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查看: 7529|回复: 36

[民生百态] 茂名佬述说上海外滩万国建筑群的前世今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0-10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外滩,位于中山东一路(按门牌1号算起)南起延安东路,北抵外白渡桥,全长约1.5公里,东面靠着黄浦江,西侧是近21幢风格各异的老大厦,外滩的精华就在于这些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外滩建筑群。著名的中国银行大楼、和平饭店、海关大楼、汇丰银行大楼再现了昔日“远东华尔街”的风采,这些建筑虽不是出自同一位设计师,也并非建于同一时期,然而它们的建筑色调却基本统一,整体轮廓线处理惊人的协调。无论是极目远眺或是徜徉其间,都能感受到一种刚健、雄浑、雍容,华贵的气势。早期的外滩是一个对外贸易的中心,这里洋行林立,贸易繁荣。从19世纪后期开始,许多外资和华资银行在外滩建立,这里成了上海的"金融街",又有"东方华尔街"之称。于是,外滩成了一块"风水宝地"。在外滩拥有一块土地,不仅是财富的象征,更是名誉的象征。商行、金融企业在外滩占有一席之地后,即大兴土木,营建公司大楼。外滩的建筑大多经过三次或三次以上的重建,各国建筑师在这里大显身手,使面积不算大的外滩集中了二十余幢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建筑,故外滩又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百余年来,外滩一直作为上海的象征出现在世人面前。


  
由于我对外滩记忆不全,在网上搜索有关资料.暂没发现很完整,很齐全资料和照片.有资料存有错误,甚至照片与介绍对不上号,简直牛头不对马嘴.就存心贪爽想整理一份。

近期在上海期间专门到外滩从头到尾在外滩观光台,中山东一路东,西两侧拍摄了三次.。
由于我的历史,地理知识肤浅,仅对各大楼的照片保证无误.如有其它错处,恳请诸位更正。


  
上海总工会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之间,有一幢大楼,因是解放后建造,就不再入册。

  

  
先上外滩各部分群景照(没有超广角,也找不到合适位置拍全景照)
0-1-10


1.jpg


2.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0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3.jpg
4.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0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5.jpg
6.jpg
7.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0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8.jpg
9.jpg
10.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0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1. 亚细亚大楼(现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
  中山东一路1号


被誉为“外滩第一楼”,建成于1906年,原名麦克波恩大楼。其高8层,建筑面积11984平方米,占地1739平方米。大楼外观具有折中主义风格。立面为横三段、竖三段式。底段与上段均为巴洛克式造型,中段为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大楼气派雄伟,简洁中不乏堂皇之气。可谓简繁相怡,华贵典雅。
1-2

1.jpg


2.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0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1. 英国总会 上海俱乐部(现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
  地址:中山东一路2号


建于1910年,这是一座典型的英国古典式建筑,它以拥有当时东方最长的酒吧而骄傲一时,它的酒吧柜台达110.7英尺约34米。
  上海开埠后,租界里陆续兴建了英国、美国、德国、法国等总会大楼,其中以英国总会最早。英国总会名叫上海总会,又名上海俱乐部。原建筑为当时流行的三层“东印度式”建筑。20世纪初进行重建,占地1811米方米,建筑面积9280米方米。大楼外观是典型的英国古典主义风格,墙面装饰带有巴洛克式。内部的装修有几处模仿英国皇宫,如弹子房有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王宫中装饰的格调,酒吧以橡木护壁,有英王詹姆一世时期的特色,故有“皇家总会”之称。1971年,大楼改为东风饭店。现大楼内部保留了不少原有特色,如大楼所使用的三角形电梯至今已有80年的历史,为西门子公司制造。
1-3

1.jpg


2.jpg
3.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0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3.有利银行(现新加坡佳通私人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中山东一路3-4号


   
大楼设计为仿文艺复兴时期风格,外装饰吸收了巴洛克艺术和其它艺术风格,如正门以及两侧的窗格就广泛采纳了巴洛克艺术的富于旋转变化的图案。  以有利银行行址所在而得名,建于1922年。曾有20余年为英商有利银行使用,遂称有利大楼。其上海分行的开设比著名的渣打和汇丰银行都早。大楼占地面积2241平方米,建筑面积13760平米,于于沿外滩一面不够宽广,遂将下立面及大门置于广东路上。下立面仿文艺复兴风格,带折衷情主义。窗格饰以旋转式图案,外墙用花岗石贴面。在广东路与外滩转角处,内凹带弧形,三、五层有阳台,顶层上有塔亭。
1-4

1.jpg


2.jpg
3.jpg
4.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0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4.日清洋行(现华夏银行上海外滩支行)
    地址:中山东一路5号


  建筑风格:整体属欧洲复古主义风格。  
原名日清大楼。日清洋行,本名日清轮船株式会社,是20世纪初,日本为了掠夺中国的内河航运权,由日本的几家轮船公司合资组成的。1925年,日清洋行在中山东一路5号新建大楼,占地1280平方米,建筑面积5484平米,由于当时资金不足,便与一个犹太人合资,各建三层。日主除下三层外,还造了地下室,外观简洁,而上面三层装饰较讲究,五、六层间的较深的挑檐,檐下窗框上有浮雕。
1

1.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0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5.中国通商银行(现元芳大楼)
   
地址:中山东一路6号


  [英]马礼逊洋行和格兰顿设计 1897
  建筑风格:这是一幢假四层的具有英国哥特式风格的市政厅建筑。  
原为中国通商银行行屋。该行系清光绪22年(1896年)大理寺少卿盛宣怀奏请清廷所创,于1879年开业。民为官办,实为商股,是第一家中国国内自创的商办银行以上海为总行,在天津、广州、北京、汉口、广州、重庆及香港等设分行。外滩6号原是一家拍卖行,中国通商银行购在其房产进行翻造,占地面积1698平方米,建筑面积4541平方米,是具有英国哥德式风格的市政厅式建筑,装饰上带有欧洲宗教建筑的色彩。
  屋3层(连屋顶层4层),砖木结构。底层和二层的窗刻皆为落地长窗,窗框券状。顶层中间为哥德式尖顶,墙上有一排尖角形窗,顶端树立一个十字架(后被拆除)。墙面原为清、红砖相砌的清水墙,后加水泥粉刷。窗洞自下而上用半圆券、平券,屋顶老虎窗用尖券。屋顶和老虎窗顶均较陡峭。屋脊和房屋转角处原有小尖塔式样的饰物,墙面上有不少装饰线脚,修正粉刷后均已不存。屋面四角也耸出哥德式小尖顶。四楼南面为一可容百人的平台。建筑外貌具有维多利亚哥特式建筑风格,入口券柱廊则具罗马风格建筑特征。
1-3

1.jpg


2.jpg
3.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0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6.大北电报公司大楼(现盘谷银行)
  中山东一路7号


  
是一座文艺复兴式风格的大楼。该建筑注重统一、对称、稳重,外立面装饰甚为讲究。每层都采用了古典风格的柱子,或用来承重,或只作为装饰。窗户四周图形多样,立体感强,近似巴洛克式。它的黑顶白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不失一种优雅的感觉。自1908年建成以来,它已四度易主,最早称为大北电报公司大楼。后为中国通商银行,长江航运公司及盘谷银行所用。
1-3

1.jpg


2.jpg
3.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0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7.旗昌洋行(现轮船招商局上海分公司 )
  中山东一路9号

  又名招商局大楼,三层砖木结构。底层正门框向外伸出,正门两侧有高敞的拱形落地窗,二、三层立面用古典柱式装饰。大楼局部外墙用花岗石贴面。,外观仿文艺复兴式样,底层为石砌外墙和拱形门窗,上面两层是清水红砖墙,原来有双柱外廊,现在已经消失招商局大楼可视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滩建筑的典型。。设计者是英國资本通和洋行。
19世纪远东最著名的美國资本企业旗昌洋行(Russell & Co.)于1846年将总部迁往上海外滩9号,在此经历了它的黄金时期。1877年,旗昌轮船公司,连同在外滩9号的办公室大楼,以220万两银子的价钱卖给1873年成立的,受李鸿章保护的中国官商合办企业轮船招商局。1901年,轮船招商局重建该楼。现在这里又成为招商局上海分公司。
1-3

1.jpg


2.jpg
3.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0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8.汇丰银行(现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地址:中山东一路12号


  
 [英]公和洋行设计 1923 年 [设计图]   建筑风格:这座仿古典式的圆顶建筑物,可以称得上是上海近代西方建筑中的最佳作品。这是一座接近正方形的建筑,楼高五层,中部加上隆起的建筑为七层,并有一半球形屋顶。外形模仿古典的砖石结构,内部为古典主义形式,如爱奥尼克式的柱廊、藻井式天花班等,显得富丽堂皇。
  原为英商汇丰银行行屋。汇丰银行于1864年创设于香港,1865年在上海设分行。1874年于外滩现址建屋。原楼3层,砖木结构,1888年曾局部改建,是一座局部带有巴洛克式的文艺复兴式的建筑。1921年拆除旧屋建新楼,即现有大楼。大楼主体钢筋混凝土结构,5层(底层上方有一天层),另有地下室一层。中部又高出2层,冠以钢结构穹顶。大楼平面近方形。正门入口内,相当穹顶之位置处,有一圆形进厅,近年在重新装修时,发现了被掩盖的非常精美的壁画。进厅再内即为营业大厅。大楼西南部位,面向福州路原有一为华人服务的营业厅。大楼外立面处建为严谨的新古典主义手法。
  全楼横向五段划分,中部有贯穿2、3、4层的仿古罗马克林斯式双柱。竖向划分亦案古罗马柱式比例。顶部穹顶使人联想起古罗马的万神庙。外墙面石砌,入口处有铜狮一对。营业厅内有拱形玻璃天棚和整根意大利大理石雕琢的爱奥尼式柱廊。大楼建成时,英国人曾誉为“从苏伊士运河到白岭海峡的一座最讲究的建筑。”改建筑于50年代后至1995年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楼,现为浦东发展银行。
  建时趣事:它占地9338平方米,当年建造它共花费了1000万两白银,前后历时两年。这比庞大的建造费用几乎是汇丰银行两年的赢利。它那英国新古典派希腊式的建筑风格极富西方特色,可是当年它的奠基仪式却颇为中国化。奠基前,特别为它请了风水先生,选定了1921年5月5日这个黄道吉日。破土动工时,还让人在地基内撒下了很多世界各国的金银币,作为招财聚宝的吉兆。大厦门口还按照中国衙门的样子,在两边设计了一对铜狮子。最有趣的是在地块中,竖了一块蓝底金字的牌子,活象中国的庙里的神主牌位,这块牌子由当时闻人朱葆三、傅莜庵等人毕恭毕敬得捧上去,同时军乐大奏,掌声震天,如同演戏一般。这幢大楼建成后果然财源滚滚,成了英国在化利益的代理,逐渐控制了中国的金融市场,成了中国获利最丰的一家外商银行,它对旧中国的政治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当然它也从中国获取了惊人的利润。
1-3

1.jpg




2.jpg
3.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0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9.江海北关(现上海海关)
  
地址:中山东一路13号

  
建筑风格:这座房顶上有钟楼的建筑就是著名的“江海北关”,建于1927年,建筑形式为欧洲古典建筑和现代建筑相结合的混合形式,大门前为希腊多立克式柱廊,如门为大厅,内有精美的石膏花饰和线脚,镶金和彩色马赛克的平顶,最高处为钟楼。
  上海海关所在地,1864年清政府于现址设江海北关,关署是一座中国衙门式的木构房屋。1853年小刀会起义时被毁,1857年修复,大体原样。此后,中国海关实际上被英美法三国领事馆参与的税务委员会所控制。1891年拆除旧屋,于1893年建成一座英国建筑师设计、浦东川沙匠人杨斯盛主持建造的3层砖木结构的英国哥特式楼房。1925年又拆除旧屋重建,于1927年底落成,即现大楼。
  大楼面临外滩的一端高8层,上冠三层高的四面钟楼,西部5层,均为钢架结构。东部墙面用花岗石砌筑,西部1、2层石砌,3、4层镶褐色面砖。正面1、2层处理似底座,粗石墙面,入口处为典型的希腊多立安柱门廊。7层上方又挑出的高大檐口。
  入口大厅藻井以彩色马赛克相拼的帆影海事图案为饰,甚为精美。建筑上部具有装饰艺术拍建筑特色。钟楼旗杆位置北纬31度14’20.38”,东经121度29’0.02”,为上海地理位置的标志点,同时也外滩建筑中上最气派最大者。
1-3

1.jpg


2.jpg
3.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0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10.交通很行(现上海总工会)  
  地址:中山东一路14号


  大楼占地1908平方米,建筑面积9485平方米,装饰艺术派风格。底层门框用黑色大理石贴面,其余墙面以白水泥粉刷。大厅内有每排九根共4排大理石柱。中部顶上又有二层,共八层。这座大楼是解放前外滩所建造的最后一座大楼。
  19世纪初到20世纪末,这里原为德国德华银行所建的一幢文艺复兴式四层楼房。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政府对德宣战,接收德国在华的财产,这所银行就由交通银行接管,并于1919年将其在上海的分行迁至外滩14号。由于业务的发展,准备翻建旧楼,但因为抗日战争的爆发而停滞。抗战胜利后,重建计划才得以恢复。工程于1946年开始,于1948年竣工。
1-2

1.jpg


2.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0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未完,待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