部门持续整治利用未成年人形象不当牟利问题的行动成效。通报指出,今年以来,网信部门持续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根据日常管理和网民举报线索,持续清理利用未成年人形象发布的违法不良信息,多批次从严处置违规账号。此类违规行为无视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违背孩子主观意愿,将童真童趣异化为流量变现工具,对未成年人造成负面影响。典型问题包括恶搞儿童、博取眼球,虚假摆拍、制造争议,不当言行、歪曲导向,违规引流、规避打击等四类。网信部门压实平台主体责任,指导平台加大违规线索摸排打击力度,从严审核涉未成年人信息内容,累计对1.1万余个违规账号采取禁言、取消营利权限、关闭等处置措施。了解更多>>>
近日,公安机关先后公布了10起涉敏感案事件等领域网络谣言案件和10起涉险情、疫情、警情等领域网络谣言案件,涉案人员均已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据通报,全国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始终保持对网络谣言的严打高压态势,坚决遏制网络谣言高发频发态势,切实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近日,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通过互联网监测,发现13款移动应用存在隐私不合规行为。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提醒广大手机用户谨慎下载使用通报中所提及的违规移动应用,同时要注意认真阅读其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说明,不随意开放和同意不必要的隐私权限,不随意输入个人隐私信息,定期维护和清理相关数据,避免个人隐私信息被泄露。了解更多>>>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维护广告市场秩序 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广告市场秩序整治工作。《通知》聚焦重点民生领域和互联网新兴媒介,从“医疗、药品、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医疗器械广告”“普通食品广告”“金融广告”“教育培训广告”“互联网广告”5个方面明确2025年广告监管有关重点任务,组织依法严查“神医”“神药”广告、食品广告疗效化宣传、保本无风险的金融理财广告、职业技能培训类违法广告、互联网违法广告等,切实守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