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时尚的时代,过去了? 时尚从来都如阵风过境,去留之间,没有定势。 打折、清仓、撤店,曾经遍地开花的快时尚正经历动荡,它们曾一度是无数中国女性触摸和追赶潮流的风向标,持续了近十年繁华。
快时尚整体陷入疲软,大牌们也没有好消息。
长期霸占行业宝座的Zara母公司Inditex业绩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逐渐放缓,2018财年内,该集团销售额增幅放缓至3%录得261亿欧元,净利润增长12%,创下近5年最糟糕的盈利增幅。
同样艰难的还有H&M。2018年三季度H&M库存将近390亿瑞典克朗(约合275亿人民币),占总销售额的33.5%,超过了服装企业30%健康库存率的警戒线,H&M不得不将天量库存付之一炬,导致当年公司利润跌去41%之多。
在全球跑马圈地迅速扩张后,快时尚的市场已经高度饱和,业绩跳水、生存困难,这些“速度后遗症”预示着:曾经的好日子,似乎已一去不复返了。
分析师更是直接表示,Zara的好日子已经结束了。
过去两年Zara在中国市场的衣服售价平均下跌了10%至15%,受此拖累,Inditex集团2018年净利润仅增长2%至34.44亿欧元。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Pablo Isla承认,受汇率波动、实体零售门店租金不断上涨影响,集团的盈利能力正遭受打击——从2016财年起,母公司Inditex集团的盈利能力就不断萎缩,毛利率连续四年走跌。 H&M曾经保持 4 天就开出一家新店的速度,但2012-2016年期间,H&M营业利润率从18%降至12.8%。为保证利润率,H&M放弃了每年新增10%~15%家新实体店的目标,标志性的西单大悦城店也被关闭。
情况并没有好转。2018财年内,H&M集团销售额只同比上涨了5%,增速停滞后更大的麻烦是天量库存:数据显示,库存规模仅去年上半年就同比增长了13%,达到363.33亿瑞典克朗(约合256亿人民币)之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