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女要嫁坑垌村,柴水足用,粉皮大孪鱼大件,有得食来有得拎。”芳姨嫁入坑垌村四十多年,特别喜欢唱歌,她张口就吟唱出这首耳熟能详的口水歌。歌词大意:坑垌村的物质条件非常好,山岭茂密能够提供足够的柴火做饭,水库资源丰富能够养出肥美的鱼儿。女儿嫁到坑垌村,生活过得和美。外家人来探重阳,可以吃到可口的粉皮和炸鱼,回家时还可以带上粉皮和炸鱼做手信。
▲长者歌唱小组的成员每周三下午聚在社工站唱歌娱乐
在坑垌村,有一群跟芳姨一样喜欢唱歌的长者,她们年过七旬,辛苦大半辈子把儿孙们养育长大,如今赋闲在家,总想找点事情做做,打发一下漫长的晚年时光。“双百”社工在坑垌村的两年多,经常走访接触,发现她们有唱歌这个共同的爱好,便组建了一支歌唱小组,并号召她们成为志愿者,为村公共事务贡献余热。她们积极和应,满腔热情地参与社工站的志愿活动,让晚年生活过得非常有意义。
众所周知,重阳节是登高赏秋、感恩敬老的节日。坑垌人对重阳节的重视程度可以媲美“年例”。相传在过去,坑垌村有几个大户人家,稻谷丰收的时节(大概重阳前后)拿出自家出产的大米做成粉皮与父老乡亲们分享。久而久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个善举就演变成各家各户大宴亲朋庆祝重阳。
▲金秋时节收割的稻谷,碾出的新米做出的粉皮最香
过去,粉皮是坑垌村常见的食物。尤其是刚刚收割起来的新米做出的粉皮可口诱人。坑洞人对于吃粉皮的回忆一直历历在目。年长的人怀念过去忙完农活后,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分工合作做粉皮;年轻的人忘不了在孩提时期一阵奔走游玩回家后,吃上母亲做的粉皮。在物质贬乏的年代,从厨房里盛出飘着米香的粉皮,淋上韭菜蒜子熬制的酱油,味道胜过一切饕餮盛宴。 ▲沙姜、蒜头、大小茴香等熬制出来的香油
▲浇上香油的粉皮
重阳节即将来临,敬老的主题亘古不变,但是我们希望换另外一种方式。社工与妇女歌唱小组志愿者聚在一起商讨如何推广坑垌的粉皮。社工提议号召多点年轻人加入我们的队伍,壮大志愿者的队伍。问题在于,村中的年轻人小时候吃过粉皮但是没有制作粉皮的经验,对制作粉皮没有太多的想法,让他们加入的可能性不高。而长者们可能也担心社工顾虑她们体力不足,纷纷表示她们可以胜任,能够与社工一起共事她们很快乐。
社工开始思考长者们的内在需求。社工认为,让她们晚年过得幸福,除了物质上给予满足,更重要的是提升他们精神生活水平,让他们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虽然年轻人忙于生计,无暇学习制作那些工序繁琐的传统食物,但恰恰是最普通、最朴实的东西最容易打动人心。
于是,制作粉皮、品尝传统美食成为了长者志愿队伍近期的主旋律。社工与一群可爱可敬的长者聚集在厨房,重拾二十多年前做粉皮的技能,在如何快捷高效做出可口的粉皮上费煞苦心。经过不断的尝试,从用料、用具到手法都进行了改良。如此用心良苦,只为唤醒众人味蕾中久违的味道,感受到老母亲手中的虔诚。
▲粉皮制作选用米这个环节十分重要,粉皮小组带领社工外出寻找“靓米”
▲社工与粉皮小组成员探讨如何改进炉灶的工具 ▲粉皮小组制作粉皮的过程
除了长者,如何让更多的村民加入粉皮饮食文化的推广?适逢重阳节来临,借重阳做粉皮的契机,社工与粉皮小组共同策划开展一场义卖活动,一起把长者做出的粉皮包装好,让年轻人订购,所得收益全数用于开展敬老服务中。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长者的身心健康,同时发扬坑垌村优良的饮食文化。让年轻人与长者来一场从舌尖到心灵上的互动。
▲打包并运送粉皮
▲已订购的热心村民前来领取粉皮
策划这场义卖活动,首先要考虑人手问题。因为当地重阳正日,村民都要在家招待客人,所以社工选择在重阳前夕举办义卖活动。我们计划这次义卖针对的目标受众为村中的年轻人,打算做好粉皮,打包好给年轻人认购,所得收益直接用于村中儿童、长者服务。消息一出,得到村中热心青年人的强烈回应,不到一个星期,就超额完成了预定任务,后续还不断有村民要追加份额。在村民的鼎力支持和志愿者的辛勤劳作下,我们共同制作了大概190斤粉皮,义卖收益约900元。 ▲粉皮小组与社工合照
本活动以坑垌村饮食文化为切入点,旨在推动村民参与到文化传承的活动中来。社工作为引导者与促进者,给广大村民提供一个公共参与平台,促进村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从而增进社区的关系。活动起到了以下几方面作用:一是促进美食达人发挥所长,提升制作粉皮的技术与自信心,增强其社区文化认同,唤醒村民的集体回忆,传承文化中关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二是提升粉皮小组凝聚力及培力她们的对社区弱势关怀意识;三是培育热心村民的志愿服务意识参与社区共治。
粉皮义卖表面上只是一场活动,其实更深层次的意义是借义卖的契机,激发年轻人对本地优秀文化的了解、认同与传承,并通过行动积极关注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关怀社区弱势群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