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楼主: 高州大计

[今日关注] 茂名的历史学家快快来,我有几个问题请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13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信宜人快出来,就等你好耐了。茂名开大戏就等你了。
正所谓瘦田冇人耕,耕开有人争。
发表于 2017-6-13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洗姓,冯姓高州水库旁居多
发表于 2017-6-13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茂名南路 发表于 2017-6-12 23:44
关于霞洞、良德与冯冼家族相关记载与考古验证,此前在论坛某贴引述过----

史籍记载:据《太平寰宇记》电 ...

电白人的历史书电白人是可以随便改的,如果电白人有本事把在陕西的高力士墓碑碑文都改了就把炮了!
B.jpg A.jpg


如果墓碑没写明高力士是潘州人,想信电白都食定高力士了!
 楼主| 发表于 2017-6-13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小强小明 发表于 2017-6-13 19:31
电白人的历史书电白人是可以随便改的,如果电白人有本事把在陕西的高力士墓碑碑文都改了就把炮了!



期待。
发表于 2017-6-13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茂名南路 发表于 2017-6-12 23:44
关于霞洞、良德与冯冼家族相关记载与考古验证,此前在论坛某贴引述过----

史籍记载:据《太平寰宇记》电 ...

有理有据!
发表于 2017-6-13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高凉山北 发表于 2017-6-13 01:10
良德县的设置及其演变  听语音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在合浦郡内置高凉县,县治良德。
东汉:建和 ...

看不懂!贡园、名人是哪的?
发表于 2017-6-13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本帖最后由 茂名南路 于 2017-6-13 21:51 编辑

2004.4.19《南方日报历史文化行》茂名市冼夫人文化咨询答群众问节录:(吴兆松 时任茂名市博物馆负责人)

我们研究历史,一是首先要以正确的态度,其次是查对其历史背景、年代、沿革,三是验证确定其史实。《唐书》中“冯盎良德人”没有错,当然冯宝也是良德人,都没有错,问题在于这良德县各代有什么变化呢?冯宝居住的又在良德县的那一个具体的地方呢?这问题得弄清楚。
唐武德五年(公元六二二年)前的良德属泷州(即今罗定等地),还不属高凉郡,此后才来属高州。到唐贞观二十三年冯盎死后,把他的领地划分为恩州、高州、潘州。这高州有多大呢?不过是今高州市东北部及电白县的东部那么大,领良德、电白、连江三县。唐书说的就是这时的良德。也即冯宝就是在这唐称良德的地方开基繁衍冯氏。我们来看《广东通志》是怎样记述的:“......融(即冯宝的父亲)以上,坟墓皆在新会,宝以下,乃居高(州)之良德焉!”冯宝居良德的什么地方呢?明万历化州才子、经魁陈鉴,写过一篇叫《蒋节母吴硕人传》的文章,有“古良德今电白的冯宝妻冼夫人......”,说明他们居住的良德明万历时属电白县的那部分。又在电白的什么地方呢?《电白县志》清楚记载:“越国公(冯盎封号)故里在县西七十里霞洞堡,据唐书列传冯盎良德人,今城西七十里下博乡霞洞堡即旧良德地,宋开宝省入电白。”《电白县志》、《广东通志》与《高州府志》还记载有冯盎与冯君衡的墓地在今电白。(注:据考冯盎墓在今阳江)1983、1987年还在霞洞出土了县志未有记载的两墓三人的冯氏墓葬。其中最重要的是潘州刺史冯子游之妻,唐宰相许敬宗的女儿许夫人墓。这都印证了冯氏的故居地是在古良德今电白霞洞。冯宝、冯盎是良德人,他一定就是住良德县城附近的今高州水库地方吗?不可以是住在离良德县城不太远的今霞洞的地方?就如某人说他是今高州市人,他就一定是住在高州城吗?他不可能是住在离高州城两百里的马贵牛颈吗?就是这个道理。
高州人说高力士是今高州人,有的电白人则说他是电白人,这问题怎看呢?
两种说法都有理由。霞洞唐朝前期属高州良德县。我们从许夫人墓志铭可知,后来霞洞又划到潘州属南巴县。高力士的父亲冯君衡在潘州城办公,高力士作为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他住霞洞老家也可,同父亲住潘州城也可以,所以说他是今高州或电白人都可以。争这些是无为的。
发表于 2017-6-13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连清未民初才传入某地的‘炒米饼’某地人还说是来自一千多年前冼夫人的军粮(见某地一个知名饼厂的广告词)呢。
发表于 2017-6-13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本帖最后由 茂名南路 于 2017-6-13 23:29 编辑

电白县霞洞冼夫人五代孙媳许夫人墓及墓志铭

该墓在电白霞洞狮子岭(又名晏公岭)南坡谯国夫人庙遗址之后方。1987年1月,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广东省博物馆、茂名市博物馆和电白县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对此墓进行抢救式挖掘清理。
此墓主乃是冼夫人和冯宝的第五代孙冯子游之妻许氏,她是唐高宗时的宰相许敬宗之女。
此墓规模较大,形制特殊。墓室长9.1米,由甬道、前室、过道、后室、耳室组成,从墓门到墓室,过五重拱券,近墓底处东西两壁各有立面为拱门形的壁龛,后壁各有一耳室,立面亦拱门形,全墓砌砖奇特有序,精致严谨。墓的东、西、北三面封土,按半月形砌宽为2.2米的大型排水沟,拱护全墓。
该墓早年被盗,破坏严重,在清理时出土文物很少,仅有空心金珠二,梅花玉珠金饰一,残铜镜一,铜、铁钉各一,瓷碗一,瓷盏三。最宝贵的是墓志铭。志石长73厘米,宽46厘米,厚15厘米(志盖长80厘米、宽50厘米、厚 厘米)。这墓志铭的出土,为了解冼夫人夫家冯氏家族和电白霞洞的关系,提供了真实的研究材料。
发表于 2017-6-13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本帖最后由 茂名南路 于 2017-6-13 23:03 编辑

《太平寰宇记》电白县条下载:“冯家村冯盎即此界人也。”《大清一统志》载:“冯家村在电白县界,冯盎即此界人也。”乾隆《高州府志》卷九:“冯盎为夫人之孙,唐时家于良德即霞洞堡地。”
道光《电白县志》卷十六、卷二十五两处同样记载:“越国公(冯盎的封号)故里在县西七十里霞洞堡。据唐书列传,冯盎良德人,今城西七十里下博乡霞洞堡,即旧时良德地。宋开宝间省入电白,《太平寰宇记》记载冯家村在电白界。”又有《电白县志》载:“良德县旧址在下博一都,离今县城西七十里,旧相志里图云,霞洞、木院、亭梓、那夏、三桥、谭乍、那井、茶山、谭白,自县西下博乡一都五十里至七十里地,梁、隋、唐俱是良德县,宋开宝省入电白。”以上地名都是今电白仍有的镇、村名称。
还有光绪《电白乡土志》载:“越国公冯盎故里在县西七十里下博乡上区霞洞堡。”又有明代万历化州著名才子陈鉴:《蒋节母吴硕人传》一文中记述:“我郡列女二十四人,鉴据诸史传,徵诸见闻,补遗十人,最著名者古良德今电白冯宝妻冼太夫人。”
同时,上世纪80年代省市考古专家在电白县浮山岭南麓霞洞镇原诚敬夫人庙后狮子岭,现场抢救性挖掘的两座冼太夫人第五代孙媳、第六代孙夫妇的陵墓,出土的墓志铭及所有的陪葬品、文物,均被国家文物部门鉴定确认。据专家考证,此处是冼太夫人夫家冯氏后裔的墓葬群。另外,在霞洞大村发现大量唐砖唐瓦,霞洞大村护城河遗迹历历在目,有力印证了此处方圆几平方公里就是古良德霞洞堡冯氏开基之后,孙裔冯盎嗣居而显赫几代的冯家村。
发表于 2017-6-14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荒地无人耕,耕开就有人争~~一个巾帼英雄都争成那个样,那13朝古都西安有那么多皇亲国戚,功臣英雄那还都不争到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楼主| 发表于 2017-6-14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茂名南路 发表于 2017-6-13 21:44
2004.4.19《南方日报历史文化行》茂名市冼夫人文化咨询答群众问节录:(吴兆松 时任茂名市博物馆负责人)
...

威震岭南的巾帼英雄冼夫人是高凉郡良德县(今高州市)人。早在三百四十余年前,《电白县志》记载冼氏墓在“旧县治境上(今高州市长坡镇)”,山兜娘娘庙碑也刻载“按冼夫人实为旧电白人(今高州人)”。但一百余年后的清道光五年《电白县志》以电白知县特克星阿在电城北山兜擅立的冼氏墓碑为据,始载冼氏墓“在山兜娘娘庙后”,“山兜娘娘庙在山兜乡丁村,即谯国夫人故里”。电白县与高州关于冼夫人故里的学术之争,本应该由学术界去解决。但是,某些电白籍人士却利用行政压制的手段硬说“电白是冼夫人娘家,即是冼夫人故里”,他们站在狭隘的地方主义的立场上,篡改历史,为其地方主义利益服务。对此,广大的冼学研究同仁感到震惊。现把电白为争冼夫人故里,篡改历史,搞“四变”的真相公诸于众,让正视历史、尊重历史事实的专家学者论证,分清是非。一、把“按冼夫人实为旧电白人”变为“山兜娘娘庙在山兜丁村,即谯国夫人故里”电白县在历史上有旧电白和今电白之分。旧电白县治在今高州市长坡镇旧城村。1999年12月《广东省志·地名志》载:“南朝梁在今高州县东北置电白郡。隋改电白县。因地多雷而得名。明成化四年(1468年),电白县移治神电卫(今称电城)。1951年迁水东。1983年属茂名市辖。”此就是电白县的简单沿革。《新唐书·地理志》载,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高州迁治良德县。至唐大历十一年(776年)高州又从良德县迁治电白县城(今长坡镇旧城村)均辖良德、电白、保宁三县,及唐贞观八年(634年)置的潘州(州治今高州城)辖茂名、潘水、南巴(唐武德五年复置)三县。此二州(高州、潘州)六县于宋开宝年间并为一州(高州)二县(茂名、电白)。据1997年《茂名市志》载:“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废潘州和南巴、潘水2县入茂名县,省良德、保宁2县入电白县,均隶高州。”县治在高州市长坡镇旧城的电白县,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迁治神电卫(今电城)。《明史·地理志》载:“电白府东。旧治在西北。今治本神电卫,洪武二十七年十月置。成化三年九月迁治于此。”电白县迁治神电卫(电城)时,把宋开宝时并入的良德县地及旧城附近的地域共划六个乡给茂名县(即今高州市)。茂名县则把下博乡(原南巴县地)划给电白县。从此,人们把迁治电城后的电白县称“今电白”,把旧城村称“电白堡”,把划给茂名县的六个乡称“旧电白”。明万历(1573—1622年)《高州府志》载:“考据旧电白的附郭、朗韶、地安、怀德等六乡及后迁县后改属茂名。因遣下博五乡属电白县,其上下保宁俱属也。”其中,怀德乡是良德县治和地域。据清光绪《茂名县志》载:“良德废县在县东北七十里怀德乡,明成化四年前属电白县,今属茂名县。”《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也载:“良德县 陈置务德县。后改名。宋省。故治在今广东茂名县怀德乡。”想不到,经一百六十余年后,清道光五年(1825年)重修《电白县志》把冼夫人是高州人变为“山兜娘娘庙在山兜丁村,即谯国夫人故里。”欲知其详,且看下文分解。冼夫人出生地是旧电白而不是今电白,是连今天的电白人也清楚的事实。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电白知县相斗南为撰《电白县山兜娘娘庙》碑云:“按冼夫人实为旧电白人,电邑奉祀宜也!”肯定了冼夫人是包括怀德乡在内的旧电白人,即今高州市人。三百四十年来,电白知县相斗南为电白山兜娘娘庙撰刻载“按冼夫人实为旧电白人”的话已尽人皆知。但至今仍有人为此话辩解。郑显国先生在《何处是冼夫人故里?》一文云:“至于清电白知县相斗南在碑文中说的‘按夫人实为旧电白人’,我认为也不能成为冼夫人是今高州人的依据。因为明成化四年以前归旧电白,它既包括后划为茂名县的部分地区(今高州、茂南及吴川部分地区),也包括新电白全部地盘。作为清代的相斗南明知古时的长坡旧城等地已属茂名县,如果他肯定冼夫人是长坡出生的话,就不会用‘旧电白’一词,而应用茂名县长坡的说法。旧电白是广义的。而不是指旧城一地,可见相斗南也并不肯定冼夫人是今高州人,也不否定是今电白人”。①此可反问,如果相斗南肯定冼夫人出生山兜丁村,在为电白山兜娘娘庙撰碑文时就不会用“旧电白”一词。稍通文理之人都懂得相斗南“按冼夫人实为旧电白人”的话实是否定冼夫人是“山兜丁村人”,如果冼夫人是包括丁村内的新电白人,他直接说是今电白人就行了,何必有新旧电白之分呢。
 楼主| 发表于 2017-6-14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本帖最后由 高州大计 于 2017-6-14 09:31 编辑
茂名南路 发表于 2017-6-13 21:44
2004.4.19《南方日报历史文化行》茂名市冼夫人文化咨询答群众问节录:(吴兆松 时任茂名市博物馆负责人)
...

良德县城的地理方位,唐代杜佑《通典》记载:“高凉郡理良德县东到南陵郡三百三十里,南至南潘郡九十里,西北至怀德郡九十二里,东北至开阳郡三百五十里。”其所指分别是今阳春、高州城、信宜、罗定。清道光后的《电白县志》把霞洞作为良德县城和县地,茂名县(今高州)人并非不知。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茂名县林温伯等纂修《茂名县志》,十年成稿,其儿子林德涛带往香港。1971年江茂森作序出版民国《茂名县志稿》记载:“杨府志,案电白志云,良德县故址在下博乡一带,离县城西七十里霞洞大院三桥等地。考杜佑《通典》以高凉郡高州良德县,东至南陵郡(今阳春)三百三十里,南至南潘郡(今茂名)九十里,北至开阳郡(今罗定)三百五十里,西北至怀德郡(今信宜)九十二里。《新唐书·地理志》云:‘良德本隶泷州’。《寰宇记》云:‘废良德县在旧州三十五里’。合而观之,旧治当即今县北八十五里良德圩之故城。电白志所指则无辖地也(光绪杨府志)。”而“光绪杨府志”是指光绪十五年(1889年),高州知府杨雯重修的《高州府志》。1987年1月,电白县霞洞圩西南狮子岭出土的《唐故顺政郡君许夫人墓志铭并序碑》载许夫人“龙朔元年,遘疾未遂,薨于内寝。……即以其年十二月廿四日,窆于潘州南巴县之下浮里。”(碑文影印件见2001年茂名《冼夫人魂》中册第106页)。龙朔元年是公元661年,距高州总管冯盎(?—646年)去世仅十五年,清楚地标明电白县霞洞在唐代属潘州南巴县。霞洞的真正历史是怎么样的?1999年《广东省志·地名志》载:“霞洞镇 电白县辖镇。在县境西部。浮山岭西洞穴,晚霞照耀多姿称霞洞。宋中叶近处形成霞洞圩。镇因圩名。1957年置霞洞乡。”可知宋朝(960—1279年)中叶方才形成的霞洞圩,哪有宋朝三百五十余年前的冯盎家在霞洞堡之理。据《新唐书·冯盎传》载:“冯盎,字明达,高州良德人。”2000年《电白县志》独自记载:“冯盎(?—646),字玉昆,号伟漳,唐代高州良德(今电白霞洞镇)人,冯宝,冼夫人的孙子,冯仆的儿子。”但并未得到公认。1997年《茂名市志》则依据正史:“冯盎(?—646),字明达,生于唐代高州良德(今高州东北境),冯宝和冼夫人的孙子,冯仆的儿子。”《茂名县志》载:“良德在今县东北七十里怀德乡,为隋高州刺史冯盎故里,唐徙高州治此。”南巴县原是南朝梁置的南巴郡,至隋平陈降为县,隋大业二年(606年)并入连江县,至唐武德五年(631年)复置。霞洞距南巴县治麻岗南巴坡仅隔林头、大衙两镇。霞洞北面的浮山及其西连的旺壮岭顶分水线是其与高州的交界处。“废潘水县有浮山高七百丈,尧时洪水泛溢,此山独浮,居人得免沈垫(太平寰宇记)”(光绪《茂名县志》)故此,浮山岭下的高州市根子同属潘水县地。总之,电白县某些文人既抹煞冼夫人出生所在的“良德在唐天宝以前不属高凉郡地”⑦的同时,却又用良德县作跳板,把良德版图拉扯到潘州南巴县地的电白霞洞(其间跨越旧电白县城旧城,潘水县地的泗水、根子、分界,相距170里),他们编造所谓“良德即霞洞堡地(今电白霞洞镇)”⑧;“今电白霞洞曾是良德县城,冼夫人与冯宝之后的冯氏家族就在过去属良德的今霞洞”;⑨“冯盎家在电白霞洞堡,他是冼夫人的孙子,考此情形,霞洞当是冼夫人的夫家,山兜丁村当是其母家”(1962年《电白新志》)。由此可知,电白县那些擅于造假的秀才以冼夫人家乡高州良德县变为潘州南巴县地霞洞为冼夫人的夫家,足以证明电白山兜丁村不是冼夫人故里,而恰好证实高州良德县是冼夫人故里。史书明载,冼夫人是“高凉冼氏之女”,正确的阐释冼夫人是“高凉山冼氏的女儿,”即今高州市原良德县人。
发表于 2017-6-14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本帖最后由 小强小明 于 2017-6-14 09:48 编辑
茂名南路 发表于 2017-6-13 22:58
《太平寰宇记》电白县条下载:“冯家村冯盎即此界人也。”《大清一统志》载:“冯家村在电白县界,冯盎即此 ...



高州旧城冯宝公祠建于明朝,可以说比现在电白区建县的时间还要早,难不成早在600多年的明朝高州人就知道600年后共和国的高州和电白会争冼夫人、冯宝、高力士早早就立个冯氏祖祠在旧城?电白人改得了自已的历史书,改不了高州旧城冯宝公祠族谱,改不了一万多冯宝后裔的祖籍!

Q.jpg 181037oz1rssqx9qvvknvq (1).jpg Y.jpg


发表于 2017-6-14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本帖最后由 小强小明 于 2017-6-14 10:27 编辑
茂名南路 发表于 2017-6-13 22:58
《太平寰宇记》电白县条下载:“冯家村冯盎即此界人也。”《大清一统志》载:“冯家村在电白县界,冯盎即此 ...

按高州旧城冯宝公祠族谱记载,高州旧城冯宝后裔就近5000人,加分迁各地冯宝后裔上万几人!电白霞洞想写几个字就抹掉人家祖宗?想多了吧!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30.jpg
32.jpg
35.jpg
36.jpg
37.jpg
38.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