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及麦英豪此人的职业生涯,曾有重大失误。
上世纪70年代麦英豪定性的广州"秦汉造船工场遗址",30多年来始终得不到造船工程界和船史学界的认同,地理和地质学界认为这里并不存在造船和下水的条件,建筑工程和建筑考古学界则以大量出土文物证实其为南越王宫苑遗址。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秦造船工场遗址"既无保护,又无展出,也没有专著出版,在全国的学术界出现一片质疑和遣责声。这是麦英豪以排他性的专家"鉴研会"排斥多学科的全国性学术研讨会。文中呼吁麦英豪应正视现实,修正失误,广州的文物部门领导也应当检讨不作为的过失。
有学者甚至将“船台说”的定性与当年陕西的“周老虎”事件相比附,收录的媒体报道仅看题目就令人眼晕。麦英豪及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一方也不示弱,若干言辞也超出了学术的范畴。收笔之际,感触多多。有趣的是,不熟悉船舶史的考古学家大部分认可“船台说”,而熟悉船舶史或地质地理的专家,则大部分不认可“船台说”,而主张建筑遗址说。到目前为止,真的不好说哪边更靠谱些。《“广州秦代造船遗址”学术争鸣集》的终篇,是此次研讨会的东道主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时任馆长李昭醇的“跋”——《学术自由是学术繁荣的必要前提》。据这位“船台争鸣”的局外人的观察,“自2000年12月在我馆摆下‘学术擂台’争鸣‘船台说’以来,形势正逐渐向有利于‘反方’发展”。他介绍道:2002年3月20日,在全省文化局长会议上,广州市文化局的发言中不再提及“秦代造船遗址”这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一正式官方文件在正式官方会议上的亮相,应视为‘实事求是’的官方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