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茂名新城和共青河片区地位的问题,我可以告诉你,共青河片区并未失去其核心地位,反而是被整合进了规模更大、战略层级更高的“茂名新城”中,成为了“现代活力核”的主战场。这并非降格,而是一次战略升级。
茂名新城的战略布局
要理解共青河片区的位置,我们需要先看清茂名新城的整体蓝图。下面的图表可以帮你直观地了解其“三大内核”的布局以及共青河片区在其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mermaid
flowchart TD
A[茂名新城] --> B[三大内核]
B --> C[老城区<br />历史文化核]
B --> D[茂名新城<br />现代活力核]
B --> E[南部滨海区域<br />未来发展核]
D --> F[核心区]
F --> G[共青河片区]
F --> H[高铁片区]
G --> I[主战场]
H --> J[枢纽门户]
I --> K[奥体中心]
I --> L[CBD规划]
I --> M[省实学校]
J --> N[广湛高铁]
J --> O[站前商务区]
```
从这个结构可以清晰看出,共青河片区与高铁片区共同构成了“现代活力核”的核心,是当前资源集中、建设火力最猛的区域。
共青河片区的核心地位体现
图表展示了它的战略位置,而它在现实中的核心地位,则通过一系列重磅项目和规划来夯实:
· 战略定位:茂名新城被视为“当下城市发展的核心引擎”,而共青河片区则是这座引擎的主战场。官方明确要“举全市之力建设茂名新城共青河片区”。
· 重大项目与核心功能:最重要的市级公共服务设施正于此密集落地,其中最亮眼的有:
· 奥体中心:作为2026年省运会的主场馆,这类大型体育综合体通常会成为激活区域发展的标杆。
· 交通枢纽:随着广湛高铁茂名南站在2025年底开通,这里将成为茂名融入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的门户。
· 城市CBD:规划引导金融机构、企业总部、政务中心布局落地,目标形成茂名的金融商务中心。
· 优质教育:广东实验中学附属茂名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已经落地,极大地提升了区域吸引力。
从“双中心”到“茂名新城”的转变
你可能还记得“城市双中心”的提法,这与现在的“茂名新城”并不矛盾,而是城市发展思路的演进和升级:
· 格局更大:过去的“双中心”可能更侧重于某个特定区域的核心作用。而“茂名新城”是一个235.35平方公里的宏大规划,它不再是点状发展,而是强调 “北组团南拓、中南组团北融”的“双向奔赴” ,旨在缝合各个城市组团,打造一个统一、强大的城市核心。
· 路径更新:“产城融合”是茂名新城的核心发展理念。这意味着它不再单纯追求城市空间的扩张,而是强调产业布局与城市功能同步规划、协同发展,以实现职住平衡,避免出现“空城”或“睡城”。
所以,共青河片区并没有被边缘化。恰恰相反,它被放在了一个更具雄心的发展框架中,承担了更关键的角色。
总结
简单来说,共青河片区不是“降级”成了产城融合区,而是作为“产城融合”的标杆,被定位为引领整个茂名新城崛起的“核心引擎”。它从过去的概念性中心,变成了一个承载着具体重大项目、决定茂名未来城市能级的实干主战场。
希望以上信息能帮你清晰地理解共青河片区和茂名新城的新定位。如果你对具体的项目进展或交通规划有更细致的疑问,我很乐意提供更多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