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123
和教育 发新帖
楼主: 066888888

【李阳英语】英语同步精讲精练课程,16课时仅需499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7-2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若青春只顾疯狂,卑微就越来越近

孩子,如果老天善待你,给了你优越的生活,请不要收敛了自己的斗志;如果老天对你百般设障,更请不要磨灭了对自己的信心和奋斗的勇气。

现在的孩子津津乐道于几个文化不高、但事业有成的名人,用于堵住家长苦口婆心的嘴。

然而事实是:这样的人只是少数,大多数不爱学习的孩子,长大之后却发现,自己用几年疯狂的青春,换来了一生的卑微与底层。

现在有些孩子谈到读书,谈到吃苦,犹如谈虎色变,避之唯恐不及。

一帮不学无术的女孩聚在一起,号称所谓的姐妹,以为有了姐妹就有了全世界。

他们在一起聊好吃的、聊穿的、聊化妆品、想的是网上购物、刷微信、刷微博、追韩剧;

而一帮无所事事的男孩聚在一起,号称所谓的哥们儿,以为有了哥们儿就有了天下。他们在一起逃课、抽烟、打扑克、玩游戏、看玄幻甚至约架......以为这就是疯狂,这就是该有的青春。

他们看不起那些不会化妆、不会打扮、一天到晚只知道读书的好学生。还骂那些好学生是书呆子,骂他们傻,只知道读书,

殊不知,两三年后,好学生上一本,上211,上985,甚至上清华北大,而他们却要考虑去三本,去高职高专甚至考虑要不要南下打工。

叛逆和疯狂的青春当然可以,但几年的放纵,换来的可能就是一生的卑微和底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7-3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懒于唠叨——多做少说培养自觉性

有的父母为督促孩子学习,一天到晚像麻雀一样唠叨个没完没了。殊不知,重复的话孩子听多了耳朵也会起茧的,他反而不当回事。周末,他打游戏打了很久,作业也没做,我问:“你准备打到几点?”他看看钟,说:“再打十分钟。”“好,说话算数。”十分钟过去了,我返回来一看,他还在打,我强忍怒气,脸上平静地说:“你平常不是说,说话要算数吗?”他不好意思了,歉意一笑,马上关掉电脑。

在此之前,因我给他灌输过做人做事要守信用的意识,所以这次他才能愉快地接受。试想,如果我来个火冒三丈,一阵唠叨:“别打了,还不赶快做功课去,这样打下去,成绩怎么会好?以后考不上大学……”恐怕他口服心不服的,做作业时还会“身在曹营心在汉”。

教子心得:
    勤教育不见得有效,要看在什么方面勤。如果勤于唠叨、大摆道理,反而效果不佳;如果勤于寻找方法和对策,并能有效实施才是值得借鉴的。
 楼主| 发表于 2020-7-4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无条件养育,并不是无条件接纳孩子

这一点可以说是很多人的迷思,很多人甚至会把无条件的爱与溺爱混淆,而溺爱不是爱。无条件养育不是放任和溺爱孩子,所以不是无条件的接纳孩子的所有行为。我们不去操控孩子的行为,但不是说我们就得委屈和牺牲为人父母的需求。

所以从行为层面上来说,无条件养育并不是说要接纳孩子的所有行为;从情绪层面上来说,情绪没有对错好坏,父母要尽可能地去接纳孩子的情绪;从意识层面上来说,不管孩子做或不做什么,我们始终都是接纳孩子的。
 楼主| 发表于 2020-7-5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不可以随意打扰别人

当孩子遇到好的事情,比如受到老师表扬了、交到一位新朋友等等,总会很兴奋地想要把它告诉爸爸妈妈,无论爸爸妈妈在做什么事情他们总会毫不犹豫地打断。而且现在许多父母都是“孩子第一”,所以常常允许孩子在任何时候打断自己讲话,而且还会高兴地回应孩子,这样的态度容易让孩子养成不顾一切打扰别人的习惯,长大以后可能会以自我为中心,很难在集体中生活。

如果发现孩子有这样的坏习惯,爸爸妈妈要在平时生活中有意识地帮他改正,告诉他:“随便打扰别人是很不礼貌的,你想想,如果宝宝在睡觉,小朋友老是过来跟你说话,宝宝会高兴吗?”用心平气和的引导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让他知道被别人打扰是很不开心的事情,然后再给他立下规矩。

这样的规矩能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让他懂得当别人在忙的时候不应该去打扰他,而且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换位思考,也会变得更加善解人意,这样更容易交到好多好朋友呢!
 楼主| 发表于 2020-7-6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母亲情绪柔和,要做到两点

谁都有情绪不好的时候,谁都有抑制不住自己情绪的时候,母亲要做到情绪柔和,须从两方面入手。

心静才能情绪柔和。母亲跟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最长,是孩子的老师。母亲的一言一行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

母亲情绪柔和就要做到心静,只有心态平静下来,对事不急躁,遇事沉着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不要把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每天学会清空自己,清空坏情绪,静下心来想一想。不要焦躁,用稳定的情绪为家庭挡住风雨,母亲是一个家庭的调节器,只有母亲情绪稳定,家庭氛围才会好,孩子也才能有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

控制力“弱”才能情绪柔和。很多母亲习惯于做一个指挥家,总想让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做事,稍稍偏离就会怒火上身。其实母亲太过强势,就容易造成情绪起伏不稳,不够柔和。

有人曾说:母亲学会示弱,孩子才能健康成长。细细想来,这句话确实很有道理。强势的母亲就像太阳,会遮挡住孩子自身散发出的光,对待孩子鼓励教育比打击教育更有成效。

学会鼓励孩子自己走,在他出现错误时为他纠错,这比为他划定前行道路来的更有意义。

母亲情绪是条河,孩子是岸边的树,母亲情绪柔和才能促进孩子更好成长。母亲情绪柔和,是孩子一生的福气。再好的教育,比不上一个聪明的妈!
 楼主| 发表于 2020-7-7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也许你有很多梦想没有机会实现,别让孩子代替你实现。

记着,那是你的梦想,不是孩子的梦想。

如果你刚刚为人父母,其实还有时间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当给孩子做一个榜样。
 楼主| 发表于 2020-7-8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读书真的能改变你的思维,你的思维也真的能改变你的命运。

如果说条条大路通罗马,那读书,对普通人来说一定是最近的那条。

10000个人受教育,其中1个过得不好,不能也不该成为批判读书无用论的理由。

把极个别反例当规律,再把这个规律套来批判读书,是最大的反智主义。

世界每天的变化速度已经超乎每个人的想象。而学习带来的视野、能力、人脉、资源,一定是能够让你紧紧追赶时代的资本。

你要相信:当你把书读到一定的境界,你会看到很多人所看不到的东西。
 楼主| 发表于 2020-7-9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培养孩子贵在坚持

我认为孩子的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品德比能力更重要。

如果真的探讨起来,我认为家长培养孩子主要是两个字:坚持。

坚持在平常中,坚持在每个环节,时时刻刻在坚持。家庭教育的大道理大家都懂,关键是哪位家长能坚持!
 楼主| 发表于 2020-7-10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懂得尊重的家庭

尊重孩子的前提,是信任。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无数种可能,而人生的选择权,属于自己。

父母该做的,就是相信孩子能够处理好自己的事情。

父母在孩子的生活中,应该是一个提供意见、善提意见的角色,应该是孩子的引路人、启发导师,而不是决策者。

冰心说过:“要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和选择。”

健康成长中的孩子,除了有爱,更应该有尊重。这种尊重,不是溺爱般地让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也不是家长式地说了不能做就是不能做。

让孩子在选择中成长、学会承担后果,而不是规划好他们的人生计划,逼着他们去执行。

家长不仅要尊重孩子,更要在为人处世上尊重他人,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长大,能够学会自尊,更学会尊重他人。
 楼主| 发表于 2020-7-11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力量法则:
永远不要与孩子斗强

成人总是比孩子有力量,无论是拼体力还是斗智能和经验。因此大人与孩子较劲斗强本来就不平等,胜利了也不光彩。

当然,大人可以和孩子比赛一些他们擅长的具体项目,比如下棋等,但不要完全以输赢为目的。家长、老师以及与孩子关系密切的成年人,不可采用与孩子赌气、硬比等方式去刺激孩子。对心理感情处于不成熟阶段的少儿来说,“激将法”是不合适的。

如果孩子与大人吵架赌气,无论谁有理,大人都要主动与他们和解。成年人还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尤其对孩子,该道歉该认错要及时进行。如果家长知错不改或不认,觉得在孩子面前认错是丢脸,也会让孩子学得固执己见。
 楼主| 发表于 2020-7-12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对你严厉批评
只是因为爱的太深切

有人说“慈爱残酷”,可能也就是古人常说的“爱之深,责之切”了吧!

不许你看电视,限制你上网,监督你作业,克制你的贪玩。

甚至你有时候不小心犯了错,怒气汹汹地顶撞起来,气急败坏的我们也会“凶”你几句。

你委屈难过,难道爸妈心里就会好过吗?

身为父母,多想让你知道,爸妈对你的责怪和批评都是良苦用心;

苦口婆心地唠叨大道理,都是为了能让你能早点儿懂事,能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多少年前,当我们也还是你这个年纪的时候,也有多少不服气,有多少年少轻狂。

但是,人都是长大之后才能明白,所有的孩子,都是踏着父母的肩膀成长起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3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父母的作用

如果母亲是男孩的主要抚育者,他会把母亲当作亲密关系和爱的学习榜样。如果母亲温柔但坚定地设定规矩,不是用打骂或羞辱的方式,他会接受这些规矩而且进步很快。因为他知道妈妈爱他。

如果母亲喜欢教他说话,他大脑的语言能力会发展更快,让他更爱和人交往。而缺乏与人交往的兴趣或交流能力是很多男孩长大后的弱点,母亲在男孩幼年期就可以注意这一点。

如果母亲经常情绪悲伤,对男孩缺乏关注,男孩的大脑就会发生改变,变成容易悲伤难过。如果母亲总是生气,打骂他,他会迷惑母亲是否爱他,导致缺乏安全感。

母亲应该接受男孩爱冒险的天性。当男孩捉了一只小蜥蜴或者用泥土堆了一团东西时,母亲应该感到骄傲和快乐,而不是催他洗手换衣服。父亲可以逗他玩,和他假装摔跤,同时要与妻子一起照顾他。小男孩就会知道:男人可以是让人激动的、友好的、爱读书的,也可以分担家里的家务和照顾孩子的任务。
 楼主| 发表于 2020-7-14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小孩子一起玩的时候,他们之间的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

他们争吵也好,打架也好,我觉得都是他们的事情,父母千万不用掺杂于孩子们之间的“冲突”。

小孩子,打完就打完了,一点也不会记仇,不过5分钟又玩到一起去了,而大人往往就不是这样。

同时,大人也不应该过于用“言语”上去“教”孩子对付这种事情,能做的,就是一种积极的引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