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4-18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本帖最后由 dglgliang 于 2019-4-18 13:00 编辑
高人。我也认为光靠暗渠是不行的,要建设人工河渠,水泥铺设,接通各个街道的主雨水管(不排污水),专门用于暴雨的雨水快速疏散功能。
另外在新城建设过程中如果破坏了自然排水系统,尽量通过人工河道的方式来弥补这个破坏,就近把雨水管中的水疏散。
在老城区如果不能建设人工河道,我建议挖深现有湖泊,并沿着湖边修建下层步行道(此步行道应该允许暴雨时水淹,暴雨时关闭该步行道即可,通过警示牌警告雨天下去行走危险)
用于吸纳短时间的超强降雨(路面低洼处雨水积累超过25cm),通过就近的泻洪孔组,把高于路面的水就近排泄到附近的湖中,注意不建议过早把雨水泄入湖中,优先通过管道排出城市。
管道突破极限了,才排入湖中。
在靠近小东江的湖泊增加排水泵组,根据天气情况决定是否提前把湖中的水抽出小东江。
不过如果可能,还是建议河东修一条人工河渠,就近接通附近的雨水管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