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提升城市道路通行效率?
李俊
解决城市道路拥堵问题,我看到人们的各种建议。珠海香洲总站到拱北,采取多建行人隧道,从而减少道路上的信号灯。珠海的做法,确实值得湛江学习。一篇文章,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所以我打算从智能交通角度来谈。
交通信号灯合理设置,确实有利提升道路通行效率。交通信号灯时间如何分配才是科学的?到目前为止,多数城市的做法,通过车辆流量的数据,然后按照这些数据进行分配时间。上下班时以及节假日,我们经常看到交警到现场指挥交通,以及根据不同方向的车流量,人为调整信号灯时间的分配。
截止2022年1月,多数城市的交通信号灯,都不能做到动态调整信号灯分配时间。假如,某个十字路,东西方向的车流量突然增加,信号灯不能动态给这两个方向通行增加时间。有一种情况,东西方向的车辆排队很长,南北方向没有车辆通行,但是信号灯还是绿灯。
交通信号的调控是城市交通治理最效的手段。为了方便表达,本文用“信控”替代“交通信号的调控”。信控可以看成一种合约,是以合约方式对城市道路交叉的路权分配。传统的信控,通常基于以往数据,从而按照概率进行分配时间。
有的企业招聘时,往往只考虑名校毕业的,这就是概率思维。低学历的人,也有可能厉害的人,但是识别成本太高了。智能交通,做到实时的路面数据,随时反馈。
人工检测和人工设置配时,智能信控自动化检测,后者做法更高效。智能信控观测到实时路面数据,通过算法运算,自动生成信号配时方案。智能信控不仅能够提升道路通行效率,也可以减少交警工作量。
智能信控工作流程是,先是感知,对交通流量的检测,这个路口,对应的时间有多少车辆通过,车辆结构组成、车辆行驶速度等以及特殊事件。收集到这些数据之后,然后做出认知。对这些数据进行优化,按照算法,然后做出决策。也就是,感知、认知、决策这三个环节。
举例说,湛江市人民大道北和体育南路的十字路,如果人民大道北南北方向车辆排队很长,但是体育南路东西方向车辆很少,那么智能信控就可以增加人民大道北南北方向的绿灯时间。
美国新泽西州采取智能信控之后,根据统计数据,总体通行速度提升26%,停车次数减少了31%,路口等待时间减少了41%。广州市黄埔区采用了百度Apollo智能交通解决方案,根据6条主干道的数据,每条道路平均通行时间是原来的75%,遇到红灯停车次数,平均值从3到4次,降到0到1次。
智能交通,需要通信技术的支持。如果我们现在处于2G时代,就无法做到智能交通。随着5G时代的到来,这给智能交通提供强大的支持。要实现智能交通,需要各种技术的支持。
造成道路拥堵,驾驶员对路面情况不了解,也是一个原因。有的道路,并不是拥堵,可是大家都不知道,结果都挤到某条道路上。比如,你现在湛江市赤坎区金沙湾广场,准备开车到坡头区政府附近。这个时间点,刚好下班时候,这时算法就给你推送,选择走湛江调顺跨海大桥比走海湾大桥节省20分钟。
有时候,找个停车位,也是很难。有的人,开车到一个停车场,看看是否有停车位,就这样在道路上走来走去。如果停车场的数据,能够做到实时传输,开车的人就知道周围有哪些停车场,还有哪些停车场有车位,或者告诉你,预计等待5分钟,就有停车位。
我理解的智能交通,应该是智能信控、智慧停车、车路协同等。要实现这一切,背后需要很多技术支持。比如,车路协同可能涉及到DSRC和C-V2X这两类通信技术。
要提升湛江城市道路通行效率,主要方向并不是小打小闹。比如,有人说这个信号灯设置不合理,然后就改进一下,但是这种做法,并不是解题思路方向。湛江应该尽快引进智能交通技术,从系统上优化道路通行效率。
解决湛江交通问题的建议,确实有很多,但是多数建议只是看到现象,就说现象,没有工程学思维,就不能够从整个系统角度思考。有的人看到某种商品涨价,就要求管一下价格,但是他们不会想到,名义价格降下来,可是买不到了。
有的女性,对男朋友提出各种要求,但是没想过,一旦要求超过某个临界点,可能对方选择用脚投票。我们需要思考一下,某项获得好处,背后的代价是多少,需要系统上的思考。一个城市道路通行,也是如此,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
我不怎么懂技术,所以这篇文章分析得不够深入。很多看法,只是个人一些思考,可能也显得不够成熟。
2022年1月10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