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楼主: 066888888

考入茂名一中的秘密:可以比其他人低160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0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成绩不止靠老师,家庭才是培养学霸的温床

要想让孩子越来越优秀,当然要靠学校老师教。

但孩子成绩的高低,家庭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学校。

教育部陈宝生说:“家庭教育不到位,不仅会抵消学校教育的效果,还会给孩子发展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就算孩子上课时听得再认真,回到家里却完全不学习,那又有什么用呢?

学霸不是天生的,每一个学霸的背后,都有一个给力的家庭。

学霸的父母不一定就是高学历、能力有多强,但是,他们能给学霸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成长环境。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1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乖”意味着,不敢表达真实情绪

曾经有一位妈妈留言:我的孩子平时很乖,入幼儿园时非常顺利,不哭不闹,但是一两周后却出现了爱打人、半夜哭醒的问题。为什么?

我直截了当的说:“与其说你的孩子听话乖巧,不如说你的孩子没有安全感。

正常情绪下的孩子,没人愿意去幼儿园。

因为3岁的孩子还不明白为什么去幼儿园,以为去幼儿园就是见不到爸爸妈妈了。

如果孩子不哭不闹,说明她觉得要做一个你们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就不能哭闹。她知道不哭闹才会让你们更喜欢她。

换句话说,她在压抑自己真实的内心想法。可是,孩子的感受只能通过其他的方式宣泄出来。她上幼儿园以后爱打人、半夜哭醒,都是内心的宣泄。

孩子能够在你面前哭,说明他对你有足够的安全感,知道你会对他的情绪照单全收,全盘接纳。这种无条件的爱和养育,才是孩子健康人格形成的基础。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2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卓越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习惯

你孩子的兴趣是什么?最喜欢什么?天一有450亩的校园,还有天一文化。文化是看不见的,但它又确实存在着。

家长有两件事情不能做:

第一,“你要好好念书,长大了就能赚大钱。”让孩子觉得读书是为了赚钱。当他知道赚大钱的人没读过书的时候,你的话还不如不讲。

第二,把孩子带到建筑工地上,“你看看,要是你不好好念书,以后就只能来搬砖头。”

还有家长送孩子进了考场,就说“等他出来,他就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了。”这也是不对的。你应该告诉孩子:

1)你能来这里参加今天的考试,你已经是很优秀的了。

2)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3)考试只是一个形式,它也有问题,也不是绝对公平的。这世上没有绝对公平的事。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3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懂得尊重的家庭

尊重孩子的前提,是信任。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无数种可能,而人生的选择权,属于自己。

父母该做的,就是相信孩子能够处理好自己的事情。

父母在孩子的生活中,应该是一个提供意见、善提意见的角色,应该是孩子的引路人、启发导师,而不是决策者。

冰心说过:“要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和选择。”

健康成长中的孩子,除了有爱,更应该有尊重。这种尊重,不是溺爱般地让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也不是家长式地说了不能做就是不能做。

让孩子在选择中成长、学会承担后果,而不是规划好他们的人生计划,逼着他们去执行。

家长不仅要尊重孩子,更要在为人处世上尊重他人,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长大,能够学会自尊,更学会尊重他人。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4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保持竞争状态,给自己找点压力

我虽然考上了清华,但是等大学报到之后才发现,更残酷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班里成绩最好的那个男孩,每天都早早起来,嗷嗷背英语。

跟身边这群牛人待久了我才意识到,最可怕的不是你的竞争者比你聪明,而是人家既比你聪明,还比你努力!

所以,咱又有啥资本不努力呢?

在这里,我给各位一个建议:

比如说给自己规定,一个星期之内必须做500道题,考试不得140分以上就算自己不及格等等。

大家不要觉得这些很过分。如果各位真的发誓要考上一流的大学,我觉得这是我们必须要做到的。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5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分数

越想让孩子获得理想的分数,就越别死抓住具体的分数不放。对于孩子来说,经历一次复习考试,俨然战士在硝烟弥漫的现场上打了一次冲锋,已是身心俱疲,此时,他们需要的是物质和精神上的安慰,而决不是简单的居高临下的训斥。我的建议是,在孩子们结束考试的那一天的晚上或者中午,一进门你们就对他说:有,我们去下馆子,想吃什么,说,你辛苦了,我们也跟着你沾沾光。卷子拿回来,饭后,父母都坐下来,铺开,一一分析,让孩子说错的原因是什么,你们要说的话,只有一句即可——比我强多了,我相信,你下次定会有进步,同时,用手摸摸孩子的头,或者他的肩膀。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6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尊重孩子,就要多赏识。孩子俩小时,我常给以赏识、期望。每当下班回家,孩子会向我汇报一天中发生的“大事”,有趣事,有感想,也有犯的错误。我的原则,不管孩子说什么,我几乎都说好。孩子说了自己的错误,我也表扬知错想改就是好孩子。孩子上学后,只要我有空,就会引导孩子讲讲学校里的事,或同伴关系,或学科学习,或校内见闻。我的方法就是不住地点头,并适时提出期望。当我选择以赏识期望为主的沟通方式时,孩子就喜欢对我讲。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7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今天过得开心吗

很多父母跟孩子沟通的主题,不是问今天有没有听老师的话,就是作业做完了没,整天一副领导审下属的样子,很容易使孩子产生反感,心里不禁疑问:难道妈妈只关心我的学习,不关心我这个人吗?难道妈妈根本就不爱我?

父母哪有不爱孩子的?只不过爱的表达方式错了。孩子也累了一天回到家,如果可以的话,只想缩到妈妈怀抱里,感受妈妈的温暖。

所以,不妨在睡前留一小段时间,放下父母的架子,和孩子以朋友的身份,问问他今天过得怎么样,开心吗?这种轻声细语的关心,最能让孩子卸下心房,把心里的小秘密都说出来。

这也能让父母更好的了解孩子,随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变化,进而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8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狼性法则

狼是世界上好奇心最强的动物,他们不会将任何事物当成理所当然,而倾向于亲身研究和体验,大自然的神迷和新奇永远令狼惊异。狼总是会有对周围环境产生兴趣,因而它们能不断在环境中发现食物,了解危险,从而有力的生存下来。

因此,要培养孩子超强的学习能力,一定要培养孩子对于世界的好奇心,让他仔细观察生活,用兴趣来作为他学习的老师。这样的孩子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就能不断对工作有新创见和新灵感。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9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成绩不止靠老师,家庭才是培养学霸的温床

要想让孩子越来越优秀,当然要靠学校老师教。

但孩子成绩的高低,家庭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学校。

教育部陈宝生说:“家庭教育不到位,不仅会抵消学校教育的效果,还会给孩子发展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就算孩子上课时听得再认真,回到家里却完全不学习,那又有什么用呢?

学霸不是天生的,每一个学霸的背后,都有一个给力的家庭。

学霸的父母不一定就是高学历、能力有多强,但是,他们能给学霸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成长环境。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0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家长支持老师,就是支持自己孩子的成长

常说老师与家长之间容易产生分歧,造成双方的不愉快。

但其实,老师与家长都有同样的出发点和同一个目标,就是教育孩子成才。

老师和家长,从来都不是对立的阵营。

家长支持老师,不护短,教育才有力量。

老师管教学生,不姑息,孩子才有未来。

教育最需要的不是家长的监督、责怪与质疑,而是安静的支持。

你支持老师,其实也是在支持你孩子的成长。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1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数决定了什么?

幼升小,重点小学7.5%的入学率;

小升初,重点初中4% 的入学率;

        从7岁到12岁到18岁,每一个阶段,无不涉及到分数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你说,分数重不重要?

        也许你会说,一定要读大学吗?乔布斯在大学里只读了一学期就退学了,但他却是“苹果”电脑的创始人。我们且不去深究他从里德学院辍学后的十八个月里一直在旁听、学习,单就概率上来说,这种小概率事件,你确定会发生在自家孩子身上吗?

        所以考高分、读大学,仍然是大多数、普通孩子要走的一条路。

        试想,如果孩子在该学习的时候,连书都读不好,却指望他走上社会后,能够突然大放异彩,工作能力超群,我想这个概率大约比中福利彩票还要难些。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批评孩子要就事论事

批评孩子要就事论事,切忌东拉西扯,把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都翻出来。爱唠叨的父母通常都会把对孩子各方面的不满一并发泄出来:“叫你这么多遍都不起床,这孩子就是懒。吃饭也懒,干什么都得催!”这也是犯了“超限”的禁忌,要求过多、过高,孩子会觉得:反正我也不可能全改了,改一个你也会唠叨别的,索性让你说个够吧。因此,父母最好直接面对当下问题,就事论事,用尽可能简明的话语来表达。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要自立。

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在家里,自己独立完成自己的生活起居,打扫自己的房间,清理自己的物品等,学习上,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心理上要独立。

家长不能代替孩子去考虑问题,要孩子自己去思考,尊重孩子的意见,这样孩子能独立思考问题,能有主见,从而为孩子以后的成功打下基础。

日本的孩子从小家长就灌输“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所以日本孩子出外自己背包,再重也要自己背,如要别人来帮忙,那是别人看不起的。有的男孩从小就洗冷浴,一年四季洗冷水,来锻炼自己的意志和吃苦精神。在教育观念上,日本也从小灌输孩子,自己国家资源稀薄,只有靠自己的力量去生活。
 楼主| 发表于 2019-11-3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习惯

一是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二是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三是独立阅读思考的习惯。

从教这么多年来,如果说我所接触到的优秀的孩子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喜欢看书。

阅读不仅可以促进语文的学习,而且可以促进一个孩子整体素质的提升,提升他(她)对世界的认识。孩子的阅读习惯是要靠父母培养的,而且这个习惯培养起来之后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益,终身受益。

家长要记住,在培养孩子一个新习惯、新兴趣的时候,父母是要牺牲一些自己的休息时间、娱乐时间的。家长一定要陪着孩子一起成长,不能偷懒。

在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家长有必要陪孩子做作业,快的一个月,慢的两个月,帮助孩子把习惯培养好了再放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