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楼主: k我爱搞你

[今日关注] 朝阳路某超市买的鸡蛋,疑似人造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22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假鸡蛋谣言何时休 (2012-11-08 15:27:52)转载▼
标签: 杂谈       
      假鸡蛋传闻已久,在此前报道中,它有时被称为“橡皮蛋”,有时被称为“变形蛋”,还有“蛋包蛋”、“蛋坚强”、“散黄蛋”……总之,媒体和受众坚信他们所见到的定是“不法商贩”使用低劣的制作手法,在“脏乱差的作坊”中炮制出来的假鸡蛋。
      实际上,所谓“橡皮蛋”,只是因为鸡饲料中含有过多的棉籽饼,或者鸡蛋在低温的状态下保存时间过长。本次“洛阳版橡皮蛋”的图片上网后,立刻有网友翻出了自己做试验的视频,鸡蛋只要在冰箱冷冻室内放足够长的时间,都可以呈现出田女士所购买的“假鸡蛋”之形态。此外,如果蛋鸡吃了过多的棉籽饼,也会产下类似“橡皮蛋”的鸡蛋来。
      而新闻中所说的“蛋黄异常”也不代表就是假鸡蛋,除了鸡饲料有问题外,药物作用、杀虫剂、高温下保存时间过长、缺钙等条件都会影响蛋黄的颜色。至于歪瓜裂枣的“变形蛋”,是因为输卵管发生形变;而有两层蛋壳的“蛋包蛋”,是由于输卵管出现逆向蠕动;蛋白蛋黄混在一起的“散黄蛋”,则是因为受到剧烈的颠簸, 或者放置过久。
      如果非要说假鸡蛋,也不是没有,那是一种利用大量食品添加剂掺水制造出来的“果冻一样的东西”。这种添加剂极度超标的产品,从外形、颜色、味道等各个方面都和真鸡蛋大相径庭,在任何生化实验室做一下最简单的蛋白质定性实验,也可以轻松分辨二者。人类如果想在现有的科技条件下高仿真鸡蛋,据估计每颗蛋的造价在1-2万美元左右。怎么可能流向“流动摊位”市场呢?
发表于 2017-6-22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南
现在人真能耐,什么假的东西都能造出来。坏良心
发表于 2017-6-22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造假鸡蛋的成本不知比真鸡蛋的高多少倍,居然还有人信。
发表于 2017-6-22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人造蛋比鸡屙蛋成本还要高,用脚趾想的?
发表于 2017-6-22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美多眼镜超市 发表于 2017-6-22 08:10
以前买熟食鸡蛋就吃过一只里面只有蛋白没有蛋黄的 不知道是不是人造


所以未接触过的人是绝对不相信的,比着我亦同此理,但我讲的是真实话,也有十年以上了。还漏说一样,就是外壳较光滑,而正常鸡蛋壳表面是坑坑洼地,用放大镜看特明显。
 楼主| 发表于 2017-6-22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我百度了一下,而央视新闻却有报道大学生制造人造蛋,成本只需1毛钱的新闻
发表于 2017-6-22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我都曾经在电视上睇过一个讲人造蛋是什么做的,对人体有害的专辑,电视上放了人造蛋怎么做蛋黄,蛋白的制造过程,电视上还说了对身体有危害。几年前我在某个市场上也听到有人大声叫卖人造鸡蛋。也曾经在电视上睇到一个熟鸡蛋的蛋白上有蓝色英文数字的新闻。那我是要不要信砖家!
发表于 2017-6-22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这个肯定不是鲜鸡蛋,应该是放很久的了。六块一斤,贼贵
发表于 2017-6-22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k我爱搞你 发表于 2017-6-22 10:40
我百度了一下,而央视新闻却有报道大学生制造人造蛋,成本只需1毛钱的新闻

      不久前,记者得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两名学生制作“假鸡蛋”成功的消息,前去了解情况时,却只看到了一份制作过程的视频资料。由于声称化学试剂已经没有了,两名女生未能现场演示制作假鸡蛋。有专家表示,“人造鸡蛋”是利用化工原料和食品添加剂制作而成。其“蛋壳”由碳酸钙、石蜡及石膏粉制成,而“蛋清”、“蛋白”则主要由海藻酸钠加上明矾、明胶、色素等造成。由于“人造鸡蛋”含有99%的水分及1%的添加剂,所以假鸡蛋价格低廉,每只仅需1毛钱。
然而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食品工程系主任郑华副教授不认为存在这种“技术”。他说,没听说有人见过跟真鸡蛋无异的“人造鸡蛋”。不排除有人可能用食品添加剂人工合成类似禽蛋的东西,但要想把假蛋做成跟真蛋一模一样,目前根本做不到。
      记者在广州番禺清河市场走访了多家禽蛋批发档口,档主们表示,听说“人造鸡蛋”已经有十多年了,但只是听说从没见过。
      “技术转让”疑似变相骗钱
      曾经在某地农委工作过的易先生对记者说,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他作为某地农委的干部主管过一个贫困村“脱贫”项目,就是引导当地贫困村生产“人造鸡蛋”。当时在示范演示的时候,那些所谓的专家“鸡蛋”都做得很逼真,但让农户们自己做却都一塌糊涂,项目草草收场,农委倒贴了不少技术转让费。
记者在网上搜索,许多公司公开传授所谓“人造鸡蛋”的制作技术。记者联系了一家公司,提出想当面学习假鸡蛋的制作技术,但工作人员却推三阻四,继而推荐记者买光盘和资料,称很好学很好掌握,一份资料1500元。而其它所谓公司的“技术转让”方式也如出一辙。
      曾经接触“人造鸡蛋”技术的易先生表示,那个所谓的“人造鸡蛋”技术,要么就是对方在演示的过程中给观众玩了一个魔术,用真鸡蛋替换了“人造鸡蛋”;要么就是技术是存在的,只是5分钱的成本根本就做不出一个“人造鸡蛋”。但无论哪种结果,都是为了骗取“技术引进”费用。 李 刚 杨 宁 (据《人民日报》)
发表于 2017-6-22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天气太热   放的时间长
发表于 2017-6-22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我还是用楼上那句话 我出够20元给你 你做一个似鸡蛋的人造蛋我看看
发表于 2017-6-22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散黄是好常见的现象,你少吃少见了
发表于 2017-6-22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考验智商的时候到了
发表于 2017-6-22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一元硬币成本一块5
发表于 2017-6-22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我也想学人造蛋,这样我在朋友面前就可以装逼了  {:1_99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