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现在的茂名就要做以前湛江做的事,必须把什么都先揽在市区,让它强起来先。湛江以前(大概是上世纪吧)也是如此,赤坎一块,霞山一块,中间空着的就是一片大农村,那时候的人民大道就好像现在的茂名大道一样(更准确地说是当时的人民大道还差过现在的茂名大道很多很多)。因此,湛江就把中间那一块设立为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就是现在漂漂亮亮十分高大上的三帆还有乐山路海湾大桥海西那边。这点茂名也学到,在茂南与水东之间的七迳镇也成功申请到高新技术开发区,高规格地把市民大道当做是乐山路那样子来建。可是,有个很大的局限就在于,湛江的开发区(东海岛除外)是没有乙烯厂,重力石化厂那些超大型化工/钢铁那些项目的,但茂名的高新区就有这些东西,所以茂名那一片区域的发展以后要面对和当年河西差不多的问题。此外,茂名不像湛江那样有那么多岛,更没有像东海岛那样大又有深水港口还远离市区的好地方。但茂名这个城市又以重化工业为主,如果拿到重化工那些项目,也只能拿到博贺新港的附近去,毕竟它是唯一一个远离市区并有深水港区的地方。可是,深水港口片区只有一个,不像湛江有多个深水港区和疏港铁路。被那些项目拿走周边的土地之后,就没有多少离港口比较近的土地了。这时候又有土地资源矛盾,其他需要深水港口的产业怎么办,保税港区那些能建哪,其他港区又不够深等问题。此外,正是由于茂南和水东的中间是一片广袤的农村,茂名大道旁才安放了物流园和一些轻工业的厂,像粮丰园,又需要解决日后工厂与居民区过近的问题。铁路线还将市区与电白分割,茂南又要突破它才能与水东融城。种种限制,使得茂名两城难以融合,使得茂名大道迟迟难以进阶哪怕变成低配版的人民大道。此外,水东还有国道围城的问题,228国道把水东紧紧地包着,向北扩张也受限制。
虽然问题多多,矛盾多多,但办法总会比问题多,见人见智,茂名的主要任务还是强城,强城需要融城,只要一天不融城,水东只能充当县城的角色,融城需要产业(特别是工业),没有什么产业就难以增加城市人口。只有达到一定规模的城市人口,那些玻璃大楼和更为高级的东西才在茂名有市场。无法强城就很难达到分配工业给县市,城里搞金融服务的那种高级阶段。所以,只能什么都能往两区揽就往两区揽了。强起来是肯定可以的,就看多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