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楼主: 和事佬

[今日关注] 茂名人,你真的了解决茂名荔枝?(茂名荔枝最全面科普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5-20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唯有茂荔与爱不可辜负

郭柳纤  中共茂名市委党校订阅号  4月18日
     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厚而莹,鲜嫩多汁,香气清远,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若问有何水果由表及里能拥有如此众多美好的赞誉?唯有茂名荔枝,独得恩宠。千百年来,无数达官显贵、才子佳人寄情于荔枝,让这盛产于茂名的岭南佳果为“爱”代言。君不见,荔枝的形状圆润饱满就像一颗“爱心”,果壳绯红艳丽有如新娘的嫁衣,果实晶莹剔透恰似娇妻的玉肌。唐玄宗“置骑传送,辗转千里”,为的是博杨贵妃红颜一笑,要将最珍贵的果实送给最珍爱的人,成就了一段“唯有茂荔与爱不可辜负”的千古浪漫传奇。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荔枝,果中之尤物
     荔枝因为体型和色彩美丽娇艳,口感清甜味道珍美,超凡脱俗,历来都是吃货们的至爱。在古代诗人的眼里,它就是美人:“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荔枝鲜红的外壳内,薄如蝉翼的白膜裹着玲珑细嫩的水晶,吹弹得破,让人神魂颠倒。明朝屈大均沉醉在荔枝的美艳上无法自拔:荔枝不但“仙人肌体如冰雪”,而且“笑口但含玉香满”,眼睛看着垂涎欲滴,吃在嘴里更是余香长留。连风流倜傥的宋徽宗赵佶也放下描画后宫佳丽的低级趣味,好荔如好色一般地大赞荔枝之美:“山液乍凝仙掌露,绛苞初绽水精丸。酒酣国艳非朱粉,风泛天香转蕙兰。”估计,一时间让他的妃子们只得吃醋消愁愁更愁了。
     古诗中,也有把荔枝比作貌美的男人的。白居易写道:“唯君堪掷赠,面白似潘郎”——以史上最著名的美男潘郎比荔枝,意为只有你这样的美男才配得上我把荔枝赠给你。


娇艳的荔枝



荔枝代表了爱情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理枝”就是荔枝的谐音,荔枝的果语代表着承诺,希冀长长久久。从古到今,荔枝皆为传情之物。在茂名的民俗中,婚嫁女子要在前一年接受男家送来的红荔枝,寓意愿结百年之好。电视剧《如懿传》中,如懿亲手绣制的青樱红荔手绢,就是她和皇帝的定情信物。翡翠色的青樱与红艳艳的荔枝搭配,将青梅竹马的如懿闺名和皇帝名字巧妙嵌入,这方丝帕成为了贯穿全剧的灵魂,而“青樱红荔图”也成为二人一生情感的见证。青樱红荔,相依相偎,寓意“情深意重,两心相许”。


青樱红荔帕子
     在画家心中,荔枝之爱意甚至可用来求婚。荔枝于齐白石,可以说是魂牵梦绕,他画荔枝终其一生,96岁时还在画。他在56岁的年纪看上了朋友家才18岁的保姆,用4天的时间画了四屏以荔枝为主的花果,类似下聘礼的仪式求娶这位姑娘,朋友被他的诚意感动,竭力为他们牵线说媒,终成一段浪漫的荔枝姻缘。此《福祚繁华》是他们的定情之作,齐白石自题“余生平所作之画最稠密”。每幅近八平尺竖幅之中,满溢着富贵大利、长寿多子、福祚绵延等各种吉祥寓意,明艳而热烈,实为白石翁盛年时期的集大成之作。画中的枇杷树四季长青,寓意旺盛的生机。荔枝音同“励志”和“丽质”,红色的荔枝又有“红利、利至”之意。画面充满青春永驻、富贵祥和之气韵,大吉大利、红红火火之向往。《福祚繁华》不像是56岁中年男人能够画出,倒像是刚刚二十出头、正渴望美好爱情的少年所画。它是这对老夫少妻的挚爱象征,伴随了他们一生,娇妻也不负画意所望,竟然为齐老诞育了7个孩子。“情之所钟,正在吾辈”,此画后来拍卖出近1个亿,下此“重手”的购买者想必也是一个“荔痴”吧。
 楼主| 发表于 2020-5-20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荔枝还代表了难以割舍的亲情
    作家肖复兴在《荔枝》中回忆说,他小时候,母亲很喜欢吃荔枝,但是她舍不得吃,每次都把大个的荔枝给他吃。他长大后,每年的夏天,不管荔枝多贵,他总是要买上几斤,让母亲尝尝鲜。品味荔枝成了他家一年一度“阔别重逢”一般的保留节目,一直延续到母亲去世。他深情地写道:“我感到慰藉的是,母亲临终前一天还吃到了水灵灵的荔枝,我一直信为是天命,是母亲善良忠厚一生的报偿。如果荔枝晚几天上市,我迟几天才买,那该是何等的遗憾,会让我产生多少无法弥补的痛楚。”


蕴含亲情的荔枝



荔枝,饱含浓浓的游子之情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使得茂名荔枝至少有“八宗最”:历史最久、品种最全、品质最优、岁贡最早、面积最广、产量最大、出口最多、至今存活于世的荔枝树最古老。正所谓“世界最好吃的荔枝在中国,中国最好吃的荔枝在广东,广东最好吃的荔枝在茂名”。“新歌初谱荔枝香,岂独杨妃带笑尝。应是殿前高力士,最将风味念家乡。”清代两广总督阮元这首《岭南荔枝词》所言的,正是唐玄宗年间远在长安的游子高力士,为了重新品尝到家乡茂名的荔枝味道,不惜鼓捣皇帝下令茂名年年上供,想出这样的鬼点子,他也是够拼的,但其痴荔之心、爱乡之情天地可鉴。到了现代,这份家乡的味道对于远在他乡的茂名人来说是更是无以替代的。成千上万的外出务工经商者和海外游子大多会选择在荔红季节回乡,就是为了到果园去亲自采摘品尝鲜荔的那份口福。如果哪一年实在有事儿回不来,他们也一定要通过网购快递来解馋。




   荔枝,有大爱
     台湾抗倭名将丘逢甲自谓“平生嗜荔如嗜色”,说荔枝是“天生尤物本销魂”,“紫琼肤孕碧瑶浆,色味双佳更带香”。华夏有此“天下第一佳果”,焉能不爱?所以,抗日名将吉鸿昌在一次率部痛击倭寇以后,特的拿出茂名友人历尽辗转赠送给他的荔枝干果,分给将士们品尝。他慷慨激昂地说:“日本曾在小学教科书里别有用心地说:中国广东盛产美果荔枝,大大的好吃,你们长大后定要去尝尝鲜。我们中国人要打败日本侵略者,誓死保卫地大物博的中国。”吉将军还当场赋诗一首:“荔枝好吃国人享,岂容倭寇抢先尝。热血盈腔戍塞边,卫我中华无惊恙。”你看看,美味的荔枝竟然成了小日本教唆青少年侵略中国的诱饵,因而也成了激发我抗日志士英勇杀敌的情感动力!


美味的荔枝



绿水青山出好荔,世界荔乡看茂名


      茂名荔枝之美,在于得天地之利,得历史馈赠,得时代红利。每一个爱荔枝的人,都不能错过茂名红荔!它的规模全国第一,拥有大唐荔乡“天下荔枝第一镇”;它的文化源远流长,千百年来引无数文人墨客竞“折腰”;它的寓意无限美好,是表白和祝福的“荔”(利)器;它让家乡的人留恋故土,让离乡的人思念家乡;它让茂名人一说起就自豪,更让外地人一说起荔枝就羡慕。



唯有茂荔和爱不可辜负
     有爱的人们啊,愿你们永远不要辜负了爱,也记得不要辜负了茂名一年一度的荔红时节!人生是需要冲动的。拿起手机下单,吃到的将是比杨贵妃更鲜美的美味,记住的将是史上最牛的“快递”广告词:“一骑红尘妃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当然,你最好的选择是“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在茂名等你,等你一起在古老的大唐荔乡里,静静地望着那“灼灼若朝霞之映日,离离如繁星之着天”的荔园美景,慢慢地感受这一次荔爱的旅行,一份难忘的荔味,一份永恒的荔忆……
 楼主| 发表于 2020-5-20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没有茂荔的夏天是一个不完整的夏天

宁其冲  中共茂名市委党校订阅号  4月19日
   关于夏天,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专属味觉记忆。炎热盛夏,鲜美多汁、甜入心脾的水果最是勾人念想。在中国的南方,尤其是岭南地区的人们,荔枝是他们最不可忘却的鲜果,每到荔枝时节,他们的味蕾便异常的敏感躁动。如果他们中间有人在某一个夏天的荔枝成熟时节或因出差外地、或因欠收少果等诸因素而错过了品尝,来年夏天他必然满怀遗憾和期待念叨:“上一年一颗荔枝也没有吃到,今年无论如何要吃个饱,补偿补偿!”可以说,对于很多人而言,没有荔枝的夏天是一个不完整的夏天,如果错过的是茂名荔枝,更加是一种难以原谅的遗憾。


传承千年的大唐贡果



     茂名的每一棵荔枝树都能讲出一段古老而又美丽的故事,这里有着世界上最古老的荔枝树,也有着世界上最新口味的品种,古树与新苗,嫁接与传承,让每年夏天新生的每一颗荔枝都蕴含着唯美的文化印记。大唐贡品,是茂名荔枝的传承千年的靓丽名片。世界绝无仅有的保存良好的四大荔枝古贡园都坐落于茂名境内——高州根子柏桥贡园、高州泗水滩底贡园、电白霞洞上河贡园、茂南羊角禄段贡园。

高州根子柏桥贡园
     为何茂名那么多荔枝古贡园呢?这得从一个凄美的历史爱情故事说起,从我们都能倒背如流的杜牧诗句说起:“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美味荔枝,因妃子一笑而名动唐代长安,但是今天却很少有人知道诗中的红尘荔枝是来自于茂名,历史学家发现一个关键人物起着关键作用——高力士,是这位茂名高州人不遗余力向杨贵妃推荐其家乡荔枝。

有诗为证
岭南荔枝词
阮元(清)
新歌初谱荔枝香,岂独杨妃带笑尝。
应是殿前高力士,最将风味念家乡。

      自品尝过茂名荔枝以后,这位集万千宠爱的后宫佳丽彻底被这种独具魅力的南国珍果征服,唐代名流亦以能够一品荔枝视为人生幸事。倾国倾城,既可形容杨贵妃的容貌,亦可以形容茂名荔枝的美味。

       往事已历千年,贡院里摘果的人来了又走,老树却始终巍峨不语,即便有的荔枝老树已经活了一千四百年,它们仿佛在默默见证世间一切繁华与浮沉。

      幸运的是,生活在盛世中国,在网购发达、物流飞速的今天,以往只有达官贵人才能吃到的皇家贡品已经飞人寻常百姓家,走进千家万户的餐桌。即便远在天涯海角,茂名荔枝也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最新鲜的状态出现在每一个吃货的果盘里。在新时代的条件下,说不定又生出许许多多“一骑红尘美眉笑,无人知是茂荔来”的爱情故事呢,而且,曾经杨贵妃品尝过的荔枝树今年结出的新果也可能被你吃到呢。

茂名荔枝甲天下




      茂名荔枝美味天下第一的口碑古已有之,唐代段公路在《北户录》中说:“南方果之美者有荔枝。梧州火山者,夏初先熟,而味少劣。其高潘者最佳,五六月方熟。”高潘即指高州、潘州,即今茂名市。


     茂名荔枝的甘甜何以冠绝全球?很多植物学专家认为,这是茂名独特的地貌结构和气候特点决定的。大自然鬼斧神工地为地球上每一种植物设定了与其生长规律相适应的气候环境,方使得我们的世界多样而美好。荔枝有一个娇贵的原始名字:离枝。按白居易云:“若离本枝,一日色变,三日味变。则离支之名,又或取此义也。”不仅果娇而鲜,荔枝树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也是达到了苛刻的境地。据百科全书记载,荔枝树喜高温高湿,喜光向阳,最低气温在0至-2℃会遭受冻害,但它的遗传性要求花芽分化期有相对低温。可见,荔枝生长喜高温,但是又不能太高温,尤其要在花芽分化期有合适低温。
 楼主| 发表于 2020-5-20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中国符合这种冷热相交特点的气候环境的地区不多,其中以广东种植为最佳,广东荔枝曾引得苏东坡大叫:“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广东荔枝又以茂名之果味最为地道,茂名的荔枝产量占广东荔枝产量近一半、中国产量的四分之一、世界产量的五分之一。神奇的是再往西南十多里以外的温度更高的吴川却不适宜种植荔枝了。莽莽九州,上天对茂名这块土地有着别致的眷顾。

      正是因为茂名山海联动的地型特征,温暖多阳的气候配合山里夜晚低温让果肉的糖分加倍囤积,使之口感甜美胜于其它地方,仿如新疆哈密瓜的自然秘密。

荔枝与乡愁


      荔枝之于岭南子弟,不仅仅是一种甜美水果,更加是儿时农家院落的乡愁记忆。

      城市化的大潮让越来越多农村人到城里定居生活,在忙碌的都市节奏中,农村反而成为了很多异乡人难以回去的远方。在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的城市中穿行,荔枝总最能勾起大家的童年回忆。儿时的农村,家家都有好几棵荔枝树,或种在庭院,或种在后山上。到了荔枝成熟时,家家户户都出来采摘荔枝,那几天全村人都在一个山头劳作,男人采摘、女人挑担、老人把棋盘都搬到了山上,一边摘低垂树枝上的荔枝吃着一边对弈,最欢喜的是孩子——尽情地在红红火火的荔枝林跑叫嬉戏,那年月的记忆,仿佛永远抹不掉一样刻在脑子里。

      如今,在这些美好的乡村图景愈来愈远离我们在城市中朝九晚五的生活之时,科技的进步改变了我们,重新唤醒了记忆深处的乡愁。高铁与互联网,让藏在深山里面的茂名荔枝能够在极短的时间里送到全国各地。自通高铁以来,很多在珠三角上班族选择一大早搭乘高铁回茂名老家帮忙采摘荔枝,傍晚时分又用纸皮盒装好满满几箱带到城里去。

      那些嘴馋的同乡与异地好友早就迫不及待,当晚便把荔枝瓜分完毕,还会一边吃着一边赞叹:“好甜!好吃,今年阳光足,你这比路边摊那些要新鲜多了”。茂名人的好心与热情通过新摘的红火的美味的分享的荔枝不断扩散,也让越来越多人开始了解这个地方为什么叫茂名,出了一位伟大的叫冼太夫人的女英雄,以及,拥有世界上最美味、最多样、最富人情味的荔枝。也让越来越多人选择在茂名荔枝成熟时节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亲摘那最新鲜的露水荔枝!他们中间有恋人双双对对而来,有一家人欢欢喜喜而来,有朋友成群结队而来,总之,茂名好心人的热情与茂名荔枝的美味一定让他们能乘兴而来,尽兴而返!

      那兴奋劲只是荔枝的美味带来的吗?或许,更加多的一种人情味在烘托,一种让在外打拼的异乡人找到温暖的故乡归属感,这种感觉不仅仅只是传递给茂名人,同样可以引起所有来自他乡的人的共鸣,只是茂名荔枝恰好起到了这种醇化作用。何以是荔枝呢?又或许因为荔枝成熟时节的短暂与难于保鲜,使得一年之中只有在夏天那么一段时间有新鲜的荔枝吃。短暂而美好的事物容易产生仪式感,因为容易失去的往往让人们懂得要倍加珍惜,荔枝也罢,人情也罢,乡愁也罢,皆是如此。因此,请勿错过,要不就要等来年了!
      茂名荔枝,传承千年的大唐贡果,独一无二的地域珍品,盛载浓郁乡情的儿时味道,今年夏天,你一定要吃哦。
 楼主| 发表于 2020-5-20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当“天生尤物”荔枝遇上“人间尤物”杨贵妃

郭柳纤  中共茂名市委党校订阅号  4月23日
     有道是,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你回忆往事的时候,不会因没有吃到茂荔而悔恨,也不会因错过了茂名的荔红季节而遗憾,因为5G时代的快递见“屏”如面,“点”到即至!
                ——正儿八经的题记

荔枝三问




     为了说清楚古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今有“一骑红尘美眉笑,人人知是茂荔来”这档子事儿,让我们先来科普一段“荔枝三问”——

荔枝真有那么好吃吗?
争论了上千年,最后总算有了共识:所有水果中确确实实数荔枝最好吃;没有吃到荔枝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有南朝《宋书》记载的皇室外戚萧惠开的话为证:“南方之珍,惟荔枝矣。其味绝美。杨梅、卢橘,自可投诸藩溷。”意思是南方的水果只有荔枝最好,别的杨梅、枇杷这些,都应该丢到厕所里去。当然,我们也要好心安慰一下没有荔枝吃的人,大可不必都丢到厕所里。哪怕是网购到了茂名荔枝,也可以同时吃些杨梅、枇杷之类的水果,这样有利于您找到“唯有茂荔与爱不可辜负”“没有吃茂荔的夏天是一个不完整的夏天”的感觉。
杨贵妃吃的究竟是哪儿的荔枝?
答案倒是“非常一致”:杨贵妃吃的是我省的、我县的、我村或我家那棵古树上结的!有史为证——《浪斋便录》:“唐世进荔枝贡自南方。”《杨妃外传》:“以贡自海南。”杜诗亦云:“南海及炎方”。惟张君房以为忠州,东坡以为涪州,未得其真。近阅《涪州图经》及询土人云:“涪州有妃子园荔枝,盖妃嗜生荔枝,以驿骑传递。”故君谟谱曰:“天宝中,妃子尤爱嗜,涪州岁命驿致。”又曰:“洛阳取于岭南,长安来于巴蜀。”这些记载其实都“未得其真”,最后是清代两广总督阮元在《岭南荔枝词》中一锤定音:“新歌初谱荔枝香,岂独杨妃带笑尝。应是殿前高力士,最将风味念家乡。”正是远在长安的游子高力士,为了重新品尝到家乡茂名的荔枝味道,不惜鼓捣皇帝下令茂名年年上供。“此实录也,后人不须置喙矣。”不容质疑、也没有必要再争:“杨妃带笑尝”的就是茂名荔枝!现在茂名高州根子荔枝贡园里还有大片树龄1300多年的古荔,羊角禄段贡园一千年以上的古荔枝树三百多株,当地人根据传说还能指认出哪几棵古荔的果实是唐玄宗时期进过贡的,所以每年荔枝花开时节,就会有众多外地富商纷至沓来,竞相预购。
哪个地方的荔枝最好吃?
自古以来的10多部《荔枝谱》数以千计的诗文中的答案也“非常一致”:是我省的荔枝最好吃、我县的荔枝最好吃、我村或我家那棵树结的荔枝最好吃!总之,每一个作者都很认死理:我吃过的荔枝最好吃、我家乡的荔枝最好吃!谁不同意我就跟他急!然而,如今快递业发达了,各地的荔枝大家都吃过了,有比较才有鉴别,“剁手党们”在网购留言中终于形成共识:各地的荔枝确确实实都好吃,但茂名荔枝无疑是最好吃的!
古代的快递业务


     言归正传。“快递”并非今天互联网时代才有的新鲜事儿,而是古已有之。驿站即是古代供“快递”从业人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在我国有长达3000 多年的历史。本来,驿站就是驿站,和今天的汽车站、火车站、码头、飞机场并无不同。但由于它与喜欢收“快递”的最美丽也最有故事的女人杨贵妃的悲喜剧挂上了钩,就成了古代也有“快递业务”的“依据”。而唐代大诗人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活脱脱的写尽了杨贵妃收到荔枝“快递”的欢喜模样,可说是古代“快递业务”最著名的广告词。



     全世界最好吃的水果是不是荔枝?作为“大唐荔乡”、当今世界“荔枝之都”的茂名人,即使我可以低调地装着不知道,古人也是不会装的,他们说:“南方之珍,惟荔枝矣。其味绝美。杨梅、卢橘,自可投诸藩溷。”(南方的珍贵水果只有荔枝,相比之下,完全可以把杨梅、枇杷扔到篱笆之外厕所之中);“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润胜莲生水,鲜逾桔得霜。”(荔枝奇美的味道哪是人间所有?润滑胜过出水的芙蓉,鲜甜超出染霜的蜜桔);“紫琼肤孕碧瑶浆,色味双佳更带香;若援牡丹花史例,荔枝原是果中王。



苏轼说荔枝是“天生尤物”



台湾抗倭名将丘逢甲自谓“平生嗜荔如嗜色”,赞誉荔枝是“天生尤物本销魂”



宋代释宝昙在《和史魏公荔枝韵》中说,荔枝“尤物自是生海壖”



明代生活家张潮说:“笋为蔬中尤物;荔枝为果中尤物;蟹为水族中尤物;酒为饮食中尤物;月为天文中尤物;西湖为山水中尤物;词曲为文字中尤物。”
 楼主| 发表于 2020-5-20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所谓尤物,食色兼备,欲罢不能。   
     不到南方荔枝产地,是绝对吃不到真正的“荔枝味”的。鲁迅南下广东之前,在江浙吃过干荔枝、罐头荔枝、陈年荔枝,但没吃过新鲜的。来广东后,吃了第一颗刚从树上摘下的新鲜荔枝,从此就上了瘾。日啖荔枝三百颗还不够,鲁迅还要跟朋友写信炫耀:“确比运到上海者好,以其新鲜也。”可惜,他没来过茂名,错过了茂名的轻红,没尝到人间至味。


     正因为黄金时间极短,才会有“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四日色香味尽去”的迷之倒计时。从古至今,为了一尝荔枝令人销魂的鲜美,人们穷尽了一切手段,争取最短时间将新采摘的荔枝送进吃货的嘴里。早在汉代就有记载:“旧南海献龙眼、荔枝,十里一置,五里一堠,奔腾险阻,死者相继。”真是折腾死人了。可见在古代搞荔枝“快递”,虽然确实不合时宜,但并不是唐明皇、杨贵妃、高力士们的首创。



      不过,当“天生尤物”荔枝遇上“人间尤物”杨贵妃,事情就闹得更大了——这怪只怪她是交通不便时代的女人,还长得那么倾国倾城,而且后来又当了真的差点儿把大唐给“倾”了的“替罪羊”。话说从小吃着茂名荔枝、听着荔枝故事长大的高力士,肯定是忘不了。他在随侍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时候,免不了情不自禁地讲起茂名荔枝的滋味和故事,引得杨贵妃馋虫满身爬。凭着唐玄宗对她的千宠百爱,不能摘下月亮、星星供她赏玩,从茂名运点鲜荔让她大快朵颐的办法还是有的。于是令人从数千里以外的茂名以快骑驿送。杜牧最著名的诗句写的就是这个事儿。实际上,从汉武帝以来历朝历代皇帝“嗜荔如嗜色”的德行看,多半还是玄宗自己更想吃。只不过,他虽然曾经创造了历史上最伟大的“开元盛世”,后来却在治理江山上犯了许多重大错误(搞荔枝“快递”只是其中最无足轻重的一个错误),引发“安史之乱”,被迫赐死了杨贵妃、丢掉了皇位不说,还差点葬送了大唐江山。

来自古代的荔痴

      历朝历代的大文豪们是不会去管真实的历史和正史的真实的。他们围绕杨贵妃的“荔痴”故事,写出了成千上万的咏荔名句佳作,活生生地把荔枝打造成了古今中外最有故事、最有文化、最有“谱”的水果。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蔡襄编成《荔枝谱》一书,进呈仁宗御览后刻印成书。据世界最权威的古代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先生考证,蔡《谱》是现存的问世时间最早、内容最全面的水果专著,堪称世界上第一部果品分类学著作。此书被译成英文、法文、日文、拉丁文等多种文字出版,并流传于世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在蔡《谱》的带动下,此后人们陆续编成十三部44卷(篇)《荔枝谱》。当代学者彭世奖、黄淑美先生据此编成的《历代荔枝谱校注》,达50多万字。

      历代文豪在反复编排“一骑红尘妃子笑”这段美丽浪漫而又凄婉悲凉的故事过程中,自己也个个毫无例外地成了比杨贵妃更“荔痴”的吃货。比如,从京城贬官至岭南的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荔痴”堪称极品。他生平得意事无数,文学修为登峰造极,写得一手好书法,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唯独美食上,无人可与他匹敌,传下数道无双美味,堪称千古第一吃货。之前被贬常州时,得尝美味河豚,一气猛吃,风卷残云后留下一句话:就算吃完了立即死掉也值得了!等到他被贬岭南,初尝荔枝,瞬间惊艳:“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 赞叹荔枝美丽如仙人,既有如此冰肌玉骨,无须等待妃子笑就已倾国倾城了。跟着又想起了那顿河豚美味,自注说:“予尝谓荔枝厚味高格两绝,果中无比,惟江鳐柱、河豚鱼近之耳。”感叹荔枝的美味只有江鳐柱和河豚才能与之相近,也就是说,他宁愿吃了就死也要吃的河豚,美味程度也是比不上荔枝的。可见他的“荔痴”等级之高!好吃的荔枝不仅缓解了诗人回家的渴望,而且还改变了他做官的态度:“我生涉世本为口,一官久已轻莼鲈。人间何者非梦幻,南来万里真良图。”诗人为了能“日啖荔枝三百颗”,宁愿不回老家也不做官,而愿长作岭南人。别人是“嗜荔如嗜色”,他不仅不惦记“色”了,连亲人和工作岗位也不惦记了,很有“饱食荔枝即神仙”的意味,惹得朝廷上的政敌实在控制不住自己的羡慕嫉妒恨,又马上把他调离了广东。

一骑红尘美眉笑 人人知是茂荔来





     杨贵妃的“荔痴”故事中的是非曲直,已是过眼云烟。但历代文豪围绕杨贵妃的“荔痴”故事喋喋不休地评说了1300年,已形成一笔绝无仅有的巨大文化财富和广告效应。我们现在要关心的是,继续发挥好这一巨大无比的广告效应,借助当代更快的“快递”业务,让全中国、全世界的“荔痴”们都能吃到茂名鲜荔,让他们的舌尖上获得满满的幸福感。“一骑红尘美眉笑 人人知是茂荔来”,这是“好心茂名”必须倾力做好的一桩大好事儿。说起来,近些年茂名为做好这事儿也确实够拼的,连市领导和各区(县级市)长们也化身热情的“店小二”,通过云直播、云发布、云签约、云互动、云消费、云旅游模式“带货”,让天生荔质、后天给荔的茂名荔枝插翅飞入寻常百姓家。吃荔枝,已从“一骑红尘”华丽转身为“一键下单”!








     有道是,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你回忆往事的时候,不会因没有吃到茂荔而悔恨,也不会因错过了茂名的荔红季节而遗憾,因为5G时代的快递以“云”为媒,见“屏”如面,“点”到即至!
 楼主| 发表于 2020-5-20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扒一扒古人是怎么吃荔枝的

宁其冲  中共茂名市委党校订阅号  4月27日
      一些喜欢慢节奏的现代人难免会特别向往古代人那种“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的生活意境。殊不知,从一个荔枝吃货的角度来看,古人应该极羡慕我们的时代,因为在古代,荔枝这种金贵的皇家贡果,非达官贵人不能品尝,很多古人能吃到一口荔枝就可以算得上是人生赢家了。今天,让我们来扒一扒古代人是怎么样把一枚被誉为“异世天香”的荔枝吃掉的。

最绿色的吃法

      白居易对荔枝有别样的情结,他的《荔枝图序》将荔枝的美好与难得刻画得入木三分。美好的是荔枝之色香味: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难得的是荔枝的保鲜: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于是乎,为了极大地满足他品尝到“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的新鲜荔枝的吃货口欲,他想出了最原始、最环保的一招——种荔枝。为此,他还专门作了一首诗来记录他这个可爱可痴的绿色生态的生活作风:
《种荔枝》
白居易
红颗珍珠诚可爱,
白须太守亦可痴。
十年结子知谁在,
自向庭中种荔枝。

最凄美的吃法

      可是,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女主角杨贵妃一朝选在君王侧以后,是再也见不到荔枝树了,因为长安都城的气候是无法载种荔枝的。但是,她实在是喜好荔枝这一口,怎么办是好呢?幸好,她嫁的老公是唐玄宗李隆基。

知识链接:
唐李肇撰写的《唐国史补》一书记载:“楊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清代两广总督阮元认为是高力士这位茂名高州人向杨贵妃推荐和贡送其家乡荔枝“新歌初谱荔枝香,岂独杨妃带笑尝。应是殿前高力士,最将风味念家乡。”古之“南海”指的是广东和广西西部、越南北部一带,均属当时的岭南道。

       唐玄宗背着“爱美人不爱江山”的骂名让南海使从茂名贡园千里迢迢“奔腾进荔支”(杜甫诗中语)给杨贵妃吃。杜牧描绘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神奇的是,这些茂名过来的荔枝居然还可以触发杨贵妃的音乐灵感,《杨太真外传》记载杨贵妃:“于长生殿奏新曲,未有名,会南海进荔枝,因以曲名《荔枝香》,左右呼呼,声动山谷。”



      很多人疑问:这是何等的浪漫、何等的奢华,那里有凄美之说?其实君王贵妃与荔枝的故事还有下半段:
      天宝十五年,安史之乱使得唐玄宗与杨贵妃逃难到巴蜀。就在杨贵妃的家乡地这里,六军不发,群臣逼迫唐玄宗下令缢死杨贵妃于佛堂前之梨树下。《杨太真外传》记载了这凄凉一幕:“才绝(贵妃刚刚气绝),南方进荔枝到,上睹之,长号叹息。”他让高力士把荔枝给他,他手持荔枝骑在马上悲戚祭告杨贵妃:“此去剑门,鸟啼花落,水绿山青,无非助联悲悼妃子之由也。”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世间的一切繁华终归化成过去,而茂名高州贡园那些杨贵妃品尝过其果实的荔枝古树见证了这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至今都在向前来摘果的人无声诉说。

最鲜爽的吃法

       前面说了最环保和最奢华凄美的吃法,但是都太远离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了,比如荔枝树很多地方种不了,就是种好了也不知道要等多少年才吃得上;而杨贵妃的吃荔枝法就更不容易了,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遇到一个像唐玄宗那样宠妻的霸道总裁老公。以下这位哥们是把荔枝吃法探索到了极致,是每一个想在夏天来一次鲜爽的荔枝大餐的不二选择。这个哥们叫徐㶿,是明代文人,酷爱吃荔枝,也写了一本《荔枝谱》,他笃信“食荔有益于人,可以得仙。”来看看他怎么把荔枝吃出最鲜爽的感觉:
当盛夏时,
乘晓入林中,
带露摘下,
浸以冷泉,
则壳脆肉寒,
色香味俱不变。
      他认为在大夏天,一大早摸入荔枝林中摘下带露荔枝,然后以山泉冷浸过的荔枝是最美味的,吃起来的感觉是:
      嚼之消如绛雪,甘若醍醐,沁心入脾,蠲渴补髓,啖可至数百颗。


      这真可谓是炎炎夏日最鲜爽的荔枝吃法了。而今大部分人住在城里,很难体会到这种古人原生态的山林之啖了。听说,现在只有广东茂名一带的荔枝林还能满足这种山泉冷浸的自然条件了。
      同时,这个会吃的哥们还将民间高手的智慧分享给世人:
     乡人常选鲜红者,于竹林中择巨竹,凿开一窍,置荔节中,仍以竹箨裹泥封固其隙,藉竹生气滋润,可藏至冬春,色香不变。
 楼主| 发表于 2020-5-20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不得不感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下图表示,现代吃货也是功力深厚:

       还有为敢于挑战一切不可能的中国网友准备的——荔枝醮酱油:






最纠结的吃法

      有最鲜爽的吃法,也有最纠结的吃法。而被荔枝怎么吃困扰着的人居然是我们眼中的觉得其风流倜傥的乾隆皇帝!
      清宫的《哈密瓜、蜜荔枝底簿》记录到,乾隆二十五年六月十八日,北京的荔枝熟了。北京哪来的荔枝!原来,为了保证皇帝能够吃到新鲜荔枝,雍正年间的福建巡抚黄国材便套用北宋蔡京整枝荔枝小树运载到京城的办法。他在奏折上说:
      是以将臣衙门种植桶内之小荔枝树,于四月开花结果后,即载船由水路运往通州……于六月初,赶在荔枝成熟之季,即可抵达京城。荔枝树开花结果之后上船,两个月水路,到了京城,正好成熟。
      这个进贡方法传到了乾隆皇帝这里,乾隆皇帝又是一个荔枝脑残粉,曾经在诗中描述他对荔枝魂牵梦萦:

来何忽忽去憧憧,
空际云行尚有踪。
应为尝新荔子到,
又教梦里一相逢。


      可是因为这些树都只能是小树,因此结的果子有限,比如乾隆二十五年六月十八日这一天,太监们细细数过,五十八棵树共结果二百二十个,其中,有三十六个荔枝熟了。 根据宫里的规矩,太监们奏报“拿十个进宫供佛,其余随晚膳后呈进”。乾隆皇帝看了看,下了一道旨:“明日早膳送。钦此。”
      为何当晚不吃?很怀疑是乾隆皇帝需要一个晚上来纠结和思考如何分配这些珍稀的荔枝。果不其然, 第二天早饭完毕,御茶房进呈了四十个荔枝——除了前一天拿到的三十六个之外,还有第二天早上新摘下来的四个,乾隆皇帝郑重地做出了以下决定:

       看不清楚不要紧,下面是现代网友整理好的分配图:



      皇后贵妃们才能分得一个荔枝!相比之下,我们太幸福了!为了保证每一颗荔枝的去向有据可查,这位乾隆爷还专门编了这本《哈密瓜、蜜荔枝底簿》,说他是吃荔枝吃得最纠结的人毫不为过。

最土豪的吃法

      虽然古代一枚荔枝都是金贵的,也别看连乾隆皇帝吃起来都那么纠结,却依然是有一部分人吃得非常土豪的。谁呢?我们首先要想起的是苏东坡大学士,因为他写过“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皇后都只能分得一枚,他动不动就每日啖(粤语口语,至今在用,意为“享受”)三百颗,还不壕吗?
      还别说,明代真就出了一个比他还壕还能吃荔枝的文士,这个人叫宋珏,他自封为“啖荔大王”。宋珏在《荔枝谱》写道:
      余生于莆,既幸与此果(荔枝)遇,且天赋啖量,每啖日能一二千颗。值熟时,自初盛至中晚,腹中无虑藏十余万。
      按宋珏的说法,他不仅单日战斗力强悍,可以每天吃一两千颗荔枝,而且兼具持久的战斗力,从荔枝成熟开始一直吃穿整个夏天。这绝对是空前绝后的世界记录了。可是当看到他吃荔枝的搭配,让人觉得真有每天吃两千颗的可能,因为那些吃荔枝的配景实在是太醉人了:
       雨初过  裹露摘  晚凉  新月  簪茉莉 微醉  佳人剥  乳泉浸  蜜浆解  临流  对鹤  楼头   隔竹闻香  土人忽送
         ——宋珏《食荔清福》
      可见,宋珏是以匠人精神来科学研究荔枝的吃法,他还总结出三十四事会败了吃荔枝的兴致,提醒我们要规避。这种科学的精神与态度源自于他对荔枝美味的钟情——然世不乏好奇者,竟有越千里百里为荔枝而至者。他这句话可谓是道出了古往今来千千万万荔枝脑残粉的心声。



     写到这里,我已被古人与今夏的荔枝撩得不能自已,于是下决心要在荔红时节约上三五好友,在清晓时分到茂名贡园,将那棵被杨贵妃吃过的荔枝树上的熟果带露摘它个几百颗,像明代吃货那样浸以冰冷山泉,饱餐一顿!吃完后,还要像白居易那样将荔枝核抛到山下栽种,尔后待他年,来摘自种果。
      吃期已定!不见不散!
 楼主| 发表于 2020-5-20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最先向唐明皇推介岭南荔枝的是张九龄而非高力士

郭柳纤  中共茂名市委党校订阅号  2020-05-06



题记



     唐玄宗时代的著名宰相张九龄曾经曰过:荔枝“状甚瑰诡,味特甘滋,百果之中,无一可比”。茂名是世界荔枝之乡,栽培历史最久、现存古荔树最多、品种最全、品质最优、岁贡最早、面积最广、产量和出口量最大,素有“唯茂荔与真爱不可辜负”之誉。目前种植面积达130多万亩,相当于中国之外其他荔枝产地面积的总和;产量约占广东的二分之一、全国的四分之一、全球的五分之一;早、中、晚熟的品种均有,因而盛产期也最长,前后达一个多月。所以,茂名人一说起荔枝就自豪,外地人一说起茂名就想起荔枝。——真话必须重复一万遍








荔枝的滋味到底有多美?



      没有荔枝的夏天是不完整的。如果问茂名人喜爱夏天的十个理由,其中第一个必定是荔枝。荔枝是最值得期待的上品佳果,每一年夏天,身在世界荔枝之乡的茂名人,都对荔枝与味蕾的甜蜜“约会”满怀期待。东汉著名文学家王逸的《荔枝赋》,描写过荔红时节在今天的滨海茂名触目可见的荔园美景:“灼灼若朝霞之映日 ,离离若繁星之着天”;接着盛赞在荔园中“仰叹丽表,俯尝嘉味”的美好感觉:“口含甘液,腹受芳气。 兼五滋而无常主,不知百和之所出。”其大致意思和明代著名荔枝吃货张岱写的差不多:“剥之凝如水晶,食之消如绛雪。其味之甘芳,不可得而名状也。”王逸的结论是:荔枝“卓绝类而无俦,超众果而独贵。”实际上,从王逸的“简历”看,他当年好像并没有到过荔枝产区,他的这些描述应该是来自荔枝产区的朋友们“口耳相传”。



     常言道,要想知道荔真味,必须现场亲口尝。翻开典籍,历代的大文豪中,第一个堪称荔枝拥趸的非张九龄莫属。他是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个名相。开元十八年(730年),他一度被贬任桂州刺史(治所今广西桂林)、岭南道按察使。期间曾到其所管辖范围内的茂名“出差”,正碰上荔红时节,遂留足几日,得以大饱口福。后来,他回到长安升任宰相后,极赞茂名鲜荔“美不容口”,但同僚们没吃过也没见过,不肯相信人间竟有此等尤物;唯有彭城人刘侯,曾因公务从南海郡经过时品尝过鲜荔,也认为其“甘旨之极也”,不愧是水果中的极品。



     故此,张九龄感慨:有些好东西,由于不为人知,得不到应有的评价;又因其美味特别超群,故不为人相信;而且,荔枝又生长于僻远的地方(岭南),难以拿来作证,终免不了长久被泯没,好比一个难得的人才因没有获得施展才华的机会而默默无闻、“终然永屈”一样。于是他挥笔写下了一篇史上最靠谱的《荔枝赋并序》:“果之美者,厥有荔枝”“未玉齿而殆销,虽琼浆而可轶”“夫其贵可以荐宗庙,其珍可以羞王公。”



      张九龄盛赞,荔枝确实是杯盘中的仙液、宴席上待客的珍品。如果是时节炎热,客人中有烦躁不安的,只要吃上几颗鲜荔,便立时心情舒畅、浑身通泰。体弱之人只要吃上一百多颗荔枝,便能补益元气,调理内脏。所以没有人会对这甘美有满足之时,即使是不贪婪之人也会“嗜荔如嗜色”一般喜欢它(“有终食于累百,愈益气而治内,故无厌于所甘,虽不贪而必爱”),而将其他美味的水果弃之不顾。




     这位张宰相的文章素以“济时适用”、绝无虚假著称,所以对他的这些话,你可一定要深信不疑。我本确信清代两广总督阮元在《岭南荔枝词》中所言:“新歌初谱荔枝香,岂独杨妃带笑尝。应是殿前高力士,最将风味念家乡。”认为高力士是岭南荔枝第一介绍人,今天重读张九龄的《荔枝赋并序》才发现,原来最先勾起杨贵妃荔枝“馋虫”的,恰恰是当时正受唐玄宗推重的张宰相的这篇大作。明代著作家邓庆寀在《荔支通谱》中指出:“议者谓杨妃酷好,安知九龄有以启之。”高力士不过是起了提供“导购路线图”的作用。当然这个作用也很关键,因为张《赋》本身并没有劝唐明皇下令进贡鲜荔的初衷,而有讽谏他须爱才识才惜才之意。
 楼主| 发表于 2020-5-20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茂名荔枝,超越了一颗荔枝应有的甜



     正所谓 “锦苞紫膜白雪肤,茂名丹荔天下无”。千年的文章,千年的红荔,熏染出了一个荔香四溢、魅力无穷的茂名!自然成熟的茂名荔枝,颜色更靓,酸涩褪去,甘甜尽出。一到5月,枝青果红,出落得白润如玉、汁水欲滴,好吃得让人难以抗拒!特别是杨贵妃当年吃过的妃子笑,由于留下了“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两句最古老的“快递广告词”,仿佛拥有神奇的魔力,让任何人想起都会食指大动。嫩青带红的表皮、洁白透亮的果肉、清甜可口的味道,像极了爱情的青涩与热烈、纯洁与甜蜜。颗颗青里透红的果子,凝聚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浓情蜜意。




     甘露凝成一颗冰,露浓冰厚更芳馨。白糖罂是茂名最具代表性的正宗原产地品种,有“荔枝皇后”之美誉,又大又红,爽脆甜香可口,剥皮不流果汁。作为早熟品种,产自广东茂名的白糖罂荔枝4月底在长沙上市时,售价高达79.8元每斤,平均一颗就得3元,堪称“水果中的爱马仕”。

      黑叶是茂名地区最常见的品种,几百年老树很多,叶色浓绿近黑,故称黑叶。皮薄甜度高,却由于产量大,价格相当亲民,对许多茂名人来说,这就是铭刻于心的家的味道,记忆悠远绵长。



      一颗好吃的桂味是什么样的?当地人有经验,如果同时有几种荔枝,茂名桂味一定要留到最后吃,“如果先吃了桂味,其它荔枝就吃不出味道了。”轻解桂味罗衣,只见“白玉明肌裹绛囊,中含仙露压琼浆”,兼有淡淡的桂花清香扑面而来。桂味核小肉厚,一口咬下去,唇齿瞬间被荔枝的鲜嫩多汁包围,满口甜蜜的果肉,特别满足。提醒各位荔枝饕客,桂味最好吃的光阴,也不过从6月中旬到7月中旬,一年累积下来的甜蜜风味,只限定在这30天。顺便温馨提示:许多人偏爱的糯米糍,从上市到结束也就十几天左右,所以说骨灰级吃货们不提前预定是肯定吃不到啰。



     夏日炎炎似火烧,贵妃思荔吃不到,手机外卖不接单,只因不在配送范围内!而今,茂名荔枝电商首屈一指,24小时内就能到达全国一二线城市,“才下枝头,就到舌尖”轻松实现。去年茂荔全国“巡游”,第一站就是上海。许多上海市民为茂荔的绝佳风味倾倒,都说以后吃荔枝就吃茂名的,有机会还要带上亲朋好友到茂名现场发掘一下荔枝的真正味道,感受甜蜜。今年“广东名品全国行 茂名荔枝进辽宁”,茂名与辽宁人民同享“胜荔”,共获美好!

同享“胜荔”
     2020年中国荔枝产业大会将于5月20日在茂名开幕,在最大的荔枝生产基地举行盛会,是众望所归,不仅是产业内的一次盛会,更是一场关于荔枝的爱的狂欢。“好心茂名,美荔前行”,2020520——爱你爱荔我爱你,用最新鲜的茂名荔枝表达最真诚的爱意,你心动了吗?


短暂易逝的东西,总能勾人心弦
你是否还在为错过上一季而扼腕长叹?
你是否还在因未过足瘾而捶胸顿足?
或许,也正因为漫长的等待,
阔别重逢的荔枝美好而珍贵。
诗酒趁年华,当下最不能错过的,
便是今夏里最鲜甜的茂名荔枝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5-20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茂名荔枝 你知多少?

茂名市是中国著名的水果之乡,1996年在全国“中华之最”评选活动中,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命名为“中国最大的水果生产基地”。




茂名水果中,荔枝发展最快,种植面积最大,大发展从1986年开始,到2002年达到高峰达177.22万亩,比大发展前1985年的4.33万亩增加了172.89万亩,17年间平均每年新增种植荔枝面积10.17万亩,全市90%的乡镇种植荔枝,高州、电白、茂南三地交界40多个镇连片种植百万亩荔枝,成为世界最大的连片荔枝生产基地。茂名荔枝约占广东1/2,中国1/4,世界1/5,世界每5粒荔枝就有1粒茂名生产。




△中国荔枝博览馆工地
在茂名的带动下,全国荔枝迅速发展,一部分坡度较大条件恶劣、不适宜种植荔枝的山地也种上了荔枝,后来这部分荔枝生长结果不良,品质不高,影响了荔枝整体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为优化荔枝产业,全国各地都将部分山地坡度较大条件恶劣、不适宜种植的荔枝改种了其他作物,到2019年,茂名全市荔枝种植面积135.54万亩,产量43.82万吨,产值51.29亿元。预计2020年全市荔枝产量达50万吨。
 楼主| 发表于 2020-5-20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520,用茂名荔枝表达爱

郭柳纤  中共茂名市委党校订阅号  2020-05-20

题记:

茂名有大荔、茂名有贡荔、茂名有美荔!美荔茂名,茂名美荔!“老婆见我流涎甚,遣向茂名吃美荔。”2020520,爱你爱荔我爱荔!




     爱一个人,就是所有好吃的都想和ta一起分享。舌尖上的美味,一旦被赋予了爱和想念,就会变得暖意融融,美味无比。爱人、亲人、朋友、师生、同事之间,有好吃的就想一起分享,虽是平凡生活里最简单的一件小事,可正是件简单的小事儿,却足以让人欢喜,日复一日,就把日子暖成了细水长流。






      有“果中尤物”之称的荔枝,因其珍贵难得,便成了最能承载心意之物。人们将思念和祝福融入这最好的礼物中,用荔枝表达真情,希望收到它的人能喜上眉梢,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最经典的,莫过于唐明皇为表达对杨贵妃的浓情蜜意,每年置骑飞驿,从茂名传至京师,日夜兼程,以保持荔枝色艳味鲜,成就了把最珍贵的东西送给最爱的人一段史话。



      古人中,千里送荔枝的大有人在。宋人刘学箕在南方做客的侄子,“千里眷念情不忘”,见“荔枝结实魁群芳”,于是“星驰走寄一千颗”,千里迢迢星夜寄给叔父。拿到荔枝,刘学箕不敢轻举妄动,“先庙未献不敢嗅,色味虽鲜那敢赏”,有好吃的先祭献给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尝尝,然后才分给面前早已迫不及待的一家老小。刘学箕知道荔枝是最顶级的美味,“只今生食享至味”,对侄子千里之外星夜疾驰送荔之情甚为感动,特赋诗以谢:“食此感激意故长”。



      一纸诏书,将白居易从繁华的长安城流放到了偏僻荒凉之地,白居易自幼生长在北方,无缘见过荔枝,却意外发现流放之地竟然出产荔枝,大为惊喜,写下许多赞美荔枝的诗句。白居易尽情品尝荔枝时,不禁想起曾同朝为官的好友杨归厚。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好东西就要分享,可不能忘了老朋友。

      杨归厚当时也被贬谪,当他吃过白居易捎去荔枝的荔枝之后,久久无法忘怀,于是打算自己也在当地栽种荔枝。白居易听说后,马上将凌晨入园采摘挂着露珠的荔枝,连枝带叶装入竹筒,再托人捎给杨归厚;同时附上一首《重寄荔枝与杨使君,时闻杨使君欲种植故有落句之戏》调侃杨归厚:荔枝寄送过去很快,杨使君你还是吃我送的吧,荔枝从栽种到结果需10年光阴,你自己种的,何年何月才吃得到啊!



      《红楼梦》中,宝玉曾给偶感风寒患病的三妹妹探春送去了一盘鲜荔枝,以示慰问之情。贾家不在荔枝产地,这荔枝十分稀罕。宝玉送鲜荔枝,用的是一件缠丝白玛瑙碟子,很是雅致。晴雯说:“……他(宝玉)说这个碟子,配上鲜荔枝才好看。我送去,三姑娘见了也说好看,叫连碟子放着,就没带来。”试想,透着一道道红丝的白玛瑙盘子中,盛装上一簇簇珠红叶碧的鲜荔枝,这份礼物送得多么用心,宝玉虽有些顽劣,对家人的爱心确是满满的。


 楼主| 发表于 2020-5-20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荔枝自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就被视为吉祥之物。它身着火红的外衣,高高挂于枝头,一看就吉利喜庆。它的谐音更是讨喜:励志、理智、丽质、利至……因此,用荔枝表达茂名人民的热情、真诚,希望为对方带去好运是最合适不过的。去年5月在“中国第一滩”举办的亚洲沙滩排球锦标赛,出现了史无前例的一幕,让人不得不惊叹创意之奇妙。






      开幕式上,位于直播C位的致辞台成功抢镜。一改往常悬挂赛事标题牌或摆放鲜花的做法,台前挂满新鲜荔枝。茂名市委书记许志晖在火红热情的荔枝果丛中致辞并宣布赛事开幕,致辞台前颗颗饱满的荔枝透过镜头向全世界展露了“她”灿烂明媚的真容。



      在世界最大的荔枝产区,把荔枝挂上致辞台,看似刻意为之,实则再也自然不过了。选手们在领奖台上收到的不是鲜花,而是一束束红艳艳的荔枝,娇嫩欲滴,让选手们既意外又欢喜:比起华而不实的鲜花,在烈日炎炎下,吃上一口新鲜水灵的荔枝才是真享受,神仙来了也不换啊!一些选手,即使正在接受采访也经受不住荔枝的诱惑,堂而皇之剥壳塞进口中,深深陶醉。



      丹荔飘香品佳果,荔红时节逢盛事。5月20日,中国荔枝大会将在世界荔枝之乡茂名隆重举行。其中一个环节,精心策划了“‘致敬医护 传递甜蜜’—广东援鄂医护人员荔枝捐赠仪式”,借520这个特别的日子,用最新鲜的茂名荔枝向“最美逆行者”致敬:白衣为袍,迎难而上,奋勇向前,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鲜荔送给“战疫”英雄!



      青山绿水间,荔上枝头时。到时,大会将与“520用荔枝表达爱”活动联动,全程直播12个小时,用最具特色的茂名荔枝,向所有长期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向一直坚守在脱贫攻坚战一线驻村干部,向坚守在自己岗位的工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爱意。用“荔”表达爱,致敬“最美战疫人”!







      有人说,爱一个人,就是想要和他一起吃好多好吃的,所以食物里有了山川湖海,诗和远方。爱一个人,就是所有好吃的都想和他一起分享,所以食物里有了天长地久,家和想念。爱一个人,就是要把最好的东西跟最爱的人分享,所以食物里有了暖春盛夏,爱和陪伴。左手倒影,右手年华,有“荔”在身旁,便是最美时光。在这个季节里,让我们用积攒了一季的甜美,镌刻彼此隽永的回忆。




      2020520,用茂名荔枝表达爱:爱你爱荔吾爱你!
 楼主| 发表于 2020-5-20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微信图片_20200520162807.jpg
 楼主| 发表于 2020-5-20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微信图片_2020052016281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