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6-14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茂名南路 发表于 2017-6-13 21:44
2004.4.19《南方日报历史文化行》茂名市冼夫人文化咨询答群众问节录:(吴兆松 时任茂名市博物馆负责人)
...
威震岭南的巾帼英雄冼夫人是高凉郡良德县(今高州市)人。早在三百四十余年前,《电白县志》记载冼氏墓在“旧县治境上(今高州市长坡镇)”,山兜娘娘庙碑也刻载“按冼夫人实为旧电白人(今高州人)”。但一百余年后的清道光五年《电白县志》以电白知县特克星阿在电城北山兜擅立的冼氏墓碑为据,始载冼氏墓“在山兜娘娘庙后”,“山兜娘娘庙在山兜乡丁村,即谯国夫人故里”。电白县与高州关于冼夫人故里的学术之争,本应该由学术界去解决。但是,某些电白籍人士却利用行政压制的手段硬说“电白是冼夫人娘家,即是冼夫人故里”,他们站在狭隘的地方主义的立场上,篡改历史,为其地方主义利益服务。对此,广大的冼学研究同仁感到震惊。现把电白为争冼夫人故里,篡改历史,搞“四变”的真相公诸于众,让正视历史、尊重历史事实的专家学者论证,分清是非。一、把“按冼夫人实为旧电白人”变为“山兜娘娘庙在山兜丁村,即谯国夫人故里”电白县在历史上有旧电白和今电白之分。旧电白县治在今高州市长坡镇旧城村。1999年12月《广东省志·地名志》载:“南朝梁在今高州县东北置电白郡。隋改电白县。因地多雷而得名。明成化四年(1468年),电白县移治神电卫(今称电城)。1951年迁水东。1983年属茂名市辖。”此就是电白县的简单沿革。《新唐书·地理志》载,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高州迁治良德县。至唐大历十一年(776年)高州又从良德县迁治电白县城(今长坡镇旧城村)均辖良德、电白、保宁三县,及唐贞观八年(634年)置的潘州(州治今高州城)辖茂名、潘水、南巴(唐武德五年复置)三县。此二州(高州、潘州)六县于宋开宝年间并为一州(高州)二县(茂名、电白)。据1997年《茂名市志》载:“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废潘州和南巴、潘水2县入茂名县,省良德、保宁2县入电白县,均隶高州。”县治在高州市长坡镇旧城的电白县,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迁治神电卫(今电城)。《明史·地理志》载:“电白府东。旧治在西北。今治本神电卫,洪武二十七年十月置。成化三年九月迁治于此。”电白县迁治神电卫(电城)时,把宋开宝时并入的良德县地及旧城附近的地域共划六个乡给茂名县(即今高州市)。茂名县则把下博乡(原南巴县地)划给电白县。从此,人们把迁治电城后的电白县称“今电白”,把旧城村称“电白堡”,把划给茂名县的六个乡称“旧电白”。明万历(1573—1622年)《高州府志》载:“考据旧电白的附郭、朗韶、地安、怀德等六乡及后迁县后改属茂名。因遣下博五乡属电白县,其上下保宁俱属也。”其中,怀德乡是良德县治和地域。据清光绪《茂名县志》载:“良德废县在县东北七十里怀德乡,明成化四年前属电白县,今属茂名县。”《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也载:“良德县 陈置务德县。后改名。宋省。故治在今广东茂名县怀德乡。”想不到,经一百六十余年后,清道光五年(1825年)重修《电白县志》把冼夫人是高州人变为“山兜娘娘庙在山兜丁村,即谯国夫人故里。”欲知其详,且看下文分解。冼夫人出生地是旧电白而不是今电白,是连今天的电白人也清楚的事实。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电白知县相斗南为撰《电白县山兜娘娘庙》碑云:“按冼夫人实为旧电白人,电邑奉祀宜也!”肯定了冼夫人是包括怀德乡在内的旧电白人,即今高州市人。三百四十年来,电白知县相斗南为电白山兜娘娘庙撰刻载“按冼夫人实为旧电白人”的话已尽人皆知。但至今仍有人为此话辩解。郑显国先生在《何处是冼夫人故里?》一文云:“至于清电白知县相斗南在碑文中说的‘按夫人实为旧电白人’,我认为也不能成为冼夫人是今高州人的依据。因为明成化四年以前归旧电白,它既包括后划为茂名县的部分地区(今高州、茂南及吴川部分地区),也包括新电白全部地盘。作为清代的相斗南明知古时的长坡旧城等地已属茂名县,如果他肯定冼夫人是长坡出生的话,就不会用‘旧电白’一词,而应用茂名县长坡的说法。旧电白是广义的。而不是指旧城一地,可见相斗南也并不肯定冼夫人是今高州人,也不否定是今电白人”。①此可反问,如果相斗南肯定冼夫人出生山兜丁村,在为电白山兜娘娘庙撰碑文时就不会用“旧电白”一词。稍通文理之人都懂得相斗南“按冼夫人实为旧电白人”的话实是否定冼夫人是“山兜丁村人”,如果冼夫人是包括丁村内的新电白人,他直接说是今电白人就行了,何必有新旧电白之分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