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不会是巧合,而是因果关系。湛江曾因沿海开放城市却走上了“两水一牧”的发展道路,至今备受诟病,被誉为湛江耽搁的10年。但历史真相究竟是什么?下面就连贯性我简单剖析一下。
追溯回上世纪80年代,对于湛江地区有三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一,83年,原湛江地区拆分出茂名和湛江。二,84年,湛江被列为沿海14个开放城市。三,84、85年,湛江制定了“两水一牧”的发展道路。
首先,茂湛分家时的行政区域划分不合理,致使如今茂名地区的高州化州信宜电白和茂名缺乏共同核心的原因,同时也迫使湛江走上“两水一牧”。茂湛分家的合理行政区域划分,应该是电白(黎话)和茂名划入湛江,而高州、化州、信宜吴川划入高州地级市,行政中心设置在高州。
在茂湛一家的湛江地区的计划经济时代,湛江几乎所有的工业区都设在茂名。在计划经济时代,重工业可谓是稀世珍宝——可以说,湛江地区最珍贵值钱的家当都在茂名。那个时候,湛江地区的电力全部由茂名供应,液化石油气也是去茂名拉来的。湛江主要是农垦,农业。茂名的重工和湛江的大港口本来是一家人。
茂湛分家后,湛江犹如被阉割的太监,所有的值钱家当都被割裂,一下子就成了穷光蛋。沿海开放了,没了工业,大港口有什么用?无米之炊罢了!况且在计划经济时代,发展工业完全是国家统筹安排。
被阉割的湛江失去所有的工业,港口废弃,迫不得已根据湛江农垦的底子,制定了“两水一牧”的发展方向。我们不能嘲笑当时的湛江搞什么两水一牧,犹如不能笑一个太监生不了儿子!
直到87年起,计划经济时代改革成了市场经济,首先解决电力,发行电力债券,建起湛江电厂,摆脱了茂名电。据我所知,直到2000年,雷州徐闻还用茂名电。湛江也试图培育了一些新兴的工业,三星汽车、南声索尼电视、半球冰箱家电等,可以说湛江并不算落后。然而偏居一隅的湛江工业,自然无法和珠三角经济特区的港澳广深竞争。
工业搞不起来。一路艰辛。茂名呢,凭借着茂石化吃皇家饭无忧无虑高高在上,湛江犹如丧家之犬狼奔豕突。
直到九十年代,湛江才建设起国家级的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受到国家的扶持优待,这才开始引进、吸收一些工业进驻,从零起步。逐步开启了大港口大工业的发展思路。
反观分家后的高州,和茂名没有协调好,一直单干,同样在九十年代起被逼走上了“三高农业”,这不就是湛江的“两水一牧”重现?
如今的茂名依然凭着当年分家得来的重工业传家宝吃香的喝辣的,但湛江也逐步修复了被阉割的太监身!放眼未来,我更看好湛江!
题外话:当年分家,确实应该把吴川和化州一并划入高州地级市的。廉江因为鹤地水库不可以划入高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