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人口老龄化加速的时代命题,信宜以民生需求为导向,深耕“医养结合”创新实践与敬老院资源优化整合“双轮驱动”,推动养老服务从“有”到“优”、从“散”到“聚”的质效跃升,逐步构建起覆盖城乡、精准暖心的养老服务体系,让“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幸福愿景在信宜大地落地生根。“以前住院不能长护,养老院缺医少药,老人遭罪、子女揪心。”这曾是许多信宜家庭的共同困扰。为破解这一民生痛点,信宜将“医养结合”作为养老服务改革的核心抓手,从试点探索到全面铺开,走出一条贴合山区实际的养老新路。2018年8月,水口镇赤坎村、北界镇学地村村级医养结合试点率先启用,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养老+医疗”双重服务;2020年,市卫健局与民政局联合印发通知,推动全市26家养老机构、351家日间照料中心与周边医疗机构“牵手结对”,开通预约就诊、急诊救治绿色通道,让“小病不出养老院,大病快速转医院”成为现实;2024年,市委编办在市人民医院、第三人民医院及22家乡镇卫生院、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范围中,统一新增“老年人养护服务”职能,推动公立医疗资源向养老领域延伸,让专业照护更有保障。养老服务提质,资金保障是关键。近年来,信宜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和增加本级资金的投入,一批医养结合项目相继落地,让养老床位不仅“数量增长”,更实现“品质升级”。2022年,镇隆镇卫生院首先争取到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569万元,建设养老护老中心;2024年,镇隆、洪冠、白石、合水四镇卫生院争取到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3316万元,规划养老护理型床位390张,重点满足失能、半失能老人照护需求;2025年,水口镇卫生院、第三人民医院及洪冠镇卫生院(二期)争取到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2500万元,新增护理型床位249张。同年,中山六院粤西医院获中央预算内投资6000万元,规划设置480张养老护理型床位,将打造区域高端医养服务标杆;目前,镇隆、洪冠、白石等镇卫生院养老护老中心已完成民政备案并投入运营,一张张“医养床”成为老人的“安心床”。“住在这里,看病有人管、生活有人护、闲时有人陪,比家里还舒心!”入住镇隆镇卫生院医养中心的吴伯话语朴实,却道出了众多老人的心声。今年78岁的吴伯,曾因脑梗导致下肢偏瘫,独自居住在农村老宅,“以前一个人住一栋楼,喝水吃药都得自己凑活,想找个人说说话都难,摔倒了都没人知道。”2024年入住镇隆镇医养中心后,医护团队为他制定了个性化康复方案,每天定时做针灸、按摩,护工帮着洗漱、喂饭,闲暇时还能和老伙计们在园艺康复花园里散步聊天。“现在我拄着拐杖就能自己走到餐厅吃饭。”吴伯脸上满是自豪。信宜市健民养老托养服务中心构建起医养、康养、疗养、护养、个性化服务与临终关怀“六位一体”服务模式,将医疗护理与生活照料深度融合。60岁的刘阿姨丧偶,女儿在广州工作,儿子还读书,自己患糖尿病多年,导致走路靠人扶。入住这里后,护士每天监测血糖、调整用药,康复师指导她做手部精细动作训练,经过做康复之后,现在不但可以独立行走,还可以踩健身单车。“医生、护工、护士每天对我很是关心,他们的欢声笑语也鼓励了我,我今天能够站起来也是医生护士、院长大家的功劳。”刘阿姨说,在这里不仅身体得到照料康复,心里也很暖和。白石镇卫生院养老护老中心则组建专业医护、康复、护工团队,针对每位老人制定个性化医养方案。69岁的陈伯患骨质增生伴椎间盘突出多年,曾因神经受压无法行走,子女轮流照料分身乏术。“刚入住时,我连下床都需要人扶,夜里疼得睡不着觉。”陈伯回忆,医护团队每天为他做牵引治疗和中药热敷,护工24小时随叫随到,帮他翻身、按摩。如今3个多月过去,陈伯已经能自己拄着助行器在走廊散步,“医生护士比家人还懂我的情况,有次我半夜觉得胸闷,按下呼叫铃,不到两分钟护士就来了,现在我住着舒心,子女也能安心工作了!”从5月开科时的三四人入住,到如今近30人安居,数字增长的背后,是团队用专业与爱心赢得的信任。为优化养老服务供给,信宜市将长者饭堂建设作为民生实事重点推进,各镇街积极行动、有序落实。目前,全市20个镇街中已有17个镇街的长者饭堂建成并投入运营,其中3个运营中的饭堂正进行改造升级,剩余3个镇的建设工作也在稳步推进,预计今年年底可实现全市镇街长者饭堂全覆盖。该举措构建“一碗汤”距离社区养老模式,不断完善老年服务需求,切实为广大老年人特别是特殊困难老年人带来更多福祉。 “以前的敬老院设施旧、服务单一,饭菜也总是那几样;现在房间宽敞明亮,有独立卫生间,饭菜营养可口,工作人员比亲人还贴心!”从玉都街道敬老院搬到水口镇敬老院的刘粤生老人,说起如今的生活满脸笑意。今年66岁的刘粤生,无儿无女,之前在旧敬老院住了5年,“感觉之前的敬老院不够完善,饭菜经常是样式不多,想改善伙食都难。”
2025年敬老院整合后,刘粤生搬进了水口镇敬老院的双人间,房间里空调、热水器、紧急呼叫器一应俱全。“每天菜式鸡鸭鱼肉,排骨营养均衡,工作人员会每天为我整理床榻,打扫卫生清洁,定期帮我修剪手甲,脚甲,剃须。如天气降温会及时为我添衣添被,还有医护人员每周到敬老院为老人量血压。”为破解镇级敬老院“散、弱、小”难题,信宜遵照省民政厅部署,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优化整合方案,将全市23间镇级敬老院整合为水口镇、金垌镇、白石镇、洪冠镇、平塘镇5间敬老院,194名老人顺利搬迁入住。新敬老院里,不仅设施全面升级,更注重人文关怀,每天组织老人开展下棋、打牌、散步等活动,逢年过节还会举办文艺汇演。“现在住得安心、吃得放心,还有老伙伴一起聊天散步,真正感受到了颐养天年的幸福!”老人们的真切感受,正是资源整合带来的民生温度。 医养相融解民忧,资源聚合暖人心。如今的信宜,专业医疗服务让老人告别“奔波之苦”,整合后的敬老院让老人尽享“颐养之乐”,养老服务的提质升级,不仅减轻了子女的照护压力,更让万千老人收获了稳稳的幸福。 市民政、卫健等部门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完善整合后敬老院的长效运营机制,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引进等方式,充实养老社工、康复师等专业力量,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推动被整合的敬老院转型为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或村(社区)养老服务站点,延伸日间照料、居家上门等服务;同时深化“医养结合”改革,积极探索智慧养老新业态,让优质养老服务触手可及,努力让每一位信宜老人都能享有“身边、家边、周边”的暖心照料,持续绘就“老有颐养”的幸福生活图景。
信宜发布编辑部
责编:李金铭
【图文版权所有,转载需注明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