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查看: 7791|回复: 16

[今日关注] 茂名荔枝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26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茂名荔枝故事(一):一骑红尘妃子笑原是茂名荔枝来

       在中国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网中,有一条编号G65的包茂高速,它北起内蒙包头市,向南经西安、重庆直抵广东茂名。

       茂名有佳果,名叫荔枝。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堪称史上最会吃的诗人,他曾有诗句赞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宋徽宗赵佶则夸赞荔枝“玉液乍凝仙掌露,绛苞初结水晶丸”。

      岭南佳果数荔枝,荔枝之最在茂名。茂名是世界上最大的荔枝生产基地,全球每5颗荔枝就有1颗产自茂名。为什么茂名荔枝甲天下?是因为茂名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茂名地处热带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年平均气温22.3-23℃,年日照率35.6%以上,大面积山地丘陵属微酸红壤,具有生产荔枝的最佳条件。茂名荔枝农历三月就已经上市,比省内珠江三角洲和闽南、桂东南普遍早熟20天左右,比贵州、四川等地早熟一个月以上。因为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茂名的荔枝品质上乘、品种齐全,白糖罂、妃子笑、白腊、桂味、糯米糍,光是名称就令人心驰神往。

       荔枝为媒,早在一千三百年前,就有一条古驿道将茂名与当时的都城长安连接起来。这条被称作“荔枝驿道”的路,在唐代诗人杜牧的诗中传唱了一千多年:“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玄宗和杨贵妃当年吃的荔枝就来自茂名,这与当时他们的贴身心腹、一代名宦高力士大有关系。

      岭南文化遗产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茂名市委党校行政学教研室主任郭柳纤指出,诸多史料文献对岭南贡荔进行了记载。早在西汉高祖和汉武帝时,岭南荔枝就成为贡荔。汉武帝平定南越后,在皇家园林修建“扶荔宫”移植岭南荔枝,几经波折依然无法种活,此后下诏令岭南每年都要进贡荔枝,证明那时就可以将新鲜的荔枝从岭南运到长安。《新唐书·后妃传》:“杨贵妃嗜食鲜荔枝,岭南节度使张九章乃置骑传送,奔走数千里差至京师。”杜甫在《病橘》中记道:“忆昔南海使,奔腾献荔枝。”又写《解闷》诗说:“炎方每续朱樱献,皆是岭南贡荔枝”。杜甫亲眼看见这些事,因此,唐开元年间所进贡的荔枝是岭南所出产就更为确实了。

      坐落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保南乡山西村的高力士墓是唐玄宗李隆基“泰陵”的陪葬墓。专家在研读详述高力士生平的墓志铭时,意外发现当年驿马传送进宫供杨贵妃享用的荔枝是一种产自高力士家乡潘州的名为“白玉罂”的优质早熟荔枝。可见,通过高力士力荐,茂名荔枝由南逾北,终为朝廷贡品。

       高力士是唐时潘州人,即今茂名高州人。清朝人称“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的阮元写过一首《岭南荔枝词》:“新歌初谱荔枝香,岂独杨妃带笑尝。应是殿前高力士,最将风味念家乡。”清朝江南布政使、两江总督樊增祥《石甫自高州送荔枝至赋此谢之》,也证明了当年杨贵妃笑尝的荔枝确实来自广东茂名。“荔枝六月熟高凉,七日飙轮达建康;拾得环妃牙后慧,拈来玉局指头香。”概括了茂名荔枝从成熟采摘、进贡朝廷及至杨贵妃笑尝的全过程。

      史书上也多有记载说杨贵妃吃的荔枝来自岭南,甚至直说是来自茂名高州。唐人李肇的《国史补》记载,杨贵妃“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每岁飞驰以进。”司马光《资治通鉴》载:“妃欲得生荔支,岁命岭南驰驿致之。”

       事实上,在高力士的老家高州就有一个存在了一千多年的荔园——贡园,现今还有不少千年古荔枝树,而“妃子笑”就是这里的一个早熟荔枝品种。

181837qiw845ajc8g50az8_副本.jpg
(小编配图)

 楼主| 发表于 2018-5-26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茂名荔枝故事(二):茂名荔枝入长安,古保鲜法很靠谱

      对于杨贵妃所吃荔枝来自岭南的说法,史上一直有些质疑的声音。这些质疑最大的依据是荔枝容保鲜期短,易腐烂,而岭南路途遥远,难以新鲜抵达。


      对于这种质疑,茂名人却不以为然。岭南文化遗产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茂名市委党校行政学教研室主任郭柳纤说:“我们从《新唐书·杨贵妃传》中‘妃嗜荔支,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可见唐代荔枝还在保鲜期内即可抵达京城。白居易说的若离本枝,一日则色变……等等,说得是单独的荔枝颗果。荔枝假如连枝摘下,保鲜期会有效加长。汉唐运送鲜荔枝的办法在《荔枝史话》有记载,用口径十多公分的大麻竹筒把一球球连枝叶整理好的荔枝,用竹子制的湿草纸包裹放进去,再用蜡封口。之后千里马加急日夜兼程送长安。因未离枝,所以送到长安历时还很新鲜。其实茂名摊贩摆卖的荔枝保鲜也有简便办法,是日间喷雾,夜间用湿毛巾覆盖,也可保鲜数日。”


      茂名市水果局研究员邓振权说,荔枝确实不易保鲜,但如果是少量荔枝,保鲜并不是问题。高州果农早就知道的一个方法,据说也是当年荔枝进贡长安时用的保鲜法,就是将新采摘的荔枝连连枝带叶放入新截取的麻竹筒中,然后用蜡封好,一般可保鲜六七天。粤西到长安的路途大概是四千里,若按古驿道“马上飞递”日行八百里计,约需要五天时间。


       这种荔枝保鲜法,其实史书上也有记载。宋代《谢任泸州师中寄荔支》中记载:“筠籢包荔子,四角俱封印……相煎求拆观,颗颗红且润。”筠籢是竹子做的一种容器。明代徐勃有《荔枝谱》记载:“乡人常选鲜红者,于林中择巨竹凿开一穴,置荔节中,仍以竹箨裹泥封固其隙,藉竹生气滋润,可藏至冬春,色香不变。”据说当时有人不信,徐勃竭力辩白,还邀请对方来验看。


      徐勃后来到底有没有与人验看?我们不得而知。

      荔枝是中国最早采用低温和气调贮藏的果品。《广东新语》记载了一种办法:“藏荔枝法,就树摘完好者,留蒂寸许,蜡封之,乃剪去蒂,复以蜡封剪口,蜜水满浸,经数月,味色不变”。” 水果涂上蜡后,表面上形成蜡质薄膜,隔绝了水果与空气的接触,减少了水果水分蒸发,降低了水果的呼吸作用,从而达到保鲜的目的。这也是至今还在用的水果保鲜办法。

       前几年,为了验证民间流传和古书中记载的荔枝贮藏与保鲜法,以证明岭南荔枝可以新鲜运抵长安,邓振权和柏桥村荔枝种植专业户何建和曾做了一个实验。他们他用较大较粗的竹筒做容器,凿开其中一端,在空心的竹筒里装入鲜荔枝并压紧,再盖上和封口大小相等的木板,最后用白蜡密封,五天后,荔枝色香味俱全。证明此方法确实能使荔枝保鲜五天以上。


       邓振权说:我们搞这些蜡, 它就隔绝了空气同这个荔枝的接触, 这个减缓了荔枝的氧化。还有,我们用的竹筒都是鲜竹筒,它有一定的湿度,所以用竹筒保鲜就非常好。


       其实从岭南运送荔枝北上自汉代就开始了。汉代由岭南进贡荔枝的手段是设置专门的驿送制度。《后汉书》卷四记载:“旧南海献龙眼、荔支,十里一置,五里一堠,奔腾阻险,死者继路。”


       从方法论上看,古代从茂名到长安运送荔枝不变味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现在的我们可以想象当年 “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情形了。




发表于 2018-5-26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
发表于 2018-5-26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不容易醉的醉 于 2018-5-26 08:57 编辑

古代跑马,高州根子快马加鞭跑到西安清华池,没有十天搞不定,当今飞机时代,顺丰航空件发西安都要2-3天时间,又是加冰加泡沫箱,三日荔枝都难保鲜
发表于 2018-5-26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妃子笑,相对其他品种的荔枝酸一点。
发表于 2018-5-26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网上又说她吃的荔枝妃子笑来自四川{:51_514:}
发表于 2018-5-26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算是今时今日,汽车全程国道送到西安要多久?国道总比以前的驿道好吧,汽车总比马快吧,所以真假一想便知
发表于 2018-5-26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多眼镜超市 发表于 2018-5-26 09:10
现在网上又说她吃的荔枝妃子笑来自四川

川渝巴蜀从汉中出长安是比较靠谱的说法,可能是高力士见杨贵妃喜欢荔枝,后来才带高州种植的
发表于 2018-5-26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租车请点我头像99元自动档
发表于 2018-5-26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俺每年将刚摘下的荔枝封好入急冻柜,来年春节再取岀来品尝,肉质不变只皮壳稍暗些。
发表于 2018-5-26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流亡阿飞 发表于 2018-5-26 10:01
川渝巴蜀从汉中出长安是比较靠谱的说法,可能是高力士见杨贵妃喜欢荔枝,后来才带高州种植的

{:51_484:}历史有很多可能
发表于 2018-5-26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与你同在 发表于 2018-5-26 10:10
俺每年将刚摘下的荔枝封好入急冻柜,来年春节再取岀来品尝,肉质不变只皮壳稍暗些。

{:51_484:}黑暗料理好吃吗
发表于 2018-5-26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多眼镜超市 发表于 2018-5-26 09:10
现在网上又说她吃的荔枝妃子笑来自四川

   眼镜佬,何不把“嬛肥”唤醒,一问便知。{:1_991:}
发表于 2018-5-26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人言 发表于 2018-5-26 10:31
眼镜佬,何不把“嬛肥”唤醒,一问便知。

{:51_484:}好好,今晚梦回唐朝
发表于 2018-5-28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