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市杨梅镇:示范墟联城带村强起来
重塑外立面的墟街,摇身一变成为岭南风情街;经美化改造后的杨梅河岸,建起健康绿道串联120亩农业公园景观;与镇墟一路之隔的乡村,20层五星级航空酒店拔地而起…… 茂名临空经济区内,杨梅墟如一座精美小城向八方游客敞开了怀抱,打卡旅游人群络绎不绝。 地处化州市南部的杨梅镇,是茂名市第四大发展平台临空经济区的主战场,也是茂名承东启西的枢纽镇。近年来,杨梅镇抢抓杨梅墟建设契机,着力打造城乡融合、镇域发展、联城带村、联农富农的乡村振兴示范带,打开了镇村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
镇村同建同治同美展画卷 走进杨梅墟,扑面而来的是新风貌、新业态、新景观,构成一幅镇村同建同治同美的新画卷。墟内街道是沥青路,平坦宽阔;商铺、民房风格统一,青瓦白墙,古色古香,韵味十足。 墟镇道路黑底化7.6公里,沿街760栋建筑物外立面提升风貌,安装店铺门头横广告牌396个,业态集中梳理128间……自动工建设以来,一组不断刷新的数据见证着杨梅墟的蝶变。 沿着穿墟而过的杨梅河两岸行走,彩虹健康绿道蜿蜒,竹林果树成荫,一座座小桥、一片片篱笆、一条条栈道塑造着现代农业园林景观,不时可见白鹭伴农耕,美不胜收。
美化改造后的杨梅河,流经占地面积约120亩的农业公园,着重打造园林化的乡村景观、生态化的郊野田园、景观化的农耕文化,让墟与田交织。 “杨梅墟依托茂名临空经济区建设,以‘墟在田间,田在墟上’为整体设计理念,紧扣罗非鱼之乡产业特色,致力打造亮点,并结合航空小镇一体推进规划建设。”杨梅墟动工以来,化州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杨梅镇党委书记李志辉始终紧抓项目建设这个发展关键,并整合乡贤资源力量支持家乡建设。 如今,在杨梅墟以西的坡咀村,乡贤陈华伟投资数亿元建起了航空小镇,20层高的航空酒店项目主体已封顶,正在同步推进外立面装修及客房装修。 在杨梅镇“商会+乡贤”工作机制牵引下,凝聚起商会服务杨梅发展的最大合力:华讯伟业公司、深圳绿景集团、广东明大伟业公司等企业分别挂点帮扶坡咀村委会黄槐垌村、滨江村委会大坡村、水埠村委会莲花园村,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乡贤陈钊圣、陈品政返乡投资建设圣基广场、杨梅新区客运中心,即将启动建设。乡贤杨定湖计划将电商分拣物流中心迁回杨梅,梁飞龙返乡承包村中千亩土地打造赤沙红橙果业,梁李福家庭农场将打造千亩农业生产托管示范点。 强化联城带村节点功能 既有乡村文旅、空港经济的多元业态,又有郊野田园、墟村交融的乡风之美……建设仅两年,杨梅墟激活了杨梅联城带村的“镇能量”。 “广东正在全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乡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节点。杨梅镇持续强化联城带村节点功能,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杨梅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徐文说。 焕然一新的杨梅墟通过重新规划业态,镇墟商铺数量增长了2.5倍,一批老字号店铺在这里扎了根。墟街日均人流量从原来2000多人次增至8000多人次,成为聚揽人气、促进消费、拉动经济的示范墟。
在墟边的农业公园地块落实承包制,种起了经济作物。通过土地流转,直接为涉及土地的村集体增加收入近30万元,项目建设为周边农民、建筑工人增加就业岗位80余个。 2023年11月,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公布,杨梅镇以及杨梅镇坡咀村携手入选典型镇村。如何进一步推进典型镇村建设工作,杨梅镇已有全盘谋划。
——打造“三生”融合新空间。通过主次干道、绿道、碧道,将园区生产空间、镇墟生活空间、农业生态空间进行深度融合,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 ——打造社会各方参与新格局。除政府投入债券资金外,“梅江里”商业街、生态停车场、航空酒店、公交客运站等均由社会投资主体投入,真正打造各界广泛参与新格局。 ——打造3公里范围功能齐备的新社区。以杨梅墟主入口为中心,在不到3公里的范围内布局了园区、航空酒店、公交客运站、化州一中杨梅空港校区、农业公园、梅江里商业街、梅苑农家乐、特色美食街等服务配套。 ——打造“一四五”工作法新实践。采取“EPC+O”模式推进项目建设工作,“O”主要指运营环节,明确由中标单位运营5年后再整体交给国企,实现由“一时美”向“时时美”的转变。 “杨梅镇正全力深入挖掘典型镇村的特色和优势,围绕坚持党建引领、完善镇村规划、强化产业培育等多方面,推动典型镇村出圈出新出彩。”杨梅镇党委副书记陈志杰说。 【转自南方+《共同富裕的柏桥实践》特别报道】
|