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楼主: 老残牛

[民生百态] 茂名佬述说上海外滩万国建筑群的前世今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0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11.华俄道胜银行(现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地址:中山东一路15号


  [德]倍高洋行设计 1901
  建筑风格:这是一座三层楼砖石钢筋混凝土建筑,平面比较规则,立面用古典柱式以及人像雕塑装饰,建于1910年,当时为俄国道胜银行,它的外面镶贴有白瓷砖,这在当时属独创。  
原为华俄道胜银行行址。沙皇俄国商人于1896年设华俄道胜银行分行于上海,1926年倒闭。该行屋1928年后曾用作南京国民政府设立的中央银行行址。该建筑占地1460平方米,建筑面积5018平方米,外观具有新古典派的文艺复兴时期风格。
  屋3层,砖墙承重,钢梁楼层,基础用沉砂垫层代替打桩。外墙底层石筑,入口门廊二侧为塔司干式双柱。2、3层是黄色面砖,正面中部冠以仿爱奥尼式石柱和壁 柱。立面构图具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特色。外墙以釉面砖与花岗石镶砌,大门左右两面有四个券窗,三层檐下及柱顶均饰以欧洲神话人物头像雕塑。二层中间有三个券窗,两旁长方窗框上凸出三角形,三层各窗上均有装饰性的人像浮雕。底层的中央大厅高达三层,以彩绘玻璃天棚覆盖,二、三层处四周有精致典雅的彩绘下班回廊。大厅内有对称式白色大理石扶梯通向二楼。二楼内壁也有精美的人物浮雕。大楼虽高仅三层,却配有电梯,是上海最早配置电梯的建筑之一。现大楼已成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二楼四壁的彩绘下班回廊及浮雕依然清晰完整,但其外壁的装饰及女神像等均已不存。建筑平面规整,当中有贯通三层的玻璃天棚覆盖的中庭式中央大厅,内有对称布置的通向大层的白色大理石扶梯。
1-2

1.jpg


2.jpg
发表于 2022-10-10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发点实际的晚上江边牛扒美景,茂名本地人仅对吃感兴趣。
发表于 2022-10-10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一只大西瓜 发表于 2022-10-10 13:46
发点实际的晚上江边牛扒美景,茂名本地人仅对吃感兴趣。

额额额额额?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0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12.台湾银行(现招商银行上海分行)  
  地址:中山东一路16号


 原日商台湾银行行址。该楼兴建于1924年.占地904平方米。整体上属于日本近代西洋建筑风格。东立面配于四根欧洲古典主义式的柱子。从而使其富有欧洲古典建筑风格,正面是四根圆柱,其余三面为方壁柱,均为混合柱式。建筑原高三层,后夹层为4层,立面比例受到破坏。
1-2

1.jpg


2.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0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13.字林西报大楼(现友邦大厦)
  地址:中山东一路17号


  [英]德和洋行 1924
  建筑风格:当时称“字林西报”社大楼。这是一座后期文艺复兴形式的建筑,前部主楼高八层,屋顶设两座亭子,加地下室和中间层,共十一层,后部高七层。正立面中部饰有古典柱式和文艺复兴时代的浮雕,底层和夹层的外墙面用花岗石砌筑。
  原为英文报纸《字林西报》报馆。《字林西报》的前身《北华捷报》,是上海最早的英文报纸。现大楼外观8层,连同顶层下的夹层、顶部的塔楼与地下室实为11层,钢筋水泥结构,是上海最早的10层以上的建筑物。面临外滩的钱部为花岗石墙面,后部为水泥粉刷墙面。
  正面底部2层做 基座式处理,粗石墙面,入口处饰有罗马多立安式柱和大理石门额。顶层有多立安式双柱廊。整个立面作古典式三段处理,冠以巴洛克式塔楼,具有折衷主义建筑特色
1-2

1.jpg


2.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1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14.麦加利银行(又称春江大楼)  
  地址:中山东一路18号


  [英]公和洋行设计 1923   
原为英商麦加利银行(又称渣打银行)行屋。该行上海分行设立于1858年,是上海最早的外国银行之一,也是旧上海最大的银行之一,在上海的历史较之大名鼎鼎的汇丰银行还多10年。现为上海市水产局和中波轮船服务公司等单位使用。
  大楼于1922年建造,占地1755平方米,建筑面积10256平方米,为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楼高4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古典主义式的立面构图,横竖面都有严格的三段式划分,下部为粗石基座层,中间有贯通2层的爱奥尼式柱。 外墙立面为三段式,底层以花岗石贴面,雕花铁门。二至四层的外墙较简洁,四层上挑出檐口,五层中间的三个窗柱间,又以两根小柱划分为三格。屋顶上有平台。进大门为黑色大理石地坪,大厅内用白色大理石。
1-2

1.jpg


3.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1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15.汇中饭店(现和平饭店南楼)  
  地址:中山东一路19号


  [英]马礼逊洋行司各特设计 1906
  建筑风格:这是一座具有英国风格的混合结构建筑,楼高六层。采用红砖做腰线,白墙砖做墙面,窗门发圈有的是弧拱,有的是平拱。  
原名汇中饭店。汇中饭店创设于上世纪60年代,1966年在现址曾建有一座文艺复兴式的三层房屋。现存饭店大楼6楼,主结构体系为砖木结构,部分采用钢骨混凝土,是上海最早装设电梯的多层建筑之一。
  面向南京路的入口厅内设有宽阔的木制楼梯,扶手栏杆雕工精细。底层东侧有可 容300座的大餐厅,厅内四壁有柚木护壁,平顶饰石膏花纹。外墙底层石砌,以上各层镶白色面砖,楼层间和最上两层窗间墙上有红砖饰带,部分窗口上檐有三角形或弧形楣饰,外贸具文艺复兴式建筑风格。
1-3

1.jpg




2.jpg
3.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1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16.沙逊大厦(现和平饭店北楼)  
  地址:中山东一路20号


  [英]公和洋行设计 1929 [设计图]
  建筑风格:建筑外形简洁明朗, 属近代西方建筑形式。外墙除九层及顶层用泰山石面砖外,其余均采用花纲石砌筑, 腰线及檐部处,饰有花纹雕刻。
  原名沙逊大厦,英籍犹太人维克多.沙逊经营的沙逊洋行房产之一。大厦占地4617平米,建筑面积36317平米,于1929年竣工。大厦高10层,局部13层,总高77米。外观在腰线和檐口处有花纹雕刻,东立面屋顶为金字塔形,四方攒尖顶,坡度很陡,高约10米,用紫铜皮饰面,呈墨绿色。大厦原五至七层为华懋饭店,当时曾是上海滩最豪华的旅馆。1945年12月,美国特使马歇尔来华,到上海后就下榻于华懋饭店。1952年大厦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1956年恢复业务,并改名为和平饭店。1992年世界饭店组织将和平饭店列为世界著名饭店之一。建筑平面呈“A”字形,面临外滩的东部塔楼部分高12层,西部9层(底层有 一部分夹层),钢架结构。建成时,一部分做沙逊洋行办公之用,一部分用来开设旅馆为华懋饭店。
  底层原设有供出租用的穿过式购物廊。2层至3层为出租办公室,4层即为沙逊洋行办公室。5层至7层为旅馆部,其中设有中国式、英国式、美国式、法国式、德国式、意大利式、西班牙式、印度式和日本式等不同风格的客房。第8层设有大酒吧和舞厅,其旁有休息廊。8层中部为中国式餐厅,9层有夜总会小餐厅。第10层原为沙逊本人住所,内为英国式木装修。建筑外部用花岗石贴面,处理简洁,具有装饰艺术派风格。塔楼顶部冠以高约10米的墨绿色红背金字塔形铜皮屋顶。
  现大楼除作和平饭店北楼外,底层有商店、邮电局等。格式风格的客房仍然存在,但装修已经更新。
1-4

1.jpg


2.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1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3.jpg
4.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2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17. 中国银行大楼(现中国银行上海分行)  
  地址:中山东一路23号


  [英]陆谦受与公和洋行设计 1936
  建筑风格:这是中国银行大楼,分东西两个大楼。外形略带我国传统建筑风格,如采用平缓的四方钻尖形屋顶,部分檐口用石斗拱装饰,栏杆的花纹和窗也用传统形势。
  中国银行是辛亥革命后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改组清政府的国家银行--大清银行后所设。1928年,南京政府将总行由北京移至上海,行址即在现址原德国总会大楼内。1934年拆除总会旧屋另建新楼。新楼原设计最高处为34层,因相邻的沙逊大厦业主作更改为17层。建筑屋前部作塔楼状,即17楼部分,钢架结构;后部4层,局部6层或8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另有地下室保险库。
  这幢大厦的建设是经历了一场风波的。这幢建筑原来计划建造三十四层,可惜在施工单位打好了三十四层的地基后,它的隔壁邻居跷脚沙逊却因为将建的大厦比他的沙逊大厦高而心怀不满,说此处是英租界,周围建房不许超过它的"金字塔",沙逊的后台公共租界工部局也乘机诽谤中国人的建造水平,中国银行据理力争,官司一直打到英国伦敦,最后英方依据"中英天津条约"迫使中国银行做出让步,于是,三十四层的大厦不得不变成了十七层,其中地上十五层,地下两层,比隔壁的"金字塔"低了30公分。它的门前台阶共九级,象征九九归一,天花板两侧有八仙过海的图案,取了神通广大的意思,再加上它的楼顶用平缓的四方钻尖,给人以四平八稳、福禄无边的感觉。
  大楼形体属装饰艺术派,外墙青石饰面,强调垂直线条和几何图案装饰,顶部两侧呈台阶状,塔楼部分冠以蓝色四方攒尖屋顶,檐下有斗拱装饰,正面两侧配以镂空花格窗,是外滩唯一的一座具有中国传统装饰的早期现代高层建筑,也是30年代外滩唯一的一座由中国建筑师设计并经外国建筑师参与工作的大型建筑。
1-3

1.jpg

2.jpg

3.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2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18.正金大楼(现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
  
中山东一路24号

建成于1924年,独具后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与其他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同样有着花岗石的外墙,明晰的主线,对称的造型,但少了许多繁琐的装饰,使其更显流畅。大楼底层用大型石块贴砌。整幢建筑给人以稳重感。二至五层有两根爱奥尼克式柱子支撑,显示出古典风采。内部大厅中长圆形玻璃天顶,造型典雅,工艺精美,是外滩的典型建筑。
1-2

1.jpg

2.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2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19. 扬子水火保险公司(现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
  地址:中山东一路26号


  [英]公和洋行设计 1920   
原为扬子保险公司办公楼。楼高7层,1、2层砌墙面,处理粗旷,3至5层为磨石对缝墙面,其上有挑出之檐口。第6层当中3间为爱奥尼式双柱廊,顶层处理成孟莎式屋顶形式。外貌属折衷主义式。
1-3

1.jpg




2.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2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3.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2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20.上海怡和洋行大楼(现上海外贸大楼)  
  地点:中山东一路27号


     1920
年再次翻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风格: 这幢五层楼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大厦,最初是怡和洋行。此建筑模仿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形势,采用科林斯柱饰在立面上,将一二层作一组处理,三四五层作另一组处理,饰以粗凿的长方形石块,窗户面积较大,室内明亮。
  现在使用单位:上海市外贸局等
    最早进入上海的三个外国洋行之一:英国怡和洋行,英文名称叫查顿和马地臣公司,其上海总部旧址,就是北京东路外滩转角处与原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隔路相望的那幢雄伟的大厦。
    怡和洋行曾在1782年就打入了我国广州,在十三行中排名第三,以贩卖鸦片为主,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时没收的2万多箱鸦片中,怡和占了7000多箱。鸦片战争后,怡和洋行卷土重来,1843年在沪设立分行。
    洋行在今北京东路承租了一大块土地,取得英租界一号土地证,造了二层楼房。怡和洋行经营包括军火等各种生意,还因建造中国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与清政府发生了矛盾,最终被清廷以29万两银子买下后拆除。
    上世纪80年代前后,怡和洋行不仅在上海,甚至在世界上都享有“洋行之王”的美称。到1861年,上海的怡和洋行已是第三次翻造房屋,在原地重建一幢东印度式建筑。1920年洋行又再次翻造,由马海洋行思九生设计,华商裕昌泰洋行施工,高6层,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300平方米,1922年11月建成。造型为新古典派康林特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全幢外墙采用花岗岩垒砌,一、二层花岗岩粗凿,这是上海早期大楼建筑的流行做法。大门进口处用石阶,包铜的大门,显得牢固,门两侧有一对壁灯。三至五层的中部,贯以4根大理石科林斯圆柱,柱头柱底为四方形。柱间为阳台及石栏杆。二楼中央有石雕羊头装饰。六楼檐口较宽,故看去似五层。内部底层四壁及地面均用大理石铺砌。
    怡和洋行在太平洋战争后为日本三井洋行接管,1946年恢复营业,但业务不如昔日,出租给大英轮船公司、昌兴轮船公司、安和实业公司等作办公用房。1955年,大楼由市房地局管理,外贸局及所属单位使用。
1-4

1.jpg


2.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3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3.jpg
4.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