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县创新评价体系,摒弃传统“唯成绩论”。“非遗小传人”“科技小达人”“劳动小能手”等成为新荣誉标签。在“新时代临县好少年”颁奖典礼上,白文第一寄宿制小学的孩子们因整理出万余字方言口述史而获奖;会修农机的“农机小专家”、用直播助农的“电商小能手”同样站上领奖台。
多元评价机制让少年宫成为发现个性的“星工场”:讲解家乡古建的“乡村小讲解员”、记录物候变化的“麦田观测员”、展现设计天赋的“小小非遗设计师”……每一个角色背后,都是一个被看见、被点燃的成长故事。
如今,17所乡村学校少年宫仍在不断探索:挖掘更多本土技艺、引入更丰富的科技课程、书写更温暖的成长故事。这些散落在吕梁山间的“精神灯塔”昭示:乡村教育的根脉深扎于文化土壤,乡村振兴的未来正绽放于孩子们的眼眸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