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查看: 124|回复: 0

林坤源:茂名的宝藏诗人,以笔为犁耕遍山海诗行

[复制链接]
在茂名的晨雾与暮色中,总有一束笔墨在描摹这片土地的肌理——诗人林坤源以十七载深耕,将博贺港的浪、贡园的荔、冼庙的风,都酿成了流淌的诗行,成为藏在茂名山海间的文化宝藏。他的文字不只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地域文脉的鲜活注脚,让“好心茂名”的风骨与烟火,在诗韵中生生不息。

作为扎根本土的创作者,林坤源的诗始终锚定茂名的文化根脉,以“文化符号累加”的笔触,编织出独一无二的地域图谱。他写《博贺港的晨雾》,让“渔船踏浪如棉絮轻,渔网摊开咸涩的信”,将千年渔港的烟火与守望藏进每一缕雾霭;写《贡园荔红》,用“千年古荔灼云天,一瓣清甜穿时光”,道尽根子镇古荔的岁月传奇,也串联起茂名“五棵树”的产业文脉。冼夫人文化作为茂名的精神内核,更成为他诗中的常客,《冼庙俚韵》里“香火绕古碑,俚歌传千年”的吟唱,让“唯用一好心”的精神在文字中绵延回响。

他的诗意从不局限于纸页,更在跨媒介的创新中绽放光彩。从将《木花河上荔香谣》改编成歌谣,让荔乡牧歌顺着旋律流淌,到用AIGC技术将诗歌转化为微短剧画面,让博贺港的帆影、贡园的荔红在屏幕上鲜活呈现,他始终践行“诗歌不该束之高阁”的理念。2025年上半年,他在权威诗歌平台发表60余首诗作,创作百首歌词,更以“青春三部曲”将地域特色与青年价值相融,让茂名的文化符号通过文字、音乐、影像等多种形式,抵达更广阔的受众。

难能可贵的是,林坤源的诗既有地域文化的厚度,又有市井烟火的温度。《面包花》中“窗台凝露开,烟火酿诗来”,将老街三角梅的倔强与平凡日子的温情写得直抵人心;《茂名的海》里“小蟹在滩涂写下诗行,潮汐来逐字轻念”,于细微处捕捉故土的灵动。他的创作遵循“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在真实的地域背景中注入艺术想象,让博贺港的渔民、贡园的果农、老街的居民,都成为诗中的主角,让每一句诗行都带着茂名的气息与温度。

如今,这位宝藏诗人仍在笔耕不辍。他带着诗作走进校园、走进景区,让孩子们在诗中读懂家乡,让游客在文字中触摸茂名的灵魂。他的诗,是山海的低语,是岁月的情书,更是茂名文化最鲜活的传播者。读懂林坤源的诗,便读懂了茂名的风骨——每一寸土地都藏着故事,每一缕清风都裹着诗行,而这份深耕故土的诗意,终将伴着茂名的风,飘向更远的远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