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例,利用每家每户的亲情纽带和人际关系社交能力,应该是最大地动员了每家每户的这方面能力,使广大人员同一天聚集于某地,造成热闹,普天同庆,开心的日子。恕我孤陋寡闻,年例这种特性应该是独特的,唯一的,在我国范围内。想想,办酒席哪里都有,但大多是就一家人,哪家有喜事哪家搞,没有群聚效应,与全村每家每户同时办酒席是没得比的。可惜的事,年例越来越淡了,没有以前那么隆重热闹。假如年例可以移植,在注重排场的北方,或者那些作为人口流入地的地方例如珠三角,有年例的话,那会是怎样的一种景象。近年来偶尔听到要取消年例的声音,我觉得是非常愚蠢的,把宝当草,不识货。年例不仅要保存,也要发扬光大要创新形式,更要作为一张名片向外宣传。最近抖音上出现了一句非常棒的形容年例的标语,如果天下有免费的午餐,那就是粤西的年例。提一箱王老吉或者橘子,就可以去看年例了,无需红包,份子钱。一下子就吸引了北方人的眼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