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查看: 6535|回复: 12

[深读茂名] 高州镇江:有一种国家级“熊猫植物”,农村人叫它做“水鬼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21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在我的家乡隔离镇江镇的田头湖沟里,长着一种野草,似禾非禾,似稻非稻。六七十年代的时候,生产队养牛的人放牛去吃它,放鸭去吃它的稻穗,那个时候还小,不知道它的来历,大人叫它做“水鬼禾”,也有人叫它做“番鬼禾”。早几天看了新闻,查下百度,才知道它原来是国家级熊猫的保护性植物。
镇江野生稻属普通野生稻品种,是90年代在高州境内发现的中国面积最大、最罕见、保护得较好、种性原始、很有育种价值、濒临绝种的珍贵野生稻资源。
1997年,中国科学院的谢中稳、钱韦两位博士带着国家“九五”星火计划——利用野生稻基因育种的课题,到广东、广西、海南等地普查野生稻资源。同年11月,来到广东高州市,在当地农业局和镇政府的协助下,在距镇江镇3公里处的大岭村合丫垌沼泽地,他们发现了大面积野生稻,其中连片生长面积达15亩。后又在朋山陂头垌沼泽地发现了100多亩,其中连片面积达30亩。1999年底,中国科学院再次派专家前来考察,并加以确认。不久,在该镇那射村委会谭碌竹根底垌,镇江镇干部又发现了大片的野生稻,高州农业局有关技术人员曾三次到现场取样研究,证实与朋山陂头垌发现的野生稻是同一品种。
大岭村委会合丫垌沼泽地的野生稻
中国迄今发现的野生稻主要有三种: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其中普通野生稻是栽培稻(栽培稻为一年生,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的近缘祖先,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素有“植物大熊猫”之称,蕴含着高产优质、耐寒抗旱、抗病虫害、繁殖力强等优良基因,在遗传基因上集中了制种优势,具有重大的研究和开发价值。经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等权威机构研究鉴证,镇江野生稻,属中国非常罕有的濒临消失的“不归家”物种类型,其利用价值、保护价值更大。“不归家”野生稻,当地人叫“水鬼禾”,它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水,常年生长在有水的河边、沟边和沼泽地带。抗虫病能力强,耐寒性强,属强感光型物种。其根系发达,分蘖力强,再生力强。冬季生长缓慢;春季生长迅速;夏季生长茂盛;秋季经短日照作用后,于10月份抽穗扬花,11月份成熟,成熟后稻粒自然脱落,穗秆渐渐干枯,头部又长出分蘖,继而循环地生长。
20200421_3277340_1587455649832.jpg
发表于 2020-4-21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就是利用野生稻培育出来的。
 楼主| 发表于 2020-4-21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fibril 发表于 2020-4-21 16:02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就是利用野生稻培育出来的。

对,这个问题解决了,让中国人民都吃饱了饭。
发表于 2020-4-21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野生稻乃水稻杂交之母本,是上天赐予人间的瑰宝。高州也是原中科院院士、著名农业科学家丁颖的故乡。建议当地政府充分利用和保护好丁颖院士故乡的这一宝贵资源。
 楼主| 发表于 2020-4-21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水木春晖 发表于 2020-4-21 20:29
野生稻乃水稻杂交之母本,是上天赐予人间的瑰宝。高州也是原中科院院士、著名农业科学家丁颖的故乡。建议当 ...

对!
发表于 2020-4-24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水稻之父袁隆平极为珍惜这些野生水稻,用于改良现在水稻的抗病虫害能力,抗倒伏能力,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发表于 2020-4-25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苹果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相恨见晚,继续加油!
发表于 2020-4-25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其实我们平常吃的米都不是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当然,袁隆平还是要尊敬的。
发表于 2020-4-25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杂交水稻的开山研究功劳是袁隆平,但他的杂交水稻虽然产量不错,但需要精耕细作且口感不太行,所以主要都做饲料和储备粮了。
有心的话去问问种水稻的人,有没有种子是采购自隆平高科的就知道了。

我们市面上常吃的米大多数来源于谢华安,只不过现在一提起杂交水稻就想到袁,都是宣传需要,实事求是来说功劳不能一味按在袁的身上,颜龙安张先程谢华安也必须要记得。
 楼主| 发表于 2020-4-25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出力顶 发表于 2020-4-25 10:58
相恨见晚,继续加油!

谢谢
发表于 2020-4-25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这么多年,这么大遍,谁去割禾
发表于 2020-4-25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苹果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cjdby 发表于 2020-4-25 12:09
杂交水稻的开山研究功劳是袁隆平,但他的杂交水稻虽然产量不错,但需要精耕细作且口感不太行,所以主要都做 ...

别百度复制了,作为茂名人连丁颖都不认识丢假死死。记得小时候老人家常说吃高州佬的米,长大之后才明白指的是丁颖,丁颖是最早研究杂交水稻者之一,袁隆平还差的远
发表于 2020-4-26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媒体绝少宣传丁颖,少人知道不奇怪啊。
现在媒体的作法就是把全部功劳都归于袁了,这对其它水稻研究者是不公平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