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伊始,一场浩浩荡荡的“宅文化”在中国兴行,因预防疫情需要,大家或在家里隔离,或在家里办公,除了买菜买口罩外,“三寸金莲不出户、双足游遍家中景”。
一天24小时待在家里,从房间游走到客厅,再从客厅游走到阳台,让很多人开始反思房子能不能更舒适,社区管理能否更周全,更及时,更健康。
房子,不仅仅是钢筋水泥;生活,也不仅仅是所谓的地段,生活更应是品质、放心、舒心,成为你家庭的庇护。
悄悄地,许多人的买房观念开始变了,想换更健康、更舒适的房子。
根据广州房产发起的一项关于健康住宅指标的调查,经过500多人投票,得票最多前三项依次是:户型通风采光、物管服务以及园林活动空间。
▲以上调查资料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这三项指标正是各位宅在家里的亲身真切感受。
其一:房子通风采光,太重要了!
钟南山在总结非典经验时就谈到,“中山二院原来一个病人收治时一直没事,但转到ICU,因为小房间不通风,一个晚上9个医务人员全都病倒了。”
有测试显示,早上打开门窗,在低速风条件下,如果有“穿堂风”2-8分钟,室内空气就能达到卫生标准。
如果没有这种对流,要达标,至少要40分钟以上。
而阳光中的紫外线,也能够有效灭杀空气中有害微生物。
其二:好的物业,关键时刻能救命。
面对突发的疫情,我们一般人能做的就是不出门,减少接触,但是许多疫情防控的工作需要有人去部署和执行。
一个好的物业,能够提前做好预警,开展社区疫情防控,如社区人员出入管理、物资的配送、社区消毒以及突发疫情防控等工作。
好的物业,敢于直面疫情,保护好家人的健康。
其三:好园林,生活的调节剂。
家中隔离,重复的定点起居生活,让人生活枯燥、烦闷,缺乏了与自然环境的交流。好园林,给单调的生活添上一片绿色,调节生活情绪,享受舒适的居家生活。
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有时候往往忽视了房子的本质居住属性。在疫情之下,长时间呆在家里,长时间的接触感受,唤醒居住的更高的品质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