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4日,习总书记以视频方式为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发表主旨演讲。习近平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使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但中国扩大开放的步伐仍在加快,各国走向开放、走向合作的大势没有改变。各国要携手致力于推进合作共赢、合作共担、合作共治的共同开放。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多家企业、15万名采购商齐聚,世贸组织、联合国工发组织等国际组织参与,设立国家展、企业展,举办国际贸易论坛……不是中国的独唱,而是各个国家的大合唱,首届进博会赢得了世界认同,也获得了热烈响应。不仅提供着货物和服务交易,而且承载了国家形象展示、全球性重大问题探讨等多重功能,是一个国际合作的综合性公共平台。 此次进博会,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坚定开放的决心。 近年来,面对诡谲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中国一直以扩大开放应对之。 第三届进博会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作为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我国举办的一场规模最大、参展国别最多、线上线下结合的国际经贸盛会,本届进博会相对往年亦不逊色。10日的闭幕新闻通气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按一年计,本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726.2亿美元,比上届增长2.1%。 而且,按照“越办越好”总要求,本届进博会克服不利影响,实现了富有成效的预期目标。除展会总展览面积扩大外,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企业携大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首发首展,举办101场配套活动,近40万名专业观众注册报名;多个国家部委继续推出税收优惠、通关便利、市场准入等支持政策,为展客商带来更多实惠。 其实,进博会只是近年中国持续扩大开放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举措之一。过去数年来,从出台降低关税、放宽外资准入和减少外商投资限制之类的举措,再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和外商投资法草案,中国正在进行由点到面、由具体政策到制度层面的开放。进博会的客商云集,见证了中国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中表现出足够诚意。 其次,进博会成功举办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宝贵动力。 国官员和专家学者高度评价中国成功举办进博会,认为这释放出中国全面扩大开放、与世界共赢的积极信号,有利于增强全球市场信心,为国际经贸合作与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宝贵动力。 如丹麦食品、渔业、平等事务与北欧合作大臣摩根斯·延森说,进博会是丹麦企业对华出口的重要展示平台之一,参加进博会的丹麦公司数量逐年增加,期待丹中两国在未来进一步加强合作。 赞比亚商贸工部长克里斯托弗·亚卢马表示,进博会是展现中国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有利于促进赞中、非中经贸合作,在搭建非中贸易平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华夏神州已然翻天覆地、沧海桑田:1978年经济规模仅有3679亿元人民币,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82.71万亿元人民币。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随着中国一步一步走向世界、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不仅能够增进中国人民福祉也将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进口博览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又一个重要支撑,是推动全球包容互惠发展的国际公共产品。“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涌动之时,举办进博会也堪为中国政府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有利于促进世界各国加强经贸交流合作、促进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增长和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 进博会对于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经济复苏起到重要作用,作为中国与国际合作的一个侧面,相信在中国逐步扩大开放的局面下,未来中国与各国的合作会更加深入,国际经济会更加繁荣。(陈媛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