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楼主: 茂名在线

[今日关注] 听民意,求民智——茂名城区内涝治理网友意见大征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19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只要钱到位,水到渠成。
发表于 2019-4-19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多年来一直关注茂名在线平台,刚注册第一次发言,有不适之处请理解。本人分析主要原因是街道路面排水口过少造成。1、同在一方天空下,同样的地下排水渠道网,水位落差没变,以前从没今年这样严重,2、以前开发区逢雨必涝,今两次明显没事,3、如计星铁路涵洞通道单侧只有3个栅栏排水口,明显不足。在此大意建议的整改:1、根据路面情况,恢复以前排水口放在侧面,但要加长排水口,加到最大限度,2、关于防蚊防鼠问题,在侧面排水口内侧设计铁块或不锈钢长条形挡板,像普通的门侧放原理,档板下边悬空紧贴路面排水口内侧。
发表于 2019-4-19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防蚊罩都没拆,说那么多有什么用
发表于 2019-4-19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精益求精1 发表于 2019-4-19 09:23
多年来一直关注茂名在线平台,刚注册第一次发言,有不适之处请理解。本人分析主要原因是街道路面排水口过少 ...

我也是今日注册的,内涝需要的系人改人治。我整篇看下来,好多网友都说出了自己的痛点,具体怎操作,就要看专家对每个点的实施评估了!
发表于 2019-4-19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看来又暴雨又推迟到星期六日了,公益短信记得反复堤醒,特别学校单位,小孩孑是抗天灾最弱群体
发表于 2019-4-19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双山四路和光华路交叉口(油公司办公楼前)水浸黑点原因分析:1.道路路牙边的排水口被人为缩小很多。春节前市内双山路等几条路沥青罩面后,抬高了原水泥路面十多公分(估计可能还不止这个数),原本设置在路牙边的排水口因沥青罩面抬高无形中降低了十多公分,排水口高度几近腰斩,当时为了美观,还在每个排水口增加了铁栅栏,更是大幅缩减了排水口排水面积,增加了暴雨时期排水难度,更易受塑料、垃圾等影响造成堵塞,为验证以上想法,还特意去查看了新福路和双山路及西粤路尚未黑底化的路面,可以看到路牙边的排水口很大,长方形的黑洞也没加铁栅栏,虽不是很美观但下雨时很实用。因此,这个应是水浸点排水不畅的主要原因。2.近年来市区主干道的黑底化和背街小巷的升级改造,让市区日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封闭系统,裸露的阴沟暗渠很少,暴雨时雨水不像以前可以被就地消解或吸收,只能随地势由高的地方向低的地方汇集,这是市区有三十多个水浸点的原因,没有具体去考察,这些水浸点应该就是地势相对较低的位置。3.路面铁栅栏下的排水口因加装防蚊闸也是其中一个因素,但个人认为不是主要原因。城市主干道升级改造和背街小巷美化亮化是民生工程,人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政府不遗余力去做,非常值得大家肯定和点赞,市政设施的升级改造需要系统思维。以上只是个人从一个侧面来认识市区的水浸黑点,希望抓紧开展针对性改造,相信很快能立竿见影!
发表于 2019-4-20 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锦绣家园 发表于 2019-4-16 09:19
管道直径小的,立马换大口径的,影响雨水排放的,主马疏通。防蚊革应该改进,变为有弹性的,雨大漏雨,无雨 ...

你以为是避孕套吗?有尿装尿,无尿可避孕。
发表于 2019-4-20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不如来个长痛不如短痛的刮骨疗伤办法,河西,将红旗路全段挖开修建4米宽X4米深的地下排水渠,将职工医院的集雨湖连通到旧区府至河西车站至建设路全段修建3米x3米的地下排水渠,连通红旗路的排水渠,在红旗路华达公司处经二小学校前面路至幸福再建一条同样宽的渠道连通东面的职工医院门前的集雨湖,在滨河北原防洪泵站的原有抽水能力下再加建四台大型大功率的抽水泵,在红旗北延长线尽头建防洪抽水大型泵站,将水抽往矿生态湖及职工医院集雨湖的水抽入小东江,这样基本解决了河西城区的水浸问题。河东,坚向将官渡路、官山路、油城七八九十路及体育中心路段和双山路、新福路、站北路、站南路全段改建为约5米宽约5米的地下排水渠,横向如沿江路全段,人民北新湖公园至大园路,人民路农业银行至站北路,光华北移动至大园路,光华南聚佳至站北路,文明路南北全段、高凉路南北全段,西粤路南北全段改建为3X3米的地下排水渠,东南西北十字交界处全联通如城市道路般的排水管网,将新湖公园及人民广场和龙岭小湖作为集雨湖,在这些湖近小东江处加建大型大功率抽水泵站,雨水多时,泵站马力全开,将水抽向小东江,这样基本没有水浸的地方了。当然,要加固小东江两岸的河堤,排水渠两边墙壁可以挂排电力电缆,通信光纤,军用通信,自来水管、天燃气管,消防水管等管网。这样的工程浩大,花费近百亿,建设工期时间长,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出行不便,全要领导们下长痛不如短痛的决心才是百年大计,千古留名的民心工程……。
发表于 2019-4-20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还在研究文冲口,还不如研究牛吃草为什么屎是臭的,那里铁路的标高多高,工业河标高多高????理论上只要研究花多少钟抽排干就行了,没有那个城市的铁路涵洞口不水淹的,全国不淹的路只有铁路,再乱出见议不如把全市填高填平铁路,哈哈哈
发表于 2019-4-20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我觉得整治水浸这个话题,对于南方所有城市都是一个难点,我个人感觉,对于市区水浸问题,普通网民根本没有市区降雨及排水的数据,根本无法提出有意义的建议,也只能从表面上去提出点点建议和意见。
其实上面十几页的回复中,已经有不少的好想法好建议。我也志在参与的说几点我的想法吧。
一、从城市发展的速度可以看到。这几年茂名的城市建设速度是很快的,从水浸的黑点可以看到,以前一直水浸不太严重的油八路,今年发生了比较严重的水浸。这个我认为这个真的是城市规划的问题。官渡路的打通,成就了一片的商品房,油城十路片区的发展,也发展了一片的商住片区。在这种发展的速度下,对于雨水的流向模拟应该在规划中是没有做到位的。或许有人说为什么以前没事,反而现在有问题呢。面积还是那么大,土地还是那么多,而且新片区也建了排水管道。但是要考虑这几年那片区的建设中,大面积的土地成了硬底化,原来的土地吸水能力已经相当弱,只是通过排水管道,在规划当初,是否有考虑过排水主管道跟支线管道的去水量。然后从油八路积蓄的雨水,是经过什么地方排出市区?当然,这个规划问题我们是无从考究,只能盲人摸象的去猜测。说到这点,也是希望城市规划部门可以在新片区开发前,要根据茂名的地区特性做一个个性化规划,而不是拿来主义。
二、再说一下茂名的城市规划问题。其实楼上有人说到低埒河的问题。根据我在茂名住了几十年所知,茂名市区是有六条这样的河(如果说漏请他人再补充)。一条位于官渡片区,也就是现在文东街小学旁边那条,源头不知,应该是从石鳌塘村那边出来,然后经过文东街,最后到新湖公园。第二条是七小附近那条,应该也是从石鳌塘村那边出来,然后经过光华北夜市,最后到新湖公园。第三条是油城五路影剧院旁边条,然后到春苑公园。第四条是威威步行街那里有一条。第五条是从人民广场出来的低埒河。第六条是从乙烯生活区那边有一条到人民广场。其实这些河道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绝大部分已经被覆盖使用。与其重新铺设管道去做排水,还不如认真翻查一下资料,看看这些河道还有哪些是可以用的。善于把这些河道用上,以达到快速排水。
三、老城区的下水道不知道建设时设计的排水量是多少,也请建设规划部门可以统计计算一下。根据支线排水管、主排水管的排水量推算一下一个片区的排水容量,做好淤泥清理,做好排水口的清理。特别这段时间一直说那个防蚊防鼠盖的问题,也要做好一个模拟试验,那个防蚊盖的运用肯定是好事,但是要做好排水试验,到底一个口的排水量最高可以去到多少,能否合适使用。或许那个产品用在北方城市的效果非常好,但是到了南方雨季,就无法适用了。然后根据以上的数据,该改造的改造,该新建的新建。雨季是每年都会有的,多少年一遇这个降雨一直是用来打破的。
四、积水严重的片区,建议在排水管道畅通的前提下,适当建立排水泵房。这个可以参考一下广州天河区的岗顶。一个以前的水浸黑点怎么处理到现在只是小面积的水浸。通过排水泵房,在水面高度达到一定时,将雨水抽到排水河道中或者市区几个积水湖中。在排水至小东江的主要排水口上设置泵房,提高排水效率。
五、这一点其实现在已经在做的事情,就是在雨季期间,将市区的几个积水湖降低水面,预留积水容量。
六、在双创整治中,尽量把闲置土地的硬底化改成绿化地,尽量发挥闲置土地的吸水性和排水性。
七、说一点可能商家不喜欢的事情。目前部分餐饮企业的排污排烟管道,是直接接入到市政排污系统中,油污是否会对市政排污管道形成一定的堵塞情况,这个就要市政管道管理部门进行一定的核查与调研。雨污分流这个事情虽然说了很多年,也不知道目前茂名的情况是怎样,是否还要漫漫长路的去整改。但是既然说到大家提建议,我把这个也说个思路。根据现在珠三角的做法,现在较大型的餐饮企业,除了要排烟管道油烟分离,排污也要逐步实行油污分离。这个做法应该也是可以避免排污管道堵塞的一个方法。

洋洋洒洒写了一堆,主要还是大禹治水,疏通为主。茂名有茂名的地方气候特点,根据茂名的地形特点,善于利用茂名自然形成或者以前建设好的城市河道湖泊,疏通排水口畅通排水管道,加设排水泵房,保留或增加绿化土地,利用自然吸水能力。就是我对茂名城区内治涝的点点建议,虽说盲人摸象,也期望建议可以发挥点点用处。
发表于 2019-4-20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挖深河沟,哪里水患,主要是对症下药
发表于 2019-4-20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一说到点点敏感问题就删,本人的想法要涉及更多的利益人和部门,哈哈,好采不发表,此贴封口了,希望有高人出手吧
发表于 2019-4-20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本帖最后由 dd1218 于 2019-4-20 21:22 编辑

城区内多建几个集雨湖缓冲区就解决了!
发表于 2019-4-21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感觉许三多没啥本事
发表于 2019-4-21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百年才一遇,下一次内涝都是百年之后了,不必去解决这个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