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下面是对 温铁军 教授关于“房子已经过剩但还在不停建房”这一现象的核心观点整理:
他的话是什么
温铁军指出:“买房的人,并不一定是住房子的人。”(“买房的人,并非住房子的人”)
他的意思是:如果房子只是用来居住,那么房子已经“过剩”本应不再大规模建设;但现实中,很多房子其实是作为投资、资产持有或投机工具购买的。
新浪财经 +1
新浪财经 +1
他为什么认为会出现“虽已过剩仍继续建”的情况
基于他和相关报道,他分析了以下几个原因:
房地产已从满足居住需求转变为投资/资产化工具
当房屋主要是“住”的属性,已有过剩,理应停建。但若房子被视作资产、投资、财富保值手段,那么看似“过剩”也无法阻止继续建设。
新浪财经 +1
他认为:房屋的投资属性已远超其居住属性。
搜狐
地方政府与开发商的利益机制推动建房
地方财政在很大程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和房地产开发带来的经济活动。若停建,财政收入可能受影响。
新浪财经 +1
开发商为了维系借贷、资金流动,也有动力不断拿地、建房。
新浪财经
资本过剩/投资渠道有限
温铁军还指出,中国现阶段一个较大的矛盾是“资本过剩”问题。
观察者网
如果很多钱找不到好的投资渠道,房地产成为一个被选择的通道。
调控尚未彻底改变投资与投机预期
虽然政策上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但实际操作中,投资预期、资产保值预期、地方利益和开发商利益仍在使房地产建设有持续动力。
维基百科 +1
总结一句话
温铁军的核心观点可以归纳为:“如果房子主要是为了住,那确实可能已经过剩;但因为很多房子是为了投资或资产保值,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并没有真正过剩,建房的动机就仍然存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