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123
和教育 发新帖
楼主: 066888888

李阳英语 最新优惠:99元学音标;期末备考课程,低至6折起!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5-31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和孩子聊一聊性别
性别是比较敏感的事情,三岁左右的孩子,就会清楚地知道自己是男生还是女生,也会冒出很多奇奇怪怪的关于性别的问题。而性别这件事情,由爸爸聊,对孩子更有说服力。如果是男孩,就告诉孩子,我们都是男人,和女孩不一样,我们的使命是照顾家庭,保护弱小。如果是女孩,就告诉孩子,你的性别和我不一样,你要像妈妈,做一个温暖、优秀、会保护自己的女子。
 楼主| 发表于 2019-6-1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孩子,无论如何我都爱你,不管你将来成为名人明星,还是去扫大街卖菜,你都是我独一无二的孩子。所以,当你不开心、不快乐、不舒服的时候,请回家,父母的家,有一盏灯永远为你亮着;有一扇门,永远为你开着,请不要忘了回家的路。
 楼主| 发表于 2019-6-2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政治世家:肯尼迪家族教育子女的十训

1.亲手制作孩子的育儿日记与读书记录,然后对此进行彻底检查;

2.帮助孩子培养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3.父母要经常向孩子讲述他在事业上所发生的故事;

4.吃饭时要形成一种自然和谐的讨论氛围;

5.教授孩子“取得第一名成绩的人不会被人无视”的世界法则;

6.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7.让孩子进入名牌大学进行学习,使之获得最好的人脉关系;

8.让孩子明白,起初的笨拙与不适应,将会通过反复努力而变得熟能生巧的道理;

9.告诉孩子要树立远大的目标,但切勿急躁,必须循序渐进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10.父母与兄弟姐妹之间,要形成一种和睦相处、互相帮助的良好家庭氛围。
 楼主| 发表于 2019-6-3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停下你正在做的事,走到你孩子那儿去,站着,看着他。

你是否曾经人在厨房,从厨房窗户喊你的孩子去做作业或者来吃晚饭?自己在一个房间,却向另一个房间里的孩子问问题?

孩子看不到我们时,就会很容易无视我们。如果我们自己都不停下手里的事,然后走到孩子身边看着他们,孩子当然不把我们说的话当一回事。要站在孩子们面前看着他们,让他们觉得我们很严肃、很坚决,以此表示“这很重要”。
 楼主| 发表于 2019-6-4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必须等待

在家里,爸爸妈妈总是“孩子第一”,什么事情都让着孩子,饭先给孩子吃,水果先让孩子挑等等,但是,家长这样的一味谦让,只会让孩子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觉得“爸爸妈妈都要让着我,我是最大的!”,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觉得自己高人一等,长大后可是不容易交到朋友的哟!

要克服“小皇帝”“小公主”的坏习惯,要从家长们做起。爸爸妈妈可以给孩子立下规矩,并且时时遵守“先来后到”的规则,比如吃饭的时候,妈妈先到饭桌前就先吃,如果孩子总是不来,那就让他尝到没有菜吃的后果;刷牙的时候谁先到洗手间就先刷牙……这样慢慢地,帮助孩子形成“先来后到”的习惯。

这样的规则可以避免他养成自私的毛病,让他懂得当别人先拿到东西的时候,必须学会等待,并形成一个平等的交往模式。
 楼主| 发表于 2019-6-5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一分脾气、七分害

教育界的专家指出:贫穷不会带来教育的失败,但精神的虐待一定会制造一个问题儿童。

让孩子生活在精神的虐待中,就如同给她带上了终生痛苦的枷锁。很多家长把孩子的任性、不听话、顽皮捣蛋归咎在孩子身上,其实每一个问题儿童的背后,必有一个问题父母,这是铁的规律。

孩子的问题,几乎都是家长的问题,只是很多父母不愿意去看见自己的问题,总是想尽各种办法修理孩子。

再有灵性的孩子,如果遭受了精神虐待后,都会走向消极、悲观的世界,这是不可避免的。
 楼主| 发表于 2019-6-6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

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亲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我接触过这么多的杰出的父母,没有一个是轻易取得教子成功的。

一位优秀的母亲甚至说:很多人都认为我很轻松,说你的孩子那么优秀,根本不用管,殊不知,我连晚上睡觉其实都有一个眼睛是睁着的!

好母亲防患于未然,而不合格的母亲是,孩子的问题已经很严重了,甚至教师都已经找孩子谈话了,她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全国首届杰出母亲沈丽萍同志是个画家。她为了学画,不仅上了大学,而且还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不仅买了书籍,而且还参观了数不尽的画展,听了数不尽的学术报告。

可是却从来没有意识到培养孩子也应该花时间,直到孩子因为空难导致身体严重残疾之后,她才开始真正学做母亲,并且由于自己的努力,最终帮助孩子战胜残疾,成为被挪威人民赞誉的“中国英雄“。

进入21世纪,信息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任何岗位都要求培训、考核,但似乎只有生养、教育孩子不需要培训,好象自动就会上岗而且永远不会下岗,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每一个人在做父母之前都要学习相关的知识,关于怎样做父母的意识和知识准备得越早越好,越充分越好。
 楼主| 发表于 2019-7-18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培养孩子的能力

家长要放手,在可控的范围下尽量放手。

比如,做一件事,孩子去做,可能只能打30分,你不满意,骂他,甚至代替他做了,当时事情的效果可以打90分。但请家长注意,这90分,永远是你的90分,孩子仍然是0分。

如果,你让他做,用他不反感的方式指点一下,这一次可能只是30分,下一次就有可能是60分,再下一次,可能就是95分,甚至比你做得更好。

所以,家长要学习聪明地示弱,把机会让给孩子,并及时鼓励肯定孩子。爸爸妈妈终将老去,要学会把舞台适时地让给孩子,让他们发挥。

孩子只有在一次次的实践、思考中,不断长大,独立,然后超越父母。长江后浪拍前浪,我爸爸妈妈常常很幸福地被我拍死在沙滩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