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
工作时的讲话》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帮助困难群众早日脱贫致富,要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势利导,从实际出发,真正使老百姓得到实惠。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靠党员,是否真的为人民服务。时代赋予了正处在干事创业的党员干部光荣使命。面对新任务新要求,党员干部要以“有我”“大我”“无我”的状态,立鸿鹊之志、展骐骇之跃。
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有我”精神,做新时代的“赶考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每个人又是华夏大地上不可或缺的一员,无数个“我”集合成“我们”。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用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精彩人生。“吃亏”书记李连成以“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为座右铭,三次创业带领村民横跨三产,让为民情怀照亮小康梦想。“扶贫之花”黄文秀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一个个平凡的奋斗者,身体力行诠释着“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作为新时代的赶考人,只有秉承“赶考”之志、不忘“赶考”初心、练就“赶考”本领,绵缔用力、久久为功,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乘势而上开启新的伟大征程。
以“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的“大我”品格,做奋斗不息的“攀登者”。乘势而上开启新的伟大征程,同时间赛跑、同历史并进,时与势依然在我。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这份亮眼成绩单,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干出来的。但我们决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在漫漫征途路上,党员干部要做驰聘不息的“攀登者”,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以“坚如磐石”之信念、“稳如泰山”之决心、“势如破竹”之冲劲,慎终如始、勇毅向前,建立接续奋斗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
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无我”境界,做人民群众的“勤务员”。乘势而上开启新的伟大征程,就要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民生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千千万万的扶贫干部要把群众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民生小事”当做自己的大事,把解决群众的所急所需所盼当做自己的分内之事,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以不忘初心、驰而不息的精神状态彰显“无我”之大境界。党员干部做人民的“勤务员”,就要以实字当头、以干为先的奋斗姿态成就“不负人民”之大作为,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中国大地定会涣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磅礴气象。
大风决决,大潮谤谤。看今朝,百年大党初心如磐,亿万人民使命在肩。看今日,春回大地热潮涌,处处皆闻奋蹄声。党员干部要心里有火、眼里有光、手里有劲、脚下有路,在“无我”彰显“大我”,体现“有我”,诠释“真我”。
为了践行“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广大党员干部芙勇奋战、为民担当,千方百计为困难群众办好事、解难事。经过八年的持续奋战,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贫困县全部摘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成果背后,正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鲜明注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生动诠释。
历经脱贫攻坚,我们不仅收获了物质财富,更积攒了不可估量的精神财富。在精神宝库里,有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越走越宽的共同富裕之路,但其中最根本的,是共产党人越未越坚定的为民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